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不少“幸福的烦恼”也在悄然滋生,其中因高油高盐重口味饮食所诱发的痔疮,便是很多人的难言之隐。痔疮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无需赘言,以至于不少人将痔疮视作肠癌的前兆,为之忧心忡忡。
实际上,痔疮和肠癌是两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但它们在病因、症状、诊断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区别,明晰自身病况,对调整心态、科学治疗十分重要,痔疮与肠癌的3点区别,不妨了解。
1.病发诱因
痔疮是直肠下端和肛门周围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和曲张形成的病变,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主要病因包括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变化等。
便秘时过度用力排便会增加腹腔压力,使直肠静脉受到挤压,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发痔疮。而久坐久站会使血液在盆腔内滞留,增加痔疮发生的风险。同时,妊娠和分娩期间,由于胎儿压迫和分娩时的用力,容易导致痔疮的发生或加重。
肠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慢性炎症性肠病等。
家族中有肠癌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较高。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摄入会增加肠癌的风险。长期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生率。肠癌的发展通常经历了从肠道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到腺瘤形成,最终演变为恶性肿瘤的过程。
2.症状表现
痔疮和肠癌在症状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痔疮的主要症状包括便血、肿物脱出、疼痛和瘙痒。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或手纸上。内痔较轻时无明显疼痛,但内痔脱出或外痔发炎时会引起剧烈疼痛。外痔和混合痔常伴有肿物脱出和肛门周围瘙痒。
肠癌的症状则更为隐蔽,早期往往无明显不适,但伴随病况的不断发展,便血阵痛也会随之到来。
肠癌引发的便血多为暗红色或混有黏液,且持续时间较长。腹痛常表现为隐痛或胀痛,排便习惯改变则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等。体重下降和贫血是肠癌进展期的常见表现,需特别关注。
3.诊断方法
痔疮和肠癌的诊断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痔疮,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指检可以发现外痔和脱出的内痔。肛门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和肛管内部情况,确诊痔疮并判断其严重程度。对于不典型或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肛肠疾病。
肠癌的诊断则依赖于更为全面的检查方法。粪便隐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而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和直肠内的病变,进行活检以确诊癌变。医生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帮助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转移情况。
总之,痔疮和肠癌虽然在某些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仍可轻易区分。明辨自身病况,是进行防治的第一步。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