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卢梭说过:“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诚然,比言语更有说服力的,是源自骨子里的教养,是日常生活中的举动,包含在各种细节里。
当一个人绞尽脑汁,要用言语展示自己,修改别人的时候,会把自己变得筋疲力尽,也会令人反感。
凡事少说几句,自己的能量被守住了,教养也提升了几个档次。
01
不显摆,低调。
一个人的优越感,就像内衣,你可以享受其中,但是不能够秀出来,给别人看。
你秀出来的时候,会显得廉价,甚至触碰道德底线。
人比人,气死人,不对;人比人,气死别人,更不对。
当你有钱有势的时候,是你最应该服务大众,也最有机会行善积德的时候。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才是一个人在教养。所有的显摆,会让自己掉价。
要是亮出自己的钱财,还会被盗贼惦记;耍官架子,就会被人仇恨,陷入“水能覆舟”的套路。
02
不责人,帮人。
晋朝时期,年少的陶侃,喜欢结交朋友,虽然家庭穷困,还要行侠仗义。
有一天,陶侃的朋友范逵来做客,因为下雪,滞留了好几天。
家里没有米下锅了,也没有柴火了,陶侃的母亲见状,也不责怪,而是卖了头发,换取柴米油盐。
在母亲的帮助下,陶侃在朋友面前有面子,也得到了朋友的举荐。
后来,陶侃做官,名扬四海。母亲也被人歌颂。
所有伟大的人背后,都有默默奉献的人。这个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很善良。
责备不能改变问题,帮助人,问题就能解决。抱着这样的态度,不管和谁相处,都是“人抬人”的模式。
你在低处托举人,但是你会显得高大。
03
不插嘴,礼貌。
别人在说话,你要插嘴,这就不符合礼仪了。
你插嘴,就是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变相地指出人家的错误。并且你听到的话,也是一半,不明就里。
你的急躁,会让大家觉得你很腻烦了,不愿意听了。从而,别人的表达,就停止了。
在人多的时候,你插嘴上司的话,肯定会被厌恶,以后要提拔,难啊。
让人把话说完,哪怕对方说很不好听的话。
说完了,你就能更好地分析,理解,从而弃其糟粕,汲取精华。
聪明的人,在别人说完之后,会笑着问:“说完了吗?”
没有人会拒绝礼貌,总有人被礼貌所感动,触及心灵。
04
不争辩,冷静。
如果你多和人接触,会发现一些人,在递刀、铅笔等物品的时候,锋利的一头,对着自己。
这是考虑对方,更好地接住物品。
想一想,把刀锋递给对方,能够接得住吗?
与人争辩,就相当于递了一把刀,并且刀锋是向着对方的。
我们用“唇枪舌战”来形容争辩的场景,那也说明,舌头是一把无形的刀,开口就会伤害人,从而也伤害了关系。
当你争论之后,缓过神来,发现自己很没趣。但是你去道歉,也难以挽回面子。
不争,及时走开,或者安静地听对方说。善意的行为,会让对方觉得失态,你反而是赢了。
05
不劝人,无为。
《菜根谭》有言:“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之善毋太高。”
劝说别人,其初衷是好的,但是你是劝不住的。
世界是一个万花筒,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对待别人的丑陋,你换一个角度看,也是人家栽跟头,然后积累经验的过程。
有教养的人,允许别人自由成长成熟。
无为,也是对人善良,是默许人家去吃苦,然后自我蜕变。
假如一只蝴蝶,正在蜕变,你活生生把蝴蝶拉出来,其实帮倒忙。让其自然蜕变吧,痛苦,但是也精彩。
06
不反驳,承受。
被上司安排去出差,但是你不乐意,于是说“这样安排不对”。
被妻子安排去买东西,你推卸责任,说“本来是你的事情”。
被人指出缺点,你不好受,就说“你是嫉妒我吧”。
有人告诉你,某地的花开了,你来一句“假的吧”。
各种反驳,总是把对方的意图,弹回去。
反驳的说话习惯,让你总是得罪人,变成群体中的一根刺。
莎士比亚说过:“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包容别人的言语,你会发现格局变大了,也能在别人的刁难之下,茁壮成长。
07
不嘲笑,微笑。
这个社会,太多的人,笑你无,怕你有。
嘲笑变成了日常,那么你就会踩住穷人的痛处,也会让底层人愤怒。
你今天能够高高在上,不在低处的人在帮忙,才形成的吗?
在看到大树的时候,还得第一时间想到树根下的泥土、石头。
自己长大长高了,然后感谢周围帮忙的人,谢谢脚下的黑土。
保持你的微笑,对身边的人示好,那么你就能持续被托举,也是厚德载物的体现。
08
不高声,轻柔。
作家李小墨说过:“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真的,有理不在声高。
你看看自己,吼叫的样子,多难看?你认为如雄狮,别人看,如野兽。
降低分贝,你就会变得温柔,人与人的交谈,也会顺很多。
听一听自然里的声音,你应该喜欢水的声音吧,哗哗啦啦,隐隐约约,很是治愈人。
做人如水,轻柔地流淌,谁都喜欢。
09
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日常的自觉,不要谁提醒。
闲来无事,就练习如果“少说几句”。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用言语伤害别人,是无限的。
做人,没有必要把有限的能量,用在无效的言语上。
少说,多听,坚持行动,爱人爱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