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从市发改委获悉

我市近日印发

襄阳市加快推进县城就地城镇化

和“双集中”工作方案》

(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要求

我市将全面推进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老河口市县城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我市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空间尺度更加宜人,县城公共服务达到我市中心城区水准,主导产业加速向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集中。

方案》指出

要明确安全底线管控要求。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坚决禁止触碰红线搞开发建设;做好新建建筑选址论证,提高县城风险防控能力;深入开展县城管道设施普查和改造,提高洪涝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要优化县城建设空间。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1万人,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控制在0.6—0.8;严格县城建筑高度管控,县城新建住宅6层及以下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70%;打造宜人空间尺度,建成区道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

要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系统。加强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衔接,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有条件行政村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打造适宜步行的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建设连续通畅的步行道及自行车道网络;补齐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短板;加强县城与城市间快速干线交通的顺畅衔接。

要塑造县城特色风貌。实现县城风貌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农林景观有机融合;保护传承县城历史文化和风貌;坚持滨水控宽度、临山控高度,保护县城水岸线、山脊线和天际线。

要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县市至少办好1所优质普通高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构建居家机构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体育设施。

要推动人口向县城集中。要科学分析人口流动规律特征,找准县城新增人口来源;分类制定人口吸引政策,有序承载沿海产业转移,培育本土链主企业,实现以产聚人。

要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县城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增强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占比要达到70%;强化燃气系统普惠安全,推进县城燃气智慧化、信息化和应急储气设施建设。

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各县(市)要因地制宜发展1-3个“搬不走、稳得住”的根植性主导产业;力争每个重点产业引进培育1-2家“链主”,推动“链主”企业与本地企业深化产销合作、研发合作、人才合作;加快推进食用菌(南漳)、稻米(宜城)、生猪(枣阳、襄州、老河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支持老河口、枣阳、谷城等化工园区调区扩区工作。

要提升公共平台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检验检测等方面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快推动襄阳都市圈产业集群供应链平台、“联链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落地;强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建设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认证等服务,优化办证环节,按规定减免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