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还未逃到台湾前,就已经对自己百年后的安息之地,做了精心安排。他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附近。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命人在中山陵西侧选了一块地皮,作为自己的墓址。之后,又在此处建造了一座凉亭,蒋介石很满意,给亭子提名为“正气亭”。
不过,蒋介石后来逃去了台湾,没法享用这块风水宝地了。但他仍心有不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归葬大陆。
为了完成蒋介石的这一遗愿,儿子蒋经国报请宋美龄批准后,决定先把父亲的遗体放置在慈湖,等到来日“光复大陆”,再安葬于南京紫金山。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突发心脏病,在士林官邸病逝,终年88岁。蒋介石死后的第二天,他的遗体就被拉去了荣民总医院。
医生同宋美龄、蒋经国等亲属商量,是否同意取出内脏,进行防腐处理?据蒋介石的原侍卫说,宋美龄、蒋经国都觉得那样做太过残忍了,便坚决不同意取出内脏。
基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医生无奈的表示,若是不采取摘除内脏做防腐处理,那么,遗体保存几个月后就恐怕会出现腐烂的现象。不过,医生也只是提出建议,最后还是由宋美龄、蒋经国拍板!
据台湾的一家媒体披露,蒋介石的遗体防腐手术,是由计老先生完成的。计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在上海殡仪馆工作过,1949年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之后他便进入“台北市政府殡葬处”工作。
计老先生的防腐技术很传统,是吊点滴式的。简单地来说,就是在人体打四个洞,再将福尔马林灌进点滴桶,让福尔马林顺着管子流进人体。据说,这项技术后来作过改进,只需打两个洞即可。
蒋介石的遗体做过处理后,便被拉去了国父纪念馆的正式灵堂,在那里停留七天时间,期间向群众开放瞻仰遗容。
话说,蒋介石有四件陪葬品,全部是书,分别为《圣经》、《荒漠甘泉》、《三民主义》和《唐诗》。这几本书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代表了蒋介石的几种信仰。首先,基督教。
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前,宋家人就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蒋介石必须要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有规定,只能是一夫一妻。为此,蒋介石狠下心来,同原配夫人毛福梅离了婚。
其次,三民主义。自孙中山去世,蒋介石独揽大权后,便开始了对共产党人的“清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独裁、专治,以及后来的挑起内战。桩桩件件,都是他违背三民主义的罪证。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蒋介石做得还是很好的。台湾岛在他的统治期间,一直坚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认可一个中国原则。
当然,蒋介石的铜棺里,可不能光有书,还要有各种荣誉。毕竟蒋介石生前最为看中的就是这点。据称,蒋介石身着长袍马褂,胸前有条红色的绶带。
绶带上面挂着非常显眼的三枚勋章,分别为“采玉大勋章、国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这三枚勋章是蒋介石生前最稀罕的三个宝贝。
在国父纪念馆停放期间,蒋经国一边接待来宾,一边抽空去慈湖查看陵寝修建的收尾事宜。蒋介石的遗体移送到慈湖后,并未安葬,而是采取了一种叫“浮厝”的方式。
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根据浙江那边的习俗,人死在了异乡,而暂时未能归葬到老家的话,就用这种方式处理。
灵柩离地三寸,在四个角垫高。这样一来,子孙就能在不破土刨坟的情况下,轻易地迁葬先人。
在慈湖陵寝,最为惹人注目的是,在行馆卧室书桌上的一张便条上写得:“能屈能伸”四个字。说起来,这四个字似乎是蒋介石的自勉,但别人看来,更像是一句尴尬而精准的蒋介石一生的写照。
因蒋介石的遗体只做了几个月的防腐处理,后来也未进行过维护。据原侍卫称,恐怕蒋介石的遗体早已腐烂了。当然,这也是一种猜测,到底情况怎样,只能等到移灵时揭晓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