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京剧《沙家浜》一直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其中的军民鱼水情令人动容不已。

该作品的原型是阳澄湖百姓,为掩护江南抗日义勇军西撤后留下的36位伤病员,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这些伤员在当地百姓的掩护下,一边恢复伤势、一边同当地的敌伪顽战斗。

尽管因种种原因有11人死于败血症,可剩下的25人却发展成一个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抗西撤留下伤员,却成了革命火种

1939年5月,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方针,陈毅派叶飞率领第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号,向苏南地区发展。

自此之后,让无数日军闻之胆寒的抗日队伍“江抗”,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来到苏南地区不久,江抗就迎来了第一场硬仗。

5月30日这天,江抗第二路军主力,在黄土塘村与日军下乡扫荡部队相遇。

尽管日军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占优,可在我军的英勇冲锋下,最终只能丢下30多具尸体落荒而逃。

首战就取得胜利,不仅大大鼓舞了苏南人民的抗日热情,还让江抗打响了赫赫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一年多时间里,江抗又分别交出“夜袭浒墅关车站”、“火烧虹桥机场”等战斗。

每次战斗,不仅让日军损失惨重,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让华南地区的日军闻风丧胆。

尽管江抗战功累累,可蒋介石却指责他们进入国军地盘作战作战。

于是一边勒令江抗离开江南东路、一边暗派“忠义救国军”偷袭江抗。

双方随即爆发激烈交火,尽管江抗成功击败了敌人。

但为了保存实力和发展新根据地,上级命令总指挥谭政林率主力西撤至扬中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有36位伤员无法随大部队西撤。

于是,谭政林命令同样受伤的政治部主任刘飞及十几位医护人员,留在了阳澄湖地区,继续同日伪军作战。

面对着日伪顽对阳澄湖及周边村庄的严密封锁,这50多人的队伍,随时面临着被全歼的风险。

好在当地百姓挺身而出,自发地为江抗战士们提供情报、转移伤员。

每当有日伪军扫荡到村庄时,群众们就会利用小船,将战士们藏匿到芦苇荡中。

日伪军走后,他们再将战士们带回村子悉心呵护。

可即便得到群众们的照顾和掩护,但因为缺少药品、干净的纱布等医疗资源,不少战士的伤病都出现了恶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段时间里,先后有十多人死于败血症,还有一位战士在转移过程中被水冲走。

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战士们没有一个选择退缩,反倒是团结在刘飞等指挥员身边,保持着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士们先后恢复健康,并打算在阳澄湖上重建“江抗”。

这一要求得到了陈毅元帅的支持。

在江苏省委的协助下,成立了江抗东路司令部,由25位伤员组成一个特务连。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25人竟发展成一支6000人的旅级单位,并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位伤员组成的新江抗,依旧打出赫赫战功

江抗东路成立之际,战士们本打算推举刘飞担任司令员。

可他因为伤情迟迟未恢复,所以推荐原江抗司令部参谋夏光为司令。

考虑到江抗东路的实力相对弱小,大家决定以游击战为主,同时积极扩军。

因为阳澄湖当地的群众基础良好,很多有志青年得知新四军已经重建江抗后,纷纷参军入伍。

不到半年时间,江抗东路就已经扩充到400多人,并组建了四个连。

依靠着这400多人,江抗东路多次偷袭日伪军的碉堡和运输线,给当地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使得日伪军愤怒不已。

于是在1940年大年初一这天,出动了70多人日军和数百伪军,试图消灭这伙新四军。

只可惜,当地群众早早将情报传递到江抗东路司令部,夏光将计就计,用三个连和敌人正面战斗。

随后又派出一个连绕到敌人身后发起突袭。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包括日军指挥官斋藤在内的30多人被击毙,成功打退敌军。

这一战过后,江抗东路迅速名声大震,之后在转战常熟地区时多次扩充队伍。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江抗东路与日伪军作战47次,造成日伪军大量伤亡的同时,自己的队伍也快速扩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用了一年时间,部队就扩充到3000多人,之后更是在上级命令下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刘飞因为伤势严重,被送往新四军总医院治疗,伤愈后又被上级调回18旅担任团长。

后来因为作战勇敢且屡屡立功,他也被提拔为18旅旅长,并带领着这支英雄的部队屡立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又经历了多次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一纵二师。

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该师再度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已经成为一纵代理司令的刘飞,接到了粟裕将军的命令,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围歼黄百韬军团的63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飞接到命令后也是将老部队二师当作主攻部队,向着敌军发动了猛攻。

经过一个昼夜的激战,二师率先攻破敌人的防御阵地并直奔63军指挥所而去。

在二师的带头作用下,一纵很快将63军全歼,其军长陈章在逃跑过程中也被我军战士击毙。

战争结束后,战地记者崔左夫打算采访刘飞将军。

不过刘飞却建议他好好写写二师的故事,他们是由36个伤员组成的。

于是在刘飞将军和崔左夫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分别创作出《血染着的姓名》和《火种》等作品。

之后这部作品又被改编为沪剧《芦荡火种》,和家喻户晓的《沙家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被敌人重重包围的情况下,36位伤员不仅没有丧失斗志、缴械投降,反倒在群众掩护下积极同敌人斗争。

还以36人为火种,仅用一年多时间发展到3000多人的旅级单位,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此英雄的队伍真的让人肃然起敬,那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战士们的革命群众,也同样是非常伟大的。

参考资料:

苏州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色烽火映阳澄 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

无锡人大发布:《【党史教育】寻访红色地标第九站》

文旅中国:《红色文物(景区)抗战故事|叶飞将军在“沙家浜”》

知网:《纵谈“江抗”到上海扩军》

知网:《红安将军刘飞:《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