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74师(张灵甫),解放战争中与国军整编11师(胡琏)、第五军(邱清泉)、新一军(孙立人)、新六军(廖耀湘),并称国军五大主力,且列首位。
整编74师,辖3万余众,实际为军建制。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谈判,实行精兵简政。蒋先生玩文字游戏,将很多军整编为整编师,名义上缩减部队。74师于1947年5月被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全歼于山东孟良崮。
网友可能不太清楚的是,整编74师,是粟裕的宿敌。
粟裕
① 首次交手于谭家桥。
74军,于1937年8月组建,首任军长俞济时(蒋介石外甥),辖58师(冯圣法)和51师(王耀武)。这个51师,由补充第1旅发展而来。
1934年,由寻淮洲、乐少华、粟裕领导的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12月,王耀武率补充第1旅追击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决定在谭家桥地区伏击王耀武部,但部署失当。王耀武在部队受到攻击后,并未慌乱,而是立即组织部队反击。红军装备落后、部署失当,王耀武反败为胜。寻淮洲在战斗中负伤并随后牺牲。红十军团被迫撤退,后又在怀玉山被围,方志敏、刘畴西等被俘并为国民党杀害。粟裕与刘英仅率800余人先头部队突围成功,组建挺进师。粟裕与74军首次交手,以王耀武完胜而告终。当然,其时粟裕仅为参谋长,连军事委员会委员都不是,没有多少话语权。自此,有了“宁碰阎王、不碰老王”的说法。
寻淮洲
抗战期间,主要王耀武任74军军长,王耀武也是74军的军魂。74军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场战役,多次挫败日军,素有“抗日铁军”的称号。该期间,国共双方主流是合作抗日。
② 再次交手于淮阴城。
抗战胜利后,74军整编为74师,师长张灵甫。74师在解放战争初期,在华东战场出尽了风头:先是在淮南,继而在两淮、涟水等地,攻城掠地,可谓“所向披靡”。1946年9月中旬,徐州“剿总”薛岳,趁粟裕的华中野战军远在苏中(海安)之机,指挥所部进攻华中军区首府淮阴。山东野战军中计滞留于沭阳地区企图伏击国军。74师在第7军进攻泗阳掩护下,进攻淮阴。谭震林负责指挥华中野战军九纵(张震)和十三旅(皮定钧)顽强抵抗,74师依仗装备和兵力优势,攻占淮阴。随后,华中军区被迫放弃淮安,74师南下进占淮安。74师占领两淮,达到了其解放战争的巅峰。战后,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说:“有10个74师,国军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张灵甫
③ 三次交手于涟水城。
74师,占领两淮后,10月下旬在整编28师一部配合下进攻涟水。粟裕部署五旅(成均)守卫涟水。后华中野战军六师(王必成)、十三旅(皮定钧)、九纵(张震)、十纵(谢祥军)、一师(陶勇)相继赶到,粟裕准备全歼74师于涟水城下。张灵甫发现苗头不对,仓惶撤往淮阴,伤亡9000余人(其中74师7000余人)。粟裕实现了首次对决74师的胜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士气。是役74师营连排一线军官和老兵伤亡较大,元气大伤。不过华野伤亡也达6000余人,特别是十纵司令员谢祥军中弹伤亡,粟裕认为这是一个消耗仗。
谢祥军
④ 四次交手仍于涟水城。
12月中旬,74师在28师和第7军各一部配合下,卷土重来,再次进犯涟水。时粟裕在宿北前线指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发起对整69师(戴之奇 )的攻击。南线谭震林指挥六师(王必成)守卫涟水,阻击74师窜入宿北战场。张灵甫指挥部队从涟水南门佯攻,自己亲率部队从西门主攻,骗过谭震林,攻入城内,六师被迫撤出涟水,74师攻占涟水。当时有首长要将王必成撤职查办,粟裕知道主要责任不在王必成,力保了他。尽管74师得手涟水,但伤亡也很大,为后来孟良崮覆没,埋下了祸根。
粟裕与王必成
⑤ 五次交手于孟良崮。
宿北战役后,粟裕曾打算在74师由涟水进攻沭阳途中,歼灭74师。然而张灵甫并未孤军轻进,而是与整编28师和第7军相互衔接,并等待区震兵团齐头北进。粟裕转而向北用兵于鲁南,发起鲁南战役。74师,暂时逃过一劫。
然而被猎人盯上的猎物,迟早总是要被猎杀的!
1948年5月,汤恩伯第一兵团指挥以74师为核心,以25师、83师和48师、第7军为羽翼,进攻华野指挥部坦埠。粟裕敏感地捕捉到战机,决心发起孟良崮战役,歼灭整编74师。粟裕命令华野四(陶勇)、九(许世友)纵顶住74师的进攻;命令一(叶飞)、八纵(王建安)穿插分割74师与25师和83师的联系;命令六纵(王必成)240里急渡攻占垛庄,汇合一、八纵扎紧口袋,实现对74师的包围。张灵甫发现苗头不对,随即收缩部队上山,打算居高临下,阻挡华野进攻,等待外援;尔后实现“中心开花”,内外夹击华野。然而这次,74师的美梦不再,被全歼于孟良崮,张灵甫本人也被六纵(王必成)的特务团乱枪击毙。
陈毅、粟裕、谭震林、叶飞、邓子恢、陈士榘等
⑥ 六次交手于济南城。
1948年9月,粟裕指挥华野发起济南战役。王耀武要求调重建之74军防守济南,后因种种原因,仅少数连队调入。74军之连队守卫邮电大楼,负隅顽抗、坚决不投降,颇有老74军的彪悍之风。不过,最终未逃脱被全歼之命运。王耀武,这位74军的灵魂人物,也在济南战役中被生俘(尽管逃到了寿光)。时隔11年,粟裕终于为战友寻淮洲、方志敏等报了当年之仇。
粟裕、王耀武
⑦ 最后交手于淮海战场。
1948年11月至次年初,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中野配合下,发起淮海战役。此时,重建的74军(邱维达)隶属邱清泉的第二兵团。第一阶段碾庄战役时,邱清泉、李弥兵团东援黄百韬,华野宋时轮指挥第七、十、十三纵队阻击邱、李兵团。这就是著名的徐东阻击战。徐东阻击战,双方打得均十分艰苦。为改变当时局势,粟裕命令苏北兵团(韦国清)经潘塘穿插邱、李兵团侧后,使其不能全力东援并伺机分割其与徐州的联系;杜聿明命令74军经潘塘穿插双沟攻击华野侧后。74军与二纵在潘塘镇遭遇,双方激战。后邱清泉派出增援部队,粟裕见攻击已无秘密可言,且不易得手,命令苏北兵团主动撤出战斗南下。
第三阶段,杜聿明集团被华野团团围困于陈官庄地区。1949年1月初,华野发起总攻,全歼杜聿明集团30余万人,其中包含重建之74军,军长邱维达投降。
晚年之邱维达
至此,粟裕与宿敌74军多次交手,最终将其全歼,包括重建之74军。1949年国民党再次重建74军,劳冠英任军长。不过此时的74军,只是有一个同样的番号而已,与原来的74军几乎毫无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