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7年投身抗日战场起,李静便步入了一生的军旅生涯。

他历任多职,身影常出现在战火连天的前线。

1951年,他跨越鸭绿江,作为志愿军200师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显赫战功,荣获朝鲜颁发的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国后,李静的足迹遍布从基层到高层的多个军事职位,直至舟山基地的司令员。

1970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从军队中挑选担任高级职务的将领中,他是候选人之一。

他曾称:我的部队是主力中的主力,被拟任副总长,谈完话没动静了。

英雄相惜,并肩挑担

1968年的末尾,伴随着冬日的萧瑟,毛主席亲笔签发了两道命令,风尘仆仆地送至浙江东海之滨的舟山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道,任命了李静为该基地(正军级)的司令员;另一道,则指定了张逸民为政治委员。

不仅如此,这位张逸民还先后被选为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以及海军和东海舰队两级党委的委员,其身份与职责,堪称重中之重。

1969年,寒梅初绽。正是在这一年的元旦,张逸民首次与李静相见。说来也奇妙,这两位彼此素未谋面的人,竟似旧识般立刻生出了几分默契。

李静是曾驰骋在华北野战军中的名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其部队为“主力中的主力”,堪称军中翘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人不仅战功赫赫,更是经历过无数磨难的老八路,曾长期驻守在总部,文能安邦、武能定乱,驾轻就熟。

在那个风寒交加的初见之日,两人的交谈未能细致展开,然而张逸民对李静的好感,仿佛早已生起。

李静虽已年近半百,但其精神矍铄,青丝未染,竟不见一根岁月的白发。

诚然,此次相遇或许源于中央军委的精心安排,但不得不说,更多的是革命缘分的牵引。

两位将冲锋陷阵、各领风骚的将领,如今能共事于一处,大抵也是命中注定的一场“英雄相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李静与张逸民还未至舟山基地之前,那里的空气早已饱含了硝烟的味道,不是战火的硝烟,而是派系斗争的硝烟。

当时大约因为各执一词,以致形成了彼此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系。

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基层,无不卷入这场看似无休止的纷争,使得整个基地如同一锅滚烫的沸腾水,不断冒着泡。

然而,李静和张逸民一到任,便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首先对基地党委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到半月时间,就让那些烈火中的烽烟渐息,和风细雨般的正气悄然升起,使得舟山基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秩序。

张逸民在舟山基地的水土未久便与李静司令员进行了一次深入灵魂的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人的对话,岂能是寻常茶叙?

李静作为资历深厚、见识广博且富有能力的老同志,对建设舟山基地的热情,大抵如炽热的烈火,熊熊燃烧。

这次对话,既是推心置腹也是掏心掏肺,让张逸民铭记终身。

李静早于张逸民几个月踏上了舟山的泥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到来,虽然使基地的旗帜再次迎风招展,却未能立刻扭转那一盘散沙的局面。

散乱如砂,固然不是一日之寒,但改变,终究是要有起点的。

而这个改变的起点,正是从李静与张逸民这一场谈心开始。

在那潮湿的海风中,李静与张逸民达成了三项重要共识。

首先,军政必须同心同德,相互支持,致力于将舟山这块战略高地打造得更加坚不可摧。

而且关于党委的任何问题和基地干部的调配使用,军政之间必须先取得一致的意见,然后才能提交常委会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基地的战斗力,必须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着手,军政双方应共同致力。

更为重要的是,李静与张逸民在这次深谈中还立下了一个铁的约定:无论是他们自身还是下级有何过错,军政主官都必须站在一起,共同承担责任。

换句话说,就是要敢于担当大任,勇于肩负起岗位的重重责任。

自此,张逸民与李静的合作关系便不再仅是同事那般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默契,就如同挚友间的理解与支持,亲如兄弟,情同手足。

军中松柏,老将风范

张逸民一抵达舟山,即有人向他汇报,基地中的一些高层领导——尤指副参谋长、副主任及以上的官员——每逢周末,便忙于琐事,如同村夫般抬煤球、背口粮,繁忙得几乎无暇喘息。

张逸民闻听此事,心中既感敬佩这些老同志以身作则的精神,又觉得组织对他们的关怀显然不足,实在是让人“愤慨也怜悯”。

故此,张逸民便召集了管理处长、保卫处长商议此事,怎一个“解”字了得。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动员首长的警卫员与首长汽车班的同志们定期帮忙。

如果人手尚显不足,再扩大到警卫连的同志们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下了铁的决心,必须得把这些老同志的家庭日常安排得妥妥帖帖,让他们少操些心,多得些安宁。

基地的常委会中,绝大多数都是1938年左右参军的老兵,甚至不乏老红军的身影。

这些人,要么是伤痕累累,要么是病痛缠身,关心他们,是我们的本份,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李静司令员,便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担任志愿军200师的师长,因为美军战机的轰炸,他的座车被毁,他本人随车滚下山涧,头部、腰部、脚部都遭受了重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场战斗虽然为他赢得了荣誉,却也留下了后遗症,每当劳累过度,就会发作,全身抽搐、失去知觉,需立即进行急救。

李静事迹,若单说“不小”,未免太过含蓄,其实是足以让后人铭记的。

1952年的10月,那时的秋风已经带有凛冽的寒意。第67军接到命令,须接替12军在金城附近的防御任务。

李静作为200师的师长,亲自察看阵地,不仅仅是走马观花,他深入学习了12军所采用的网状阵地反坦克经验,并且组织全师接防的任务,可谓是严阵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防完毕后,李静并未安于此。

他在熟悉了防区的地形地貌后,积极组织部队,采取战术反击,对敌人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此种行为,不仅展现了他的战术才能,更显露出他决不容许敌人轻视的坚定决心。

到了1953年的5月25日,板门店的谈判已见曙光,美军代表基本接受了遣俘方案,和平似乎已在望。

然而,李承晚集团却仍旧大肆叫嚣,反对任何形式的妥协,甚至扬言要“单独干下去”。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6月4日,在第20兵团生郑维山代理司令员(原司令杨成武因病回国)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关键的作战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决定,必须继续对敌施加压力,不给其喘息之机。

第67军决定出动200师的两个团和201师的一个团,在炮2师29团的火力支援和8辆坦克的协助下,对敌人在座首洞南山据守的伪8师21团发起猛烈的攻击。

李静根据上级的深谋远虑,承担了组织三个步兵团进行协同作战的重任。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检查了各团的战备状态,确保一切行动无懈可击。

到了6月13日的夜晚,统一的攻击信号响彻云霄,随即300余门火炮开始了长达28分钟的激烈炮击,这场火力准备如同暴风骤雨,让敌人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火准备后,步兵部队如脱缰野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阵。

仅用一个半小时的激战,就完全掌握了敌人的表面阵地。

这些阵地,被敌人誉为“模范阵地”,每个支撑点不仅坚固,而且三通三达,布满坑道。

李静见状,立即指令部队转入更为艰苦的坑道战斗。

战斗接连不断,我方士气如虹。

敌人虽然拼命反扑50余次,兵力从一个连至两个营不等,但都被我们果断击退。

至6月14日,我军已牢牢控制了龙虎洞以北、榛岘公路以东的全部敌21团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反击战中,第67军不仅歼灭了敌13548人,还攻占了约12平方公里的阵地,以卓越的表现完美完成了战斗任务。

7月27日,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抗美援朝战争终于画上了胜利的句号。

李静凭借在战争中的杰出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肩负重任,力挽狂澜

后来张逸民与李静肩并肩,共同跋涉于基层沙场与海岛阵地。

在每一次的行动中,他们总是随身携带一名医生。

每当李静下连队或是踏上海岛,只要这位医生的身影出现在队伍中,张逸民的心便稍感安宁。

在那短短的两年又九个月的共事时光里,张逸民与李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并肩作战,时常一同穿梭在前线的海岛和连队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两年多的时光并不算长,但在这并不漫长的日子里,张逸民亲眼见证了李静的病情发作不下20次,足见李静的健康状况岌岌可危,其发作的频率之高,令人心疼。

每次发作,都如同生与死的较量,李静却常以轻松的语气说道:“工作得拼老命,否则就辜负了党的信任。”

这种豁达的态度,显示了他对事业的无比忠诚与热爱。

李静在张逸民眼中,不仅是能力出众的领导,更是见过大场面、具备战略眼光的党和军队的中流砥柱。

他的工作效率之高,成绩之显著,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逸民经常感叹,李静不仅是他的优秀搭档和良师,更是与他有着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同路人。

在舟山基地,李静与张逸民将那三万多官兵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后,未曾有片刻的喘息,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战备的洪流中去。

这时,舟山基地正面临来自美国与苏联的舰艇和飞机频繁的骚扰与挑衅,可谓是步步为营,层层受敌。

在这种压力之下,李静与张逸民不仅亲自抓紧战备,更是亲力亲为地抓住每一环节,确保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他们带领机关干部,像赤脚医生诊断病患般,从北到南,逐一走访岛屿、检查舰艇、临查连队,细致入微地进行调查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耗时四个月,行程跨越七十余个岛屿,审查几十艘舰艇及多个连队,解决了从维修技术到教育训练、从自给生产到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实际问题上百项。

这不仅是一场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更是一场对军心士气的巨大提振。

特别针对苏联及美国海军舰艇不断对基地防区海域的挑衅,李静与张逸民动员了官兵、职工乃至家属,共同参与坑道的建设工作。

这一努力,转化为一年多的辛勤奋斗,最终构建起了如地下长城般的防御系统。

基地的雷达站、海岸导弹营的前线部队、指挥所以及修船厂、油库和粮库等重要设施,均被转移到地下洞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舟山基地的战备工作得以大幅提高,战斗力也得到显著增强。

如此全面而深入的战备布置,在当时的海军中可谓是独一无二,即便是放眼全军,也堪称少见。

这番努力,使得舟山基地在风雨飘摇中稳如泰山。

高层选拔,终成遗憾

1970年春初,天空还挂着冬季的尾巴,毛主席亲笔批示,要求总政务必在全军范围内精挑细选那些年龄在四十至五十岁之间的优秀军职干部,预备充实到总参和总政的副总长及副主任的干部梯队中去。

这一令下,便如同春风拂面,让不少军中猛士暗自振奋。

同年5月的某一天,总政派出了一个由保卫、组织、干部等部门组成的十余人的工作组,突然来到舟山基地。这个队伍的来临,无疑是给基地带来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工作组刚一落脚于基地的某处住所,张逸民与李静便迅速前往招待所与之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初步的交流,二人得知,这位工作组的领队竟是现任总政保卫部部长。

部长对二人说道:“我们这次来舟山,主要是了解一下干部情况。你们二位一切工作照常进行,不用特别陪同,也无需特别招待。如果有需要协助的事项,我们会主动联系你们。”

张逸民出于礼貌,曾询问是否需提前通知要塞区以备接待,部长则淡淡回应:“此行不涉要塞区。我们直接从广州来,专程了解舟山基地的状况,不必通知要塞区。”

在随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总政工作组驻扎于基地,其间与李静和张逸民有过数次会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陌生逐渐转为熟悉,会面也愈发频繁。

在后续的交流中,总政工作组向张逸民和李静详细阐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掩的正式与严肃:我们此行正是为了落实毛主席的批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特别强调,要我们到基层去精选那些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经历过战火洗礼并具备出众才华的人,将他们培养为未来的总参副参长与总政副主任。

言下之意,显然是对张逸民和李静二人抱有较高的期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似乎逐渐被风尘覆盖。

对于这次选举并无具体的下文,这或许是因为高层的政策变动,或是其他外界难以预测的因素。

这种情况在当时并不罕见,但对于张逸民和李静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参考资料:

张逸民回忆录--沧海作证

《中国人民志愿军人物录》 谭铮著

《文安文史资料 第6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安县委员会文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