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23日在中日建交20年后,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天皇携皇后美智子受邀访问中国。这是历史上日本首位访问中国的天皇,国内国外都投去了不少关注,右翼分子更是虎视眈眈。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舆论,我国将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明仁天皇也表现得相当满意。但就在设国宴招待时,却被日本天皇要求撤下一道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日历史邦交]
说到日本访华最早还要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派出第一批遣隋使到中国时说起。那时候的日本还是豪族联合政权制,国内阶级矛盾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593年圣德太子上位后,面对国内各大氏族争权夺利的情况,决定通过改革加强皇权来达到制约氏姓贵族势力的目的。而当时佛教是日本的主流思想,对于统治者来说,尽快更多的掌握佛教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臣民。
恰逢日本当朝需要恢复在任那的势力,争夺新罗,但当时隋朝的外交政策则是结交百济、新罗征伐高句丽。于是,日本为了不 “惹怒”隋国这一庞大势力,以提高争夺新罗的成功率,不得不与中国恢复外交保持友好关系。而这,刚好也满足了圣德太子想要从中国引进更多佛教思想控制臣民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关于圣德太子派遣遣隋使的目的,学术界各持己论说法不一,此观点为学者自身总结观点,仅供参考。)
于是自公元600年(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出第一批遣隋使前往中国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日本开始频繁派遣遣隋使到中国学习,到了唐朝,日本更是专门设立了遣唐使制度专门用于派遣各类人才前往中国学习考察各类技术和文化。此制度一直延续了两百六十多年才被废止。
中日双方曾经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直到现在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来源于中国,其中饮食文化也是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环,比如日本使用的筷子就是在隋朝时期由遣隋使传过去的。
那么,这样一个与我国饮食文化相近的海岛大国为何却独独对我国国宴上的一道菜拒之门外呢?
这就不得不提日本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日本泡沫经济]
其实早在日本天皇提出访华前,就曾受到了各方面的阻力,其中就包括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他们认为,中日关系还处于微妙阶段,如果明仁天皇应邀访华会被中国利用成为“谢罪天皇”。但即便是这样,日本国内还是有不少支持者,支持明仁天皇访华。
为何支持明仁天皇访华的人反而比不支持得多呢?
这就是当时日本形势所迫了。
众所周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大国之间没有无利益外交,日本天皇访华也不单单只是为了 “参观”。
二战后,日本通过美国扶持实现了60-80年代的工业化大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日本银行在这次工业化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日本的金融枢纽。
70年代,由于阿拉伯和伊朗引发的两次石油危机带来了美国经济滞胀风险,美国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从1979年到1984年通过不断提高市场利率(提高市场利率会导致债券价格降低,储蓄利率增加,简而言之就是美国政府要回收货币)导致世界各国热钱纷纷涌入美国,推高了美国汇率。(汇率提高,美元升值)
在此期间日本通过向美国大量出口,到1985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光是对外净资产就达到了庞大的1300亿美元。(80年代证券融资取代银行贷款成为了主要融资方式)
与赚得盆满钵满的日本不同,美国由于长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出口持续下降,面临着财政财政赤字的风险。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危机,美国于1985年9月22日邀请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4大资本主义大国在纽约召开了 “广场会议”,会议决定五大国共同干预外汇市场。
说白了,其实就是美元升值还是贬值都由美国说了算。
于是自 “广场会议”结束后,美元在五大国的共同干预下开始贬值,日元兑换美元的汇价大幅上升,日元升值。
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出口率下降问题,采取了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方法应对,该方法确实在短期内盘活了日本经济。
由于日元升值且货币供应量增加,美国的资产在日本人看来一下子便宜了好几倍,于是从1986年到1990年日本人开始大肆购买美国资产,并购美国公司。甚至还有日本人口出狂言称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一个县。
短暂的疯狂终将结束,随之而来的将是经济过热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疯狂的投机活动导致资产价格上升而现有的实业水平无法支撑过高的资产,(简而言之,就是你的投入资金大于你所获得的回报资金)于是一旦投机者丧失投机欲望,资产价格维持的可能就不复存在。
从1990年1月开始,日本股票在3个月内暴跌30%,引发了股市恐慌,股民纷纷出售手中的股票,一时间曾经价格堪比黄金的日本股票顿时成为了一张废纸。
到1992年8月股指比巅峰时期跌了63%,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至此,日本股市泡沫彻底破灭,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这就是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
由于泡沫的破裂,导致日本陷入经济危机,不得不开始寻求外界帮助。
当时日本的天皇是明仁天皇。与历代天皇不同,明仁天皇是一位主张和平且关怀民生的天皇,深受日本国民的爱戴。明仁天皇心系国民,,为了恢复日本经济,陆陆续续访问国家多达39次,希望能借此帮助日本渡过难关。
而当时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再加上基数庞大的人口,中国对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庞大市场。
因而派明仁天皇在中日建交二十周年,也是日本经济低迷的时机访华,再合适不过。
更何况参观中国一直是明仁天皇的愿望,明仁天皇本人也表示相当满意这一决定,甚至还在出发前十天专门找到了驻日中国大使杨振亚夫妇共进晚餐,了解中国的情况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国宴拒绝不雅]
1992年10月23日,日本明仁天皇夫妇正式抵达北京,由杨尚昆主席在当天进行欢迎致辞。在欢迎仪式上,杨尚昆主席表示,中日双方在历史上就有过友好往来的历史,只要双方共同遵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相信中日完全可以友谊长存。
明仁天皇也表示,对曾经由日本给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表示惋惜并进行了诚挚的道歉,希望通过这次访华之行,能为中日关系带来新的开始。
仪式结束后,明仁天皇夫妇登上长城,领略了八达岭的雄伟奇观,随后又前往故宫博物馆欣赏了中国的历史文物,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感到赞不绝口。
参观完北京后,接着就是西安。西安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着数代王朝的辉煌历史。在大唐盛世,更是万国来朝。曾经日本也曾派遣过无数遣唐使到过唐朝,为日本带去了文化和技术。因此明仁皇帝也想看一看西安,这个过去祖先到过的地方,同时也想查一查自己的年号出处。
西安碑林博物馆知晓后,也是热情地帮忙一起查找。
最后在650,000字海中找到了明仁天皇的年号出处。对此,明仁天皇表示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随后,夫妻二人又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唐墓壁画以及明代的西城门等遗迹。
参观完西安后,明仁天皇和美智子决定前往上海。上海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重要港口城市,所以上海也是值得看一看的。明仁天皇夫妇在到达上海后,参观了上海的南浦大桥和浦东新区,同时上海也为明仁天皇和皇后准备了国宾晚宴。
国宴作为我国接待外宾的最高级正式宴会,博采国内各菜系之所长,上及宫廷菜系,下采民间小吃,外涉世界各国名菜,内及国内八大菜系,将各色菜系融会贯通,兼容并包,形成了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国宴菜。
由于明仁天皇来访时候,正值金秋10月,为了体现国宴的时效性国宴厨师们特意精心安排了清蒸大闸蟹,但未曾想,明仁天皇,对这道菜并不满意,还希望能撤掉这道菜。
原来自明仁天皇决定访华以来就受到了众多右翼分子的阻碍,见阻止明仁天皇访华不成,就派了众多记者跟随记录,只要明仁天皇有不雅的举动,就会被传回国内大肆宣扬,以证明明仁天皇访华的决定是错误的。而吃螃蟹会用到手和嘴,日本代表团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吃螃蟹,会非常不雅观,导致落人话柄,所以希望中方能撤掉这道菜。
可国宴不光食材昂贵,程序更是严谨,哪有说撤就撤的道理。于是,国宴厨师们果断拒绝了日本代表团的提议,并表示放心吃。
既然厨师都这样说了,日本代表团也不好再说什么。
到了上海国宾晚宴的那天,明仁天皇在众多摄像机下吃香雅观,并且对每一道菜都流露出满意的表情。这让右翼分子的记者团急得直打转,就在让日本代表团极其担心的清蒸大闸蟹被端上桌时,记者团们顿时又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将摄像机对准日本天皇和盘中的大闸蟹,就在右翼分子的记者团准备拍下明仁天皇吃大闸蟹的不雅照时,明仁天皇却不紧不慢轻松的揭开了蟹壳,蟹壳里面鲜美的蟹肉,一览无遗。蟹肉和蟹壳分离,螃蟹的每一寸肉都被制成了小小的蟹丸,可以用勺子轻松拾起,这样吃螃蟹既雅观又卫生。
而站在一旁的记者团和日本代表团都目瞪口呆,原来螃蟹还有如此卫生又雅观的吃法,不由得对中国厨师的技艺表示赞叹,就连明仁天皇也表示: “中国厨师真是聪明!”
于是就这样,一场风波被我国的大厨们巧妙化解。简简单单一道螃蟹既宣传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也促进了中日保持长期友好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小结]
国宴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宴会,不论是前期准备还是制作工序,都是经过了层层挑选,要求每一道菜既能符合宾客口味又能体现中华菜系之特色。
在国宴上,我国准备的每一道菜在上菜之前都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以及严格的检查,不论是从口味、做法还是摆盘都是不可能挑出毛病的。因而对于螃蟹吃起来会不雅的情况,国宴的厨师们也是早就料到并且做足了准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匠心精神,所以我们的厨师们才敢自信地做出承诺: “放心吃。”
我国自古以来便注重礼仪,是礼仪之邦。在古代,面对日本求学我国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但与日本建立友好邦交,甚至还主动为日本带去文化和技术。
而现如今,我国更是秉持大国胸怀。面对过去曾经侵略过我国的日本,我国没有选择在日本经济不乐观时孤立仇视反而选择了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和迎接日本天皇的到来。
就像2021年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郭卫民曾向国外媒体介绍的一样,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从来都是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