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鹰犬”两个字,大家都知道,“鹰”指老鹰、“犬”指狗,一个是天上飞的猛禽,一个是地上跑的猛兽,古时候,这两者都可以用来帮助猎人追逐猎物,是猎人们的忠实助手,因此渐渐地,“鹰犬”这两个字逐渐演变为对忠心耿耿效忠主人的臣子的褒奖,到了现代,“鹰犬”两个字似乎变得略带贬义,比喻那些甘心受人驱使、做别人爪牙的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一天,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忽然发文抨击一个名叫“宋希濂”的人,指责他“甘为中共鹰犬”,这是怎么回事呢?宋希濂本来不是当年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么?他还曾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枪决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瞿秋白,从而成为共产党的罪人,解放后作为国民党战犯被送进了共产党的监狱吗?他怎么突然成了国民党口中的“中共鹰犬”了呢?而且据说,宋希濂并不为此觉得羞耻,反而乐于接受这个名头,还在晚年写了一本回忆录,名字就叫《鹰犬将军——宋希濂的自述》。那么,这位“鹰犬将军”究竟有着怎样不寻常的人生呢?今天就让我详细跟您道来。
宋希濂
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却选择投靠蒋介石
1907年,宋希濂出生于湖南一个富裕的中农家庭,小时候在乡村读私塾、小学,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开始受到救国思潮的影响,成为一个爱国积极分子。1924年4月,宋希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开学时听了国民党代表廖仲恺的一席动员讲话后,热血沸腾地随集体一起加入了国民党。不久,宋希濂又经湖南同乡兼黄埔学长陈赓的介绍,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双重党派身份是被允许的,宋希濂认为,只要能够为中国革命而奋斗就行,因此他的政治态度比较中立。
陈赓
毕业后,宋希濂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东征和北伐,他作战勇敢、执行命令坚决,逐渐被蒋介石看中,并于1927年底公派其赴日本留学。宋希濂感念蒋介石的知遇之恩,遂自行脱离共产党,从日本回来以后自愿回到蒋介石身边,从此成为了蒋介石的忠实“鹰犬”。
这一时期的宋希濂,在蒋介石与各派军阀的混战中大显身手,立下了不少战功,迅速由普通参谋逐步晋升为团长、旅长、副师长,至1933年8月,宋希濂已升任第36师中将师长。
1933年11月,驻福建的国民党第19路军宣布与蒋介石决裂,福建事变爆发,蒋介石盛怒不已,抽调宋希濂所部进入福建,协助讨伐第19路军控制的南平县城。宋希濂指挥第36师集中火力猛烈突击,一举攻克了南平城南的九峰山,为夺取南平扫清了道路。蒋介石特传令嘉奖,“第36师于讨伐叛乱战役中首建奇功,为平定闽变奠定了基础”。此一战使宋希濂名声大震,也使他更加坚定了为蒋介石效犬马之劳的决心。
蒋介石
执行蒋介石命令,亲自部署安排枪决中共领导人瞿秋白
解决了福建事变后,蒋介石又派宋希濂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在进攻长汀的战斗中,宋希濂身负重伤,被送到后方医院住院治疗,直到1935年5月才伤愈归队。
然而,就在宋希濂刚刚回到第36师师部时,发生了一件后来让他悔恨终生的事,这件事虽说他也是迫不得已,只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但却的确是在他的一手安排和部署下,枪决了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被捕后,宋希濂也曾努力与他沟通,希望通过软化、劝解的方式诱使瞿秋白投降,并以此向蒋介石邀功。在宋希濂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十分敬佩和仰慕这位在黄埔军校曾经给他讲过课的老师的,他给了瞿秋白非常特殊的优待,提供专门的房间和笔墨书籍,禁止使用镣铐和刑罚,配备专职医生为其治病,并命令师部所有人均尊称瞿秋白为“先生”。但瞿秋白不为所动,他对宋希濂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飞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
宋希濂眼见劝降不成,只好如实向蒋介石汇报,他估计南京方面可能会要求他将瞿秋白押送南京处置,但没想到等来的是蒋介石一纸电文,命令宋希濂“着将瞿秋白就地处决具报”。
没有人知道宋希濂当时的内心活动,只知道他在当晚就亲自开会,研究执行蒋介石此命令的具体措施。1935年6月18日,在警戒部署妥当后,瞿秋白被押赴刑场,宋希濂站在楼上他的办公室里,从窗口目送瞿秋白视死如归的背影渐渐远去,他为之震撼,为瞿秋白的精神而感佩,然而此时,听命于蒋介石仍然大于一切,他并没有过多悔恨。
瞿秋白就义前遗照
八年抗战立战功,解放前被共产党俘虏
八年抗战期间,宋希濂先后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等重要职务,参加过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以及滇西会战等,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屡立战功,获国民党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忠勤勋章及胜利勋章。
1948年8月,蒋介石任命宋希濂为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率部驻守湖北沙市。此时,全国解放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国民党军的失败已成定局,1949年七八月间,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相继解放,白崇禧已率华中“剿总”所属桂系部队退居湘西南,宋希濂被任命为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驻湖北省恩施县(今属恩施市)。8月3日,湖南省“绥靖”公署主任程潜、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致电宋希濂,劝他共同起义,宋希濂因对共产党有很深的恐惧心理,没敢接受他们的意见,以“事关重大,正慎重研究”为由拒绝起义。11月,人民解放军南下,宋希濂率残部向四川、西康边境地区撤退,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畔被俘。
积极进行思想改造,成为首批特赦释放的10名战犯
被俘一开始,宋希濂谎报姓名,企图蒙混过关,但被指认了出来。他自感罪孽深重,又想到自己在这一年里死了父亲、没了妻子、打了败仗,感到万念俱灰,因此,对看押他的解放军士兵态度恶劣、极不配合,一度还总以为自己的死期快到了。
被关押在重庆期间,突然有一天,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面前,这就是已经升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陈赓,也是他的同乡兼早年的黄埔军校战友。陈赓的到来,尤其是所讲述的共产党对待俘虏的政策,使宋希濂彻底打消了顾虑,开始接受共产党的改造,思想逐渐转变,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格局,并决心认真悔改、重新做人。
1954年,宋希濂由松林坡监狱被移送到北京功德门战犯管理所。此时,他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配合管理所的各项工作,成为国民党重点战犯改造积极分子。1959年12月4日,他因表现突出,作为首批特赦释放的10名战犯之一被释放。
1961年2月,宋希濂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享受司局长级待遇。1964年11月,任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1980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同年,赴美国探亲,与子女团聚。1983年,再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旅美期间,宋希濂积极为和平统一祖国而奔走呼号,促成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并与蔡文治、李默庵、侯镜如共同发起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他说:“只有祖国统一,才能团结自强;只有自强康乐,社会才能走向安定,人民才可以享受民主自由。”看到他为共产党努力工作,国民党当局开始对他进行攻击,污蔑他为共产党的“鹰犬”,可是宋希濂得知后欣然接受,因为他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共产党做事,何乐而不为。1984年6月,他被推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此后,宋希濂长期居住纽约,直到1993年2月13日因病逝世,享年86岁。
宋希濂人生的一点思考
纵观宋希濂的一生,前半生为国民党效忠,后半生为共产党奔波,在“为其主”上均可谓是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算得上是一个忠臣。毫无疑问,宋希濂是幸运的,按照他在国民党内的逻辑思维,一个枪决了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瞿秋白的战争罪犯,怎么能够得到共产党的宽恕呢?因此他被俘后,刚开始几乎放弃了生的希望,但他始终拥有爱国的情怀,在抗战期间战功卓著,又及时得到了开国大将陈赓的指点,思想在改造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才能在新中国成立后脱胎换骨、重新回归人民。尽管他曾经为国民党卖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就如同陈赓将军所说:“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只要能认罪改错,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宽大......”
宋希濂的重生,一方面说明共产党对国民党战犯的态度是开明的、宽容的,另一方面也与宋希濂本人虚怀若谷、愿意进行彻底的思想改造有关,他性格谦和、为人和善,愿意低头认罪,找到正确的道路,就能够抛弃旧有的错误,继而转变成为共产党忠诚的“鹰犬”。作为猜测,我认为,同样的境遇,换做白崇禧、换做张国焘,估计都是难以改造回来的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