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棉絮已经快被抽光的棉服、一双已经被走得破烂不堪的布鞋、一杆枪,这些便是杨靖宇将军身边最后的东西了。他把一生奉献给了革命,死后却身首异处,永世不得安宁,日本人还把他的头泡在药罐里拿到街上游行示众。他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将军
1.不甘贫苦求学路
“夺回来丢失的我国土,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这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中的一段歌词,自从东北方面听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之后,东北三省从此陷入了日本人的统治之中。这当然引起了大量有志的中国人的不满,于是大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合军队,简称东北抗联。
杨靖宇将军则被任命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杨靖宇写下了这首军歌。这首歌里寄托着杨靖宇的愿望,也是千千万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愿望。
杨靖宇(画像)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在1905年正月初十这一天,他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之中。和当时许许多多的中国农民一样,他们过着艰苦的生活。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便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许多伟大的人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了能抵御困难的顽强性格,杨靖宇也不例外。
在叔父的帮助下,杨靖宇在7岁那年得以进入私塾学习。此时的杨靖宇虽然年纪还小,但他知道读书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也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有机会摆脱一辈子面朝土地的命运、只有学习才能真正报效祖国。于是杨靖宇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努力参加考试。
1923年,杨靖宇成功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之所以选择工业学校,是因为这时的杨靖宇认为实业才能救国。在这所工业学校读书的三年里,杨靖宇开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并且对其中的想法观点深表赞同。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合影
工业学校需要阅读很多有关社会科学的书籍,加上杨靖宇在开封这样的大城市读书,自然能接触到很多书籍和报刊,这天,他在报纸上看到北京大学新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正在招募会员,他想起自己之前看《共产党宣言》时就被这其中的纲领吸引,于是当即将自己的资料寄了过去,希望能成为会员。
杨靖宇成功入会,成为了开封市唯一一个、整个河南省唯四个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人员之一,通过这个研究会的各项活动,杨靖宇更加系统地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也为他后来坚定地走共产主义道路奠定基础。
在大学期间,杨靖宇还积极向有进步思想的贺光吾老师请教,并听从老师的建议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协社读书会。阅读了大量像《新青年》这样的进步周刊,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国内的现状。
五卅运动
2.入党从事地下工作
1925年5月,这一年,发生了震惊中华的“五卅惨案”,直接导致了“五卅运动”的爆发,杨靖宇在6月初毅然带领学生投入五卅游行活动,组织抵制日货的行动,还提出了关于怎么组织行动的建议,他的建议受到了学界的赞同。由于在这次运动中表现出众,杨靖宇得到了学界领导的一致好评。
1926年,杨靖宇通过贺老师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同年11月,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在他即将毕业的那一年,杨靖宇回到家乡确山县开展农民运动,并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确山县农民暴动,意在赶走军阀和地主,建立农协,使农民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在这里,他还确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了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这一次农民起义,是杨靖宇第一次领导正式的农民行动,这对于杨靖宇乃至整个革命都有重要的意义。
周恩来
1928年,周恩来为了选拔人才,以弥补前线干部的空缺,将要在上海开设中央军政干部培训班,经组织同意,批准杨靖宇赴上海学习。培训结束以后,周恩来认为杨靖宇有大将之才,希望他能到苏联去进一步学习。
杨靖宇一开始不愿离开家乡,害怕自己建立的根据地会因自己的离开而土崩瓦解,但后来转念一想,只有全中国的革命胜利了,那才是真正的胜利,自己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于是便同意了。
杨靖宇来到东北,办理签证。但由于组织内经费问题没能协调好,导致杨靖宇出国的手续一直没下来,在东北逗留的期间,杨靖宇看到了很多在矿工里被压榨的几十万工人,便决定在等待期间想办法组织工人运动。
矿山里的挖矿工人
他化名张贯一,进入了一家露天煤矿工作,杨靖宇知道要想打入工人内部,就得先深入工人内部。
在这个被日本人控制着的矿工里,工人们被日本人压榨得只能没日没夜地挖煤,每天累得连洗澡换衣服的力气都没有,出了意外或者劳累过度死去的同胞们,就被日本人抬起来扔进“万人坑”里。暗无天日的工作环境早就让工人们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杨靖宇也知道想在这发动工人运动其实不难动员,只是工人们缺一个领头的人罢了。
于是杨靖宇带领工人搞起了工人运动,为工人们争取到了更好的条件,还发展壮大了当地的党支部,圆满完成了任务。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杨靖宇不能再前往苏联学习了。他受命留在东北从事地下工作。
3.被捕入狱遭酷刑
1929年8月,由于叛徒马守愚的出卖,杨靖宇被捕入狱,伪满洲政府的警察在杨靖宇的家里搜出了三份满洲省委文件、六件纸质小红旗、和一封指示信。他开始被严刑逼供,问他姓名、职业、来到抚顺的目的,他一口咬定自己叫张富义,是一名商人,来抚顺是为了收货。
伪满洲政府警察
这已经不是杨振宇第一次被捕了,之前在河南从事地下工作的时候也曾被捕过,都被他侥幸逃脱了,因此对自己的身份早就有了另一套说辞。
敌人问他是不是共产党,这些文件是怎么得到的,杨靖宇也只说不是、不知道。在监狱里,敌人为了问出他口中的情报,决定对他动用大刑,没什么人是能够忍受用刑的疼痛的。
于是敌人用沾满辣椒水的皮鞭抽他,抽得皮开肉绽之后再依次给他灌辣椒水、煤油、马尿,杨靖宇始终坚持自己叫张富义,是一名商人。于是,上大挂、压杠子、拉手脚、把针扎进指甲里、用烧红的铁烙胸口,凡是以前旧社会那些骇人的酷刑,能用的都用上了,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党的秘密,杨靖宇硬是半个字都没透露。
逼供用的老虎凳
最后他被人脱光了衣服绑在老虎凳上,浑身上下没有一块肉是完整的,在老虎凳上杨靖宇被一次次疼晕过去,又一次次被人用冷水泼醒。这时的杨振宇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了,反而不再害怕这些刑罚。敌人最终没能问出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后来又因为“打死他不管用,留着还能再找新线索”才保得性命。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共产党人,但是伪满洲政府为了巴结日本人还是判了杨靖宇一年的刑。在监狱里的杨靖宇也没有闲着,他在监狱里面开展学习班,偷偷成立党支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经历了这次风波,杨靖宇变得更加锐利、更加坚定、更加坚强。
尚钺
1931年4月,杨靖宇被刑满释放,可没想到三天后他又被捕入狱,经过党组织的多方营救,终于在1931年底被老战友尚钺保释出狱。
此时的中国,经过了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东北政府的不作为,已经激起了很多爱国人士的不满,出狱后的杨靖宇最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武装抗日,中国绝不能拱手把国家相让,所有中国同胞都应该拿起武器,团结一心,抵御外敌。
4.建立抗联打日寇
当时的东北三省被称为满洲,长春以北称“北满”,长春以南称“南满”。1932年11月,杨靖宇伪装成一个皮货商人来到了南满,他发起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支队,在南满境内开始了游击战,神出鬼没的红军经常把日本军队打个措手不及,又不恋战,见好就收,撤退进深山密林里把自己隐藏起来。
东北被日本人控制之后,不仅仅只有杨靖宇这一支军队在与日寇作战,还有许多其他的队伍,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地位都有。杨靖宇意识到要想壮大队伍,就必须和其他抗日的队伍联合起来,组成联盟。杨靖宇开始了一边作战一边积极练习的方针。
赵尚志
与东北南满正在进行的抗日活动一样,此时的北满也有一个人正在组织军队抗日,他就是杨靖宇的老同学、老同事甚至是老狱友的赵尚志。杨靖宇和赵尚志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南杨北赵”,他们深入敌军内部,犹如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利剑,都为中国的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经过两位将军的努力,1934年3月,北满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合司令部,赵尚志被任命为总司令;4月,东北联合革命军第一军也在南满联合各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杨靖宇任总指挥。
杨靖宇手稿
1936年2月,杨靖宇和赵尚志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要建立更加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联名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这个宣言标志这东北抗日联军的正式成立。同年七月,杨靖宇任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抗日联军袖章
1936年,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迎来了高潮。日本关东军对这支军队很是头疼,几次下令要将他们全部铲除,并且不允许东北的居民为他们输送粮食和补给,只给每户百姓两到三天的粮食,外出或者来客都必须向警察报告,得到允许了之后才能外出或者留客。
东北地区本来就条件艰苦,有一半的日子都是冬天,积雪足足能没过人的膝盖,寒天冻地,野外没有什么植物粮食还能生长,躲在森林里的抗联军只能以打猎为食,每天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密营
杨靖宇就组织人在森林里易守难攻又隐秘的地方偷偷建立“密营”,用来保存粮食和衣服弹药等补给,这也使得军队在这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依旧能与日军抗衡。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抗日联军的中心任务就是牵制东北日军,扰乱日军后方,配合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作。杨靖宇率领的第一路军四处作战,袭击敌人的据点,焚烧敌人的仓库,破坏敌人的设施,拦截敌人的车辆,有力地牵制了敌人。
抗日联军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不惜一切代价对联军发动围攻,为了保存抗日力量,面对多于自己数十倍的敌人,杨靖宇在1938年率领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余人进入了长白山中,在长白山上冲破了敌人的多次围剿。
5.冰雪葬忠魂
1939年,日本关东军悬赏两万人收买杨靖宇的人头,由此可见,杨靖宇在东北抗联的这几年,以其出色的才能,已经是日本关东军的心腹大患。在悬赏的同时,关东军调集了满洲所有能调动的机动部队,对杨靖宇所率领的第一路军,进行彻底的“大讨伐”。
这次调动的总兵力达到了六万多人,而当时抗联在南满的部队也不过三千多人。1939年8月,日军就强迫农民收割尚未成熟的庄稼,将山区残留的所有的房屋草棚全部烧光,还在抗联活动的区域建立了强大的情报网,抓捕抗日联军的亲人威逼利诱联军投降。
程斌
更让联军雪上加霜的是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他于1938年7月率领部下115人投敌叛国,日军命他组成“程斌挺进队”,为了在日军面前邀功,程斌投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了隐于长白山的70多个密营,阻断了联军的后勤补给。
杨靖宇的警卫排长张秀峰又在1940年2月携带9960块抗联经费投敌。山下没有粮食,山上没有隐身之所,又面对这么大一批日军的围攻,杨靖宇果断决定让部队化整为零,分成一个个小队分散突围,等突围出去再集合。
1940年2月1日,在蒙江西部的一个高地上,只剩下60人的小分队再次遇到日本“讨伐队”的袭击,杨靖宇为了保存部队实力,再次将队伍拆开,自己带着16人便退边把敌人引开,其余人则从反方向成功突围。
杨靖宇(电视剧剧照)
东北的2月份,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就当时的资料显示,当时杨靖宇所处的蒙江地区,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度。他带着这十几个人,在及膝的雪地里艰难地行走着,由于没有能挡风的栖息之地,又担心日军随时都会追上来,他们每次睡觉都不能超过半小时,不然就会有被活活冻死的危险。
2月11日,当杨靖宇再次带着小分队趁着夜幕甩掉了日军“讨伐队”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6名战士,其中三人中弹受伤,还有一个因为在雪地里行走鞋子破了而被冻伤。这时,杨靖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让警卫员黄生发带着伤员就地隐蔽,自己则带着朱文华、聂冬华两位战士用雪地上的脚印再次把日军引开。
如果有比在雪地里打仗更煎熬的事的话,那一定是在雪地里忍着严寒和饥饿与敌军打仗了。2月18日,他们三个人已经断粮好几天了,杨靖宇让这两位战士外出寻找粮食,然而却被巡山的日军发现,不幸牺牲。他们两个的位置又暴露了杨靖宇的藏身之处,于是日军再次缩小范围对他进行围捕。
杨靖宇(雕像)
此时的杨靖宇,只剩下孤身一人了,他大概预料到了自己的命运,没有人手、没有粮食、没有住所、没有帮助,有的只是在搜捕他要抓他的日军,和背叛他卖国求荣的叛徒。
2月23日,杨靖宇在三道崴子附近找到了一间破茅房,已经断粮6天饥寒交迫的杨靖宇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夜。这时他遇到了四个村民,他给钱祈求他们帮他带点粮食回来,他已经要饿死了。这四个人中有一个人叫赵延喜,他说:“你投降吧,现在日军都不杀投降的人了”,而杨靖宇回答说:“我是个中国人,要是中国人都投降了,那中国就完了!”。
杨靖宇将军的遗物:三把枪,230发子弹和身上衣物等
村民走后,杨靖宇就把棉服破了之后露出在外面的棉絮撕下来,就着从雪地里抓起的雪就往嘴里塞。他实在是太饿了,不管裤腰带勒得多紧,都抵挡不住饥饿。只能趁嘴里雪融化的时候把难以下咽的棉絮吞下去。这几天他只能以棉絮、树皮和从雪地里挖出来的草根充饥。
这一夜杨靖宇没有等来村民的粮食,等来的却是围捕他的日军,原来赵延喜下山之后就把杨靖宇的位置出卖给了敌人。
日军想要劝降这位令人佩服的将军,于是一边靠近一边对杨靖宇喊话:“杨司令,你走到今天,已经很为国尽忠了,对国无愧了,只要你投降,我们便会重用你这样的人才”,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一声声枪响。最后,杨靖宇身中数弹,倒地身亡。
日本人为其拍照验明正身
他死后,日军命人把他的头砍下来,放在药罐子里游街示众,让百姓们知道这就是与皇军作对的下场。也有很多人想知道为何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杨靖宇还能坚持如此之久,剖开的腹部一看,里面只有棉絮、树皮和草根,没有一点像是人类可以吃的东西。
其实经历了那么多次围捕,日军也已精疲力尽,要不是最后赵延喜的出卖,如果能够等来村民的粮食,一代英雄杨司令也不至于身中数弹而死,死后还身首异处。要不是有这么多的汉奸害人,没准也不是这个结局,只可惜万事都没有“要是”。在这里向杨靖宇英雄致敬!希望他的事迹能被代代传颂,希望他的英名可以万古流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