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的中段。早些年乘坐绿皮火车经河西走廊去往新疆时,看着车窗外无边无际的戈壁滩,我总会想起高台县城西关的一座财神楼。财神楼,是一座古建筑,也是一座碉堡。这座碉堡告诉我们,高台是一片用热血染红的土地,至今灼人眼目。现在,我们来到高台谒访,走进了高台西路军纪念馆,重温八十多年前的英雄悲壮。
陈新文摄
1937年元旦,凌晨,我红五军奇袭高台城。国民党委任的高台县长马鹤年,连同县民团一千四百人缴械投降。高台当地,粮食丰富,红军决定暂时休整。董振堂将军的部队进了高台城,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弹药。战士的步枪子弹,每人大约只有十三发,炸药和手榴弹也不多。军长董振堂、政委杨克明为了弥补官兵弹药的不足,发动城内的铁匠和木匠,帮助红军打制铁棒、铁叉、梭镖和大刀。同时,战士们还拎着水桶装上水,冻成冰砖当成武器,又收集到了城内的砖头和石头,准备对付随时来攻城的敌人。
董振堂将军接到的任务是,坚守高台城!
红五军军长董振堂
果不其然,红军占领高台后,震撼了马步芳。青海军阀马步芳视高台红军为自己的心腹大患,于是分兵牵制其他红军部队,把主力部队调往高台作战,专心对付董振堂部。1月4日,马禄、马彪、韩起功的三个旅,外加一个炮团、一个手枪团以及酒泉、张掖的民团共两万多人,包围了高台县城。第二天,马步芳的部队向高台发起猛攻。
高台县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陈新文摄)
财神楼,高台县西城外的一处制高点,便成了守城红军的前沿阵地。这座碉堡位于城墙外六百米,孤悬前置,守住这个碉堡,能够有效压制敌人攻打县城的势头。红五军第十三师第三十九团派遣一个加强排,背着冰块和干粮进入碉堡设防。这个加强排总共30个战士,配备了相当的武器装备。1月5日,战斗打响,敌我比例十比一。
马步芳的攻城部队在高台县城西面受到极为顽强的阻击。这三十名守碉堡的红军战士,凭借有利地形,在后方守城红军的策应下,打退了马步芳部队无数次的冲锋。不仅如此,守碉堡的红军还组织打反击,多次走出碉堡,捡拾敌人丢弃的武器弹药。30名战士坚守一座孤零零的碉堡,越战越勇,他们用一周时间打死打伤敌人上千人。30位勇士的战果,记载在史书中,记载在西路军高台纪念馆。每一个听到这段故事的人,内心都会为之震撼。
一周时间,马步芳的部队仍没拿下这座碉堡。1月16日,敌人心生一条歹毒的计谋,运来大量的干燥柴草,把柴草堆积在碉堡外围。这座碉堡的外围,紧连着一小片民房。敌人点燃了民房,民房又连着焚烧了碉堡。这座碉堡,原本是一座财神楼。碉堡烧着了,三十名战士在烈火中壮烈牺牲。
油画里的女红军
高台城西的外围的这座碉堡失守后,马步芳部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从四周架起云梯轮番攻打高台城。董振堂军长接到的命令是:死守高台县城!红五军的机关干部、女战士、伙夫和马夫一起上城墙,他们在敌人靠近城墙时用砖头、土块、大冰坨猛砸敌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气急败坏的敌人异常嚣张,竟然头上顶着铁锅来攻城。
两天后的1月18日,高台城破。这天清晨,董振堂率部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枪声杀声震耳欲聋,城内每条大街小巷血流成河。历经十个小时激战,高台县城渐渐平复了下来。高台血战,红五军除个别战士被群众掩护突围外,两千八百多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董振堂执行命令,不打折扣,城破后的巷战中他率二三十人的敢死队,先与敌肉搏于东门,又与敌厮杀在南门。敌人的子弹击中了42岁的董振堂,将军在城垛坠落到城墙外侧脚下。百战名将陨落高台,英雄热血染红大地。河西走廊红彤彤的丹霞地貌如同热情的心跳,这种地貌是流水长期侵蚀岩石群形成的特有地貌,而热血洒遍的地方则被赋予了一种信念。(樊前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