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左宗棠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是一位对我国晚清时代的近代化、为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左宗棠一生功业,写在西部的蓝天大地。年近古稀时,他力排众议,督师出关,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帝国主义妄图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就壮丽一页,也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护持中华的热血瞬间。
清政府提出在新疆南部修筑长城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对手是阿古柏。
阿古柏(1820—1877),自称是穆斯林,年轻时是中亚一个舞狮艺人,以后成为安集延的大将军。1865年,在沙俄和英国的幕后支持下,阿古柏率领武装侵略新疆喀什,对和田的确的少数民族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进而强占我新疆大部分领土,建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英国人替阿古柏求情说项,希望清政府把新疆南部划给阿古柏,承认阿古柏的“洪福汗国”的存在,以使清政府与阿古柏两相无事。英国人的这种说法,遭到了左宗棠的强烈反对,他主张毫不妥协地用武力收复失地。
左宗棠领兵收复新疆,用1年半时间,击溃了阿古柏的侵略。1877年5月,阿古柏本人暴毙于库尔勒。阿古柏的尸体,被长子伯克胡里运到喀什,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墓园。同年年底,左宗棠大军收复喀什,官兵痛恨阿古柏乱疆,遂刨开了阿古柏的大墓,把阿古柏挫骨扬灰。
1878年1月,清政府宣布收复新疆。同年,清政府提出在新疆南部地区修筑一道边墙,使界限分明,“谋百世之利”。清政府要让钦差大臣、陕甘总督、西征军统帅左宗棠拿出在新疆修筑长城的方案。
左宗棠对修筑长城的前后两种态度
起初,左宗棠赞同在新疆南部修筑一道长城。
左宗棠的认为,修建长城的必要性有二点。其一:自阿古柏窃居新疆后,招徕印度、英国、中亚和阿拉伯等各种族商人,而这些外国商人皆是以阿古柏为东道主,边境地区的防卫和管理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其二:南疆重镇喀什噶尔城位于祖国极西之地,很易引起来自外敌觊觎。
左宗棠建议清政府,可以在南自英吉沙,北至布鲁特,按照原有哨卡地址,修建一条边墙,墙上辅设以碉堡、岗楼。当时,左宗棠对于在新疆南部修筑长城是极表赞成的,他本人还说:“长城屹立,形势完固,界画分明,尤为百世之利。”
此后不久,左宗棠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虽说清政府在1878年1月宣布收复新疆,但左宗棠他们在新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阿古柏死后,阴魂不散,其子伯克胡里龟缩到了中亚,但仍不时纠集旧部不断寇边。伯克胡里他们,动辄纠集三五千兵马,常常越过边境线,袭扰阿克苏、喀什和乌什等地。新疆南部地区的边境线很长,驻防边疆的官兵数量有限,这给左宗棠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至此,左宗棠认为在新疆南部地区修筑一条长城,并不能一劳永逸,并不能安定边疆。其一:侵略者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觊觎新疆之心不死,故而常常犯边,根本不是一条长城所能拦截的。其二:修筑长城耗资甚巨,清政府已无财力支撑此事的完成。故而,左宗棠拒不执行。
戍守南疆的官兵打响了边境保卫战
左宗棠不修长城,决心打边境反击战。当他在甘肃酒泉接到阿古柏余孽不断寇边的军情,勃然大怒,命令刘锦棠联合军民,组织力量反击。
1878年9月初,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组织3000多名侵略者越过国境线,围攻色勒库尔城。色勒库尔城,即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色勒库尔城虽小且坚,守城伯克带领老百姓抗击侵略,浴血奋战。此地距离喀什噶尔,还有600里地。坐镇喀什的刘锦棠接到军情,与董福祥率部驰援。
大军赶到,贼兵逃逸,不知去向。
刘锦棠与董福祥决定予以追歼,以绝后患。9月20日,董福祥率部追击,在当地老百姓帮助下,得知伯克胡里的逃跑路线。董福祥的董字营、靖远营马队和西征马队一旗,连续追击四昼夜,沿途只见痕迹,不见人影。24日,官兵脚底都已起茧打泡,人困马乏。若不猛追,必然失去歼敌机会。董福祥在骑兵中选出一半精壮之士,继续穷追不舍。
董福祥的部队“4昼夜驰800里”,人未合眼,马未卸鞍。他们经过的地方,荒无人烟之处,很多地方都是“石壁冰梯……绝如鸟道,俯视深谷,幽壑冥冥,渺渺不见其底……官兵和战马坠入深崖者不少。”最终,董福祥所部官兵把阿古柏的3000残部堵在一条峡谷之中。
这场边境反击战结束,董福祥割人耳统计歼敌数量。与收复新疆时的历次战争有所不同,这次边境反击战中,官兵不要生俘,虽降亦杀。侵犯和袭扰我边境地区的3000贼酋,逃回中亚的只有百余人。左宗棠闻报,至为兴奋,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评价说:“追歼狂寇,振我军威”之语。事实证明,这场边境反击战打完,为边疆换来了30年的安定。
尾声: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延绵万里,曾以坚固高大的墙体限制骑兵袭扰。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提出在新疆修筑长城之议,以形成鲜明界限,阻断外敌觊觎。然而,左宗棠最终意识到修筑长城并非稳固边陲的长久良策,边疆需要治理,更需要一代代军人的风雨守望。(文/樊前锋)
参考文献:左宗棠:《左宗棠奏稿》卷七。魏光焘:《勘定新疆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