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2024年10月30日版面
李明(右)创作、林竹策展,完成了“格物志”。
观众在“格物志”展览现场进入李明的创作世界。
李明的创作具有“破坏性”又有“文人气”。
“格物志——李明的图式叙事”作为2024青岛国际艺术年展的前展亮相。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这些作品没有明确指向的东西;如果有,也只是跟时间和情绪有关。”李明用家中闲置的一些报刊杂志、账单、包装袋等物品进行撕扯、剪切、烧制和粘贴,涂鸦上色,创作出一件件作品,“我没想这些作品承担更大的责任,我愿意把它看作特别个人的东西,表达跟外部世界的联系。”李明买了一些画框,框起它们,画框每个19.99元。
策展人林竹看到了李明这些“无意识创作”中有意识的文人思考,以及画面完成度的成熟,随后整理出一条展览脉络,把82幅作品做成了一场展览——“格物志——李明的图式叙事”,并以“浮游,李明的图像笔记”为题撰写前言。于是,以往以岛城艺术批评家、城市人文思想史研究者闻名的李明,有了视觉艺术家的新身份,“格物志”也成为2024青岛国际艺术年展的前展。
当代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映像。在李明和林竹看来,当代艺术家的独立表达、作品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以及与艺术家内心相对应的创作,是当代艺术发展之必要所在。
19.99元之外的
当代艺术价值
创作的开始,李明到宜家家居买了一批标价19.99元的画框,把每一件作品装裱起来。“我想如果做展览,就叫‘19.99’。”李明说,其实开始自己都是“无意识的创作”,“全部的价值就是19.99元的框子。”2023年,一位挚友的意外故去,以及紧接而来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打乱了李明的生活,“我希望找一个方式表达自己的过去。”对视觉艺术没有太大野心,也不知道最终会完成什么,李明怀着“表达更多不确定性”的想法,开始他带有“破坏性”的创作。
所有的创作材料都是生活废弃物,跟李明的生活有关系。比如废弃的票据、旧的报刊等等。最早创作的时候,手边没有墨汁,李明就用咖啡残液、酱油混合绘画,粘帖用的也是面粉。“让跟我生活发生关联的废弃物,跟我那些年的心态发生关系。”
得知李明在创作,林竹开始觉得“李老师在玩票”。后来看完李明的这些作品,他认为画面完成度以及内容的呈现,比一些艺术家作品的成熟度要高。“李明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工作,以观看者的身份评论他人作品,自然会思考别人为何如此创作,他也由此有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
“每个人的对接方式、爆发点不一样,但艺术创作都跟个人既往的经历有关系。”李明坦言,在多年的艺术评论工作中,看过许多国内外大小展览,“大概知道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是什么样。”“旧的艺术创作的确定形式不太适合我。”李明选择的是“破坏性创作”。
“格物志”成展之后,“19.99”有了当代艺术价值。“对普通人来说,看到的就是废弃物跟你发生关系,它们被重新转换,赋予新的生命,当然,也可以是它们继续消亡的一个过程。”李明说如果这个展览对从事艺术的人有意义的话,就是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用任何材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完成独立的作品。”
从艺术评论者到艺术创作者,从文字书写到视觉艺术表达,李明始终保持独立性,以及真诚。
“浮游”的当代性
与时代审美有关
当李明在强调自己创作的“破坏性”时,林竹却从作品中看到了“不躁”,虽然作品具有“撕裂感”。林竹认为,李明常年写作,他的书卷味会在作品中呈现,让作品“具有文人气”。看完李明的82件作品,林竹总结,它们不存在叙事连贯性,呈现出基于即时情景的图像言说的碎片化。而集中放置在一起,又进入一定时间跨度中不同瞬间表达的精神意识与价值主张的统一性。进入“变动不居、周游六虚”的浮游的心路历程与表达。
于是,林竹从李明作品中提取了“浮游”,作为策展的关键词。
艺术创作与策展是两回事。林竹表示,进入展览空间,策展人就要把所有作品当作一个作品。“我要考虑每一个墙面的作品的关系,考虑不同墙面作品之间的关系。让观众找到一个线索或者脉络。”李明的作品之间关联不大,“是一种浮游状态,与时代很像,呼应着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林竹进一步解释,这些作品的当代性跟这个时代的审美和现象有关,作品中蕴含着“一种与现实世界爱恨纠结的弱批判表达”。“这种表达,由对作品材料、信息的解构和重构,及形式的视觉美感来完成呈现。它是李明的态度,也是映射这个时代的现实关爱。”
“格物志”展览没有太多观展提示,每一件作品也没有“题目”。林竹只是在布展时选择风格、视觉色彩接近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展厅里,还展示了李明以往的出版作品,比如《青岛艺术群落文献:一个城市的民间思想与艺术读本》《镀金时代:从中山路打开的青岛金融生活史》《青岛往事》《安娜别墅时代的日常青岛》《青岛城市文化形成史》等等。
李明上世纪80年代就与岛城艺术创作群体互动,与青岛的艺术界关系紧密。“观众从中或也可以看出青岛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冲突和妥协等。”林竹说,2024青岛国际艺术年展前展选择“格物志”,选择李明,特别适宜。
“当代”当下在青岛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特别安逸,艺术缺少冒险。”回归艺术批评,李明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岛当代艺术创作发展起起落落,并没有形成真正有力量的艺术家群体。“在这个世界极速的变化中,在生和死的逻辑里,我们需要更接近现实的、有创作性的艺术作品。”
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不是旧的艺术观念所能涵盖的、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李明说引入创新性的展览到青岛,以及像隋建国等艺术家带回青岛的展览,给了这座城市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作为2024青岛国际艺术年展的学术支持,他也希望年展给青岛带来“不一样”。
以打造“具有地缘特质的城市艺术节”为基调而发起的“青岛国际艺术年展”,必然带有地域性。林竹作为年展总策展人,希望年展以青岛作为活动发生地,以年度为时间界线,持续性地展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现象及趋势。“青岛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和旅游城市,本身就具有‘他者’文化交融的多重性。”经过三届积累,年展已经在专业圈和观众圈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今年有更多外地艺术家加入年展期待“艺术碰撞”。2024青岛国际艺术年展以“世说 ·私语”为年度关键词,立意也近于此:在人世纷纭中,邀约不同场域、身份的艺术家参与活动,用艺术阐述各自立场,以积极对抗消极,还生命以活力。
正如李明所言,不能要求艺术家所有判断都是对的,但是艺术家首先要忠于自己的“所思”,要保持真诚。“严格来说,艺术不是简单的与生活发生关系;艺术是可以引领一些人,感受前面的光亮。”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贾小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