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校长随时出现的身影,产生的效果不可小觑。校长随时随地能被看见、被亲近,展现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走动式管理的益处。尤其是新到一所学校,这样的走动,更利于观察真相,更利于发现问题,更利于调整管理策略。校长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光听别人汇报,那么势必会陷入“一叶障目”的境地。
走动式管理利于情感沟通。尽管教师工作是常态化的,但是人的内心深处还是期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被发现、被认可、被欣赏。校长在走动中深入一线,不经意地走走、看看、问问,哪怕是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鼓励,无形中都会将自己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观传递给教师,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校长的距离,使教师从点点滴滴、细枝末节中感受到校长的关心与重视,他们在工作中自然而然会倍受鼓舞、信心倍增。
走动式管理利于现场解决问题。走动式管理是一种现场管理。校长能立即处理现场所发生的基层管理者和教师所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工作质量。如发现食堂电路隐患、走廊消防设施不完备、流动书吧图书更换等问题,就会责成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减少了层层汇报的繁琐程序,一事一议,一事一毕。同时在走动中,校长还能及时总结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纠正问题彻底,推广经验及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那日,午休巡视时,我发现一名家长正在向班主任教师哭诉对孩子教育的无奈。她的孩子学习兴趣不浓,写作业不是拖拉,就是敷衍了事。对于妈妈的管教,孩子不是沉默,就是眉头紧皱。经过交谈,我了解到这位妈妈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有时对孩子过于严厉,导致了孩子和她之间关系紧张。我反复劝导她,并就如何与孩子沟通提出一些建议。她慢慢平复了情绪,对孩子的学习,似乎又增添了信心。
走动式管理利于工作指导。走动中的随时指导是“现场办公”,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而且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易于教师理解并接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那日巡视时,我发现一年级一位教师正在大发雷霆,起因是班级里的孩子太不懂事,纪律混乱,毫无规则意识。她坦陈苦恼,向我寻求解决的办法。我与她分享了著名领导力专家约翰·科特的名言:“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领导,其余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过来。”我告诉她,作为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要“先理关系再教学”,尤其是师生关系处理方面,要明确目标与具体实施的方法途径。如对于一年级孩子的纪律意识培养,教师一定要持续不断地跟踪培养,配以各种奖励的措施不断激励强化。这位教师依言去做,果然班级纪律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然,校长在走动时的现场指导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还要注意互动的技巧。校长首先要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并在倾听之后进行交互式反馈,这种平等和谐的交流互动更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走动式管理利于正面反馈。校长在走动的时候,也是给予赞美的绝佳时机。比如在走廊发现随手关灯、捡起废纸的同学,立刻表扬他,并询问班级和姓名,再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看到班主任不在,班级秩序井然,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学习,在黑板上画上鲜红的大拇指;看到年轻的班主任工作特别有创意,如在微信里设置亲子共读平台,开展阅读银行等,及时表扬推广。
为此,校长可以随身携带便利贴,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比如,在一张便利贴上,我这样写道:“一年组开启了推门课的序幕,常态课上亮点频现。最让人感动的是佟老师一次次面对‘慢孩子’认认真真的倾听和不厌其烦的引导。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的理念决定行动,为我们的佟老师点赞!”这张小纸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体现了我对课堂细节的关注,也表达了我对佟老师的欣赏与鼓励。
要想让走动式管理产生更广泛的积极影响,校长的巡视工作必须是随机性、多样性和突发性的。因为积极的巡视会让教师更自律,更有紧迫感,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走动式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所以,校长们也不妨离开办公室,带着发现的眼睛,在学校里到处去走走,把措施指导于现场之中,在关怀的点滴中实现情感沟通,最终促进学校更好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30日 第05版
作者:陈兴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