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考古节目时,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就是,当专家打开古墓的一瞬间,不是吓到了,而是很生气,怎么了?古墓有盗洞了,盗墓贼捷足先登,以至于我国考古界有这样的说法“十墓九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盗墓行当盛行呢?其实要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一下咱们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其实早在殷代以前(商朝),人们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到了殷商时期这个观念就更加强化了,那个时候的人们都以为,人类的魂来自天,魄来自地,肉体死了之后,两者就会分开,魂魄也就分开了。魂上天转化为神,魄下地归于土壤,这就是为什么在殷商时期丧葬习俗里会出现坟丘的原因,这个事说到底其实就是古人对生命的眷恋,对死亡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所以就接受了灵魂不灭的美丽神话。
那么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属,也就是坟墓之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人们就把它当作是自己死后的“新家”了。于是开始装点,大加“装修”,也因此厚葬之风开始盛行。在一些等级较高的墓葬里,都会有各种随葬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等。那么都有哪些特别奢华的古墓呢?以至于引得盗墓之风肆虐。
茂陵
当年在两汉之间,赤眉军起义,赤眉军盗挖茂陵,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动用了数以万计的义军去搬运里面的东西,般了好几天,结果呢?正史《后汉书》里有这么一句话的描述:“陵中物不能减半。”几万人搬了好几天,一半都没有搬完,可见其奢华程度。茂陵真有这么奢侈吗?
史料记载,公元前141年,汉武帝16岁继位,没过两年即公元前139年就开始修建陵墓。传说中汉武帝刘彻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因在茂乡附近发现了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棵长生果树,认定茂乡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下诏将此地圈禁起来,开始营造陵墓。
汉武帝在创立自己的伟绩的同时,他的陵寝也在不断扩大。公元前87年3月,71岁的汉武帝寿终于长安王柞宫,18天后葬于茂陵。茂陵由此才停止了营建,而这时茂陵已修建了53年之久可以想象,这半个多世纪里,皇帝在里面装点了多少宝贝。
专家说汉武帝身上穿的那件“金缕玉衣”,跟别的皇帝也不一样,上面别出心裁的雕刻了蛟龙、凤凰、灵龟、麒麟等吉祥之物,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且不说汉武帝,就说商代以来,那些个诸侯下葬的时候,虽然不穿金缕玉衣吧,但也得穿个银缕玉衣啊。大贵人和长公主死了之后呢?也得用个铜缕玉衣什么的,总之没有一个露空了。这些还都是能看得见的,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呢。
乾陵
比如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没人挖开过,里头得有多少宝贝呢?换个角度说吧。乾陵的陪葬墓早些年被盗过,后来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怎么样?里头出土的各种文物那个多啊。请注意,这是被盗之后,里面的古器,文物宝贝的还有4000多件。
比如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三彩镇墓兽、官宦俑、武士俑、鞍马、骆驼等,还有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中的金、铜鎏金、玉饰平等等。那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还只是陪葬墓,那乾陵里面该有多少宝贝呢?那只能靠想象了。
官网上说乾陵之大,之完整都是大唐时期很少有的。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建成于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二十多年后,公元706年(神龙二年)又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殉葬制
那么除了墓葬,他们认为死后“家”得修的大一点,奢华一点,里头宝贝放得多一点之外。他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还需要什么呢?没错,需要伺候自己的下人。古时候还有一个残忍的丧葬习俗-殉葬。举着例子:咱们《诗经》里头就有这么一篇,叫做《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微此奄息。百车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什么意思呢?不明白的话还好,以为《诗经》真的挺美,即便没读懂,意境和词汇都很唯美,其实不然。翻译以后景象挺惨的:就是说子车氏有哥仨,子车奄息、子车城虎、子车仲行,这三位都是春秋时期秦穆公身边的勇士,秦穆公死了之后就让他们哥仨活埋殉葬。这三位勇士到了墓地之后吓得腿直打哆嗦,写的就是这么一个场景。
总而言之吧,当时的人们从上到下都觉得死后的生活非常重要,甚至比当下活着还重要,所以看上的、喜欢的、需要的,甚至活着的时候都很难得到的,甭管是人还是物件,都得放到墓葬里头去,有条件要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放。
然而正是这些丰厚的地下宝藏,点燃了一些人贪婪的欲火。、盗墓由此就产生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历代盛行,还屡禁不止。我们熟悉的盗墓“祖师爷”曹操,甚至还特地为盗墓这个行当设立了官职,比如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除了曹操,还有唐朝末年,北宋初年五代十国的温涛。当然这个人的盗墓名声还不如曹操。
也就说自从有了厚葬之风,盗墓行当才盛行起来。其实除了古代的王公大臣和达官贵族要修理墓葬外,平民百姓也一样看重墓穴,除了前面说的古人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迷信外,其实他们还很看重墓穴的位置,也就是《易经》或玄学所说的地气,他们安葬以后,希望墓穴能为后人带来福祉,祖坟安稳,阴宅建得好,后代子孙必定会受到阴蔽、“祖坟冒青烟”等等都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嘱托罢了。
图片源于网络,文章原创,欢迎小伙伴们关注!
参考文献;《后汉书》、《诗经》、《古代中国考古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