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公元 252 年孙权在病榻上气息奄奄,临终之时他悔恨交加:“吾一生最大之误,乃未听周瑜之劝,尽早除去那人,致其成东吴心腹大患,险些毁我东吴基业。” 那么,周瑜究竟说了什么?所指之人又是谁呢?

汉末三国各方皆有顶尖谋士,曹魏有司马懿,蜀汉有诸葛亮,东吴则是周瑜周公瑾。周瑜才能均衡,文可治国安邦,武能领军出征,堪称文武双全。东吴的建立,周瑜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策虽有 “小霸王” 之称,作战勇猛但不善处理后勤及州郡事务,这些多由周瑜操办,孙策只是负责盖章。孙策临终时表面托孤张昭,实则告知孙权遇问题可请教周瑜,可见其对周瑜的器重。

孙权也的确倚仗周瑜,大事必问其意见。赤壁之战时,东吴群臣多主和,周瑜、鲁肃等少数人力主抗曹,正是周瑜的坚持,坚定了孙权的决心,最终促成赤壁之战,且周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诸葛亮在此战中的作用被《三国演义》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瑜英年早逝年仅 35 岁,他在临终之际,告诫孙权:“刘备此人,野心勃勃,不可不防。若任其发展,必成东吴大患。主公宜趁刘备未离,将其软禁,控制其部曲,以免养虎为患。”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荆州本应归东吴。但刘备以无地盘为由借荆州,孙权以大局为重应允。此后刘备却百般推脱归还之事,先说拿下益州就还,拿下益州后又说拿下汉中再还,拿下汉中后仍不归还,还让孙权找关羽。关羽则称只认刘备诏书拒绝归还,孙权这才意识到养虎为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权为取回荆州,先是想与关羽联姻,被关羽拒绝且言语刻薄。孙权遂下定决心发兵荆州。他授意吕蒙白衣渡江,趁关羽攻打樊城时,占据其后方城池。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东吴夺回荆州。

关羽之死引发刘备复仇,夷陵之战爆发。刘备倾尽全力出击,东吴无力招架。陆逊勉强在夷陵一线阻拦坚守不出,后寻得突破口大败蜀军,但不敢乘胜追击,仅收回荆州便罢兵。东吴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可见周瑜眼光毒辣,刘备确成东吴心腹大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权未听周瑜劝告,不仅养虎为患危及东吴,还使能与曹操对抗的力量无法联合。若孙权按周瑜所言软禁刘备,控制其兵马,荆州、益州可能为东吴所有,甚至可争汉中,如此便有实力与曹操抗衡,或平分天下或诞生大一统王朝。

刘备这一变数使曹魏、蜀汉、东吴互相制衡,无人能胜最终让司马氏有机可乘。刘备堪称汉末 “搅屎棍”,一定程度上导致司马氏一统天下。周瑜早逝,孙权不听其言,最终便宜了刘备和司马懿。

周瑜的临终告诫,如同一声警钟,在东吴的历史长河中回荡。它揭示了东吴决策失误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后人看到了历史人物的决策对历史走向的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瑜的临终告诫,是东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深刻地影响了东吴的命运走向。孙权的一念之差,不仅让东吴陷入了与蜀汉的长期争斗中,还错失了与曹操抗衡的最佳时机。

从长远来看东吴在这场三国博弈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尽管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东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而曹魏则在一旁坐收渔利,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刘备的崛起和蜀汉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诸葛亮 “隆中对” 的战略构想,但也加剧了三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三国之间的争斗陷入了僵局,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周瑜的眼光和智慧显得尤为突出。他早早地洞察到了刘备的野心,提出了软禁刘备的建议,可惜孙权没有听从。这一决策失误,成为了东吴历史上的一个惨痛教训。

历史已经远去,但周瑜的临终告诫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竞争对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地判断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就可能会像孙权一样,因一时的疏忽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