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逸 报道 |TOP电商

“一觉醒来都变贵了,平台一会儿说是商家改了价格,一会儿说是系统计算问题,最终也没解决。”

双十一以价格优惠的形象陪伴不少打工人走过了15个春秋。然而,它的发明者天猫却在今年背刺了打工人。

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支付定金购买预售商品后,竟然发现尾款悄悄涨价了。同时,预售下定金时商家设置了“可用大额优惠券”,但在支付尾款时却发现“优惠券已过期”。

与此同时,网上充满了各种吐槽电商平台双十一商品涨价的声音,商家也哭诉“不涨价赔得底裤都不剩”。

或许是这一系列现象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最近,市监总局对各电商平台下发了“禁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悄悄涨价?天猫回应

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近,有消费者在小红书上发文称,双十一规则越来越复杂,所以只买了一些刚需的东西。然而,原来奶粉首页显示的总价是1190多元的商品,在付了100元定金后,照理尾款是1090多元,结果付款的时候显示是1192元,退出去看商品总价时价格又变成了1303元,且之前的页面全都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

当这名消费者联系客服后,先是被要求提供截图证明,遭到拒绝。接着,客服建议先付尾款再退款,也被拒绝。随后,高级专员介入恢复了之前的价格。

碰到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另一位消费者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最终,88vip的客服经理给她回了电话,称是商家偷偷改价了,与平台无关。同时,还表示届时平台会给其补差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

除了这不知名的涨价,大额优惠券里面也有“大坑”。

澎湃新闻报道称,用户小梁在,天猫双十一首轮预售购买了一款vivo的手机,定金100元,券后价显示是2798元,尾款支付2698元。“但在支付尾款时,显示尾款变成了2872.54元,实付款也由此前支付定金时显示的2798元,变成了2972.54元。”

通过查看订单详情后,她发现此前付定金时商家曾设置了一个大额优惠券,但该优惠券会在支付尾款时过期。

大额优惠券出了问题,平台发放的“购物券”也未能逃脱。

有用户称,前一天“价格抢先看”给出的价格是5691.26元,但仅过了一晚,价格就变成了5833.76元。经过前后对比,他发现“购物券”的优惠却减少了150元,88VIP专享9.5折的优惠也减少了7.5元。

有媒体就“悄悄涨价”问题向天猫求证,对方给出的回应是,在支付定金后“价格抢先看”以及“尾款价”都是根据当下用户账户里已有的优惠及已知的优惠,进行估算的预计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尾款会因红包、优惠券时效等问题,可能出现价格波动,具体金额以支付尾款结算时为准。

至于品类购物券是否会在用户支付定金后再进行调整?该人员称,因为预售时间跨度长,其间有可能出现报名参加品类购物券的商品会变化,优惠也会发生变化,“具体以支付页面展示的为准”。

对于客服的这种回应,消费者显然不是买账的。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套路让人疲惫”“吃相太难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网友吐槽:“双十一早就不是原来的双十一了,近两年都不怎么在双十一买东西,根本没什么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十一商品价格不降反涨?

吐槽电商平台双十一商品涨价似乎成了今年的主旋律。

一位在大厂打工的消费者就吐槽到,原本打算在双十一期间买一些刚需品,但一看到购物车里的价格瞬间打消了念头。“我的口粮咖啡豆平时买80多元,双11涨到了92元。”

看到如此离谱的事情,于是她便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引起了朋友们的共鸣。“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兄弟姐妹们的购物车都在涨价。”

与上述消费者有相似经历的还有来自广东的小林。在双十一开始后,小林就下定金购买了猫粮、护肤品、日用品等。“我觉得预售肯定是比后面的活动更便宜的,毕竟又要下定金,又要付尾款什么的。”

然而,当她要支付尾款时却发现,直接购买商品的价格竟然比预售时更便宜。

“比如猫粮,定金是70元,叠加了店铺优惠、跨店满减、红包后,最终实付款是321.41元。但第二天同一个链接同一个商品,直接购买的价格是308.31元。”

有媒体就此事多次询问平台客服,但客服并未正面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微博@九派新闻

客服没有给出答案但却有商家站出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商家对媒体透露称,今年双11的优惠力度其实是大的,但“确实有很多商家在涨价”,她也在双十一之前涨价了10%。

同时,这位商家还表示,在双11前对价格进行上调,是官方允许的。“只要上调不超过20%就行,否则就不能参加满减活动。”

“今年双11,满300减50,有一部分是商家承担的,如果不提价,将赔得底裤都不剩。”一位在多个平台都有开店的女装类目商家如此说到。

在TOP电商看来,这种“明降暗升”的套路,不仅让消费者心寒,也损害了电商平台和商家自身的信誉。电商平台和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空间,采取提前涨价再打折的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了销售额,但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套路过多无异于自寻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十一涨价乱象引起国家重视?

10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近日向主要电商平台发布《“双11”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以下简称“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提示”的内容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规范促销行为;严格加强广告内容审核;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严格加强商品管控;及时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强化政企沟通协作。

其中,严格规范促销行为里明确规定了,围绕促销工具、折扣展示、优惠发放、结算支付等关键环节,全链条优化促销规则,保障活动规范、透明。严禁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至于网红直播带货的商品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提示”里的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也作出了指示,强化对平台内主播及其经营活动的审核监测,重点把控直播商品的质量强化对直播选品、直播卖点等环节的审核把关,及时处置直播营销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出手,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呼声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电商行业的一次重要规范。此举有望让促销活动更加透明、公正,确保每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电商平台也该反省自身,避免再次出现明降暗升的情况,以诚信经营赢回消费者的信任,让购物节回归本质,成为真正的全民狂欢,而不是充斥着套路和不满的“消费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