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主办,吴作人艺术馆承办的“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开幕式在吴作人艺术馆举办。展览系统梳理了吴作人在法国的学习、生活、交游等关系,展出吴作人30余件作品,以及20世纪上半叶留学法国的徐悲鸿、颜文樑、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王临乙、吕霞光、张宗禹、李有行、唐一禾、滑田友、周方白、潘玉良等艺术先贤的百余件作品和文献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剪彩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先生们当年留学的时候都非常艰苦,但是他们把所学都投入中国文化建设和美术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地为后来者铺垫道路,所以这次展览也是向这代文化先贤的致敬。”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吴宁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策展人、吴作人艺术馆副馆长陶鎏霞介绍,本次展览以三个章节“临行多是故人笺”“君提健笔来海外”“难得新游比旧游”对作品加以展示,是对艺术家以个人阶段性经验为中心研究并呈现留法艺术历史的展览。

吴作人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杰出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一生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在艺术上恪守“师造化夺天工”“法由我变 艺为人生”等现实主义艺术观,创作出大量杰出作品。而他的这些艺术成就,都是与他94年前始自法国的留学生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以中国这一代艺术家为标志的文化现象,使此次展览的不仅是一次美术展或是文献展,也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北京大学教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朱青生说。

“通过研究吴作人以及与其同时代留法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轨迹,就更能理解吴作人的艺术道路形成,理解他的艺术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杨文涛认为,吴作人中西融合、洋为中用的艺术之路至今值得借鉴与学习。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关于展览,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谢小凡表示,吴作人及多位艺术前辈的辉煌足迹都能在此次展览中被集中观赏,实属难得。

研讨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来自北京大学、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国国家画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安徽博物院、吴昌硕纪念馆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举办相关研讨会。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吴作人  巴黎歌剧院  速写  198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作人 巴黎歌剧院 速写 1987年
吴作人  李娜像 布面油画 193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作人 李娜像 布面油画 1934年
吴作人 澳洲树熊 纸本设色 198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作人 澳洲树熊 纸本设色 1982年
吕霞光  自画像 油画 193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霞光 自画像 油画 1931年
颜文樑 印度洋夜航  纸板油画 192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文樑 印度洋夜航 纸板油画 1928年
徐悲鸿致函吴作人 19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悲鸿致函吴作人 1930年
吕霞光、张宗禹、吴作人(左起)在巴黎卢浮宫前合影 19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霞光、张宗禹、吴作人(左起)在巴黎卢浮宫前合影 19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南国社成员在南京中央大学校园内合影 1929年 左起:谢寿康、俞珊、田汉、吴作人、蒋兆和、吕霞光、徐悲鸿、刘艺斯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黄家馨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