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招生季,为数不少的高校甚至是名牌大学出现名额招不满需要征集志愿补录的情形,其中更是有部分院校即使降低分数,仍然存在招生计划绝对招不满的困境。其实,高校招生出现名额空缺不是今年独有景象,2020年就已开始,只是前几年程度不如今年严重而已。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1342万,本科招生数约450万,本专科招生总数目前尚未公布,但我们从2023年招生数据大致可推测出2024年的招生总数。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本科录取人数478.16万,本专科录取总数1042.22万。
根据今年本科招生人数相比去年有所下降的情势估算,2024年本专科招生总数应在1000万上下,本专科录取比例合计约74%,2023年录取比例约80%。不过,这是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由于我国实行中考强制分流制度,接近50%的中考生分流至中专、中职、技校等学校学习,如果从适龄高考人口与高校招生人数进行比较,高校毛入学率在上述录取比例基础上还要大幅度降低。
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虽然相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但同教育发达国家与地区横向比较,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与我们在社会发展程度、教育理念及体制、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具有可比性。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与我们同宗同源的中国大陆以外华人地区或国家高等教育现状。
香港地区现人口数750.31万,拥有22所可颁授学位的高等院校,2024年香港各大学招生总人数不详,但仅香港大学一所高校招收新生数为16794名。
澳门地区现人口68.4万,高等院校有10所,其中四所公立,六所私立。2024年澳门各高校招生总数不详,不过仅澳门大学一家2024年新生人数为5300名。2023至2024学年澳门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约55000人,占总人口数约8%。
台湾地区现人口数2341万,高等院校152所,其中专科院校12所,独立学院14所,大学126所,平均每年台湾还约有1.5万名学生选择出境到美国留学,台湾的高中阶段(含高职)毕业生,只要愿意均可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高考竞争只在于名牌大学及热门专业等方面。
新加坡现总人口592万,华人占比约74%,现有6所公立大学、5所公立理工学院及超百所私立高等院校,部分私立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严格把控教学质量,毕业可获得国际合作大学文凭,新加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
以上港澳台及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以本科及以上阶段教育为主,我们现阶段专科招生数每年仍高于本科。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大学数量、学历层级及入学率差距还是较为明显。
面对近几年大学招生名额出现空缺,以及我们大学人均数量及入学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双重现实,中考强制分流政策还有必要吗?
接受教育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作为初中毕业生,如果其自愿选择进入中专、中职、技校学习,应尊重他们的意愿,并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但是如果他们渴望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也应满足他们的愿望,何况目前高中阶段并不是免费教育,学生需要支付学杂费等,在家长及孩子愿意为教育进行投入的情况下,高中阶段的教育消费权利不应被限制。
除了以上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需要外,普及高中教育、不实行中考强制分流还有以下积极意义。
1、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变应试教育模式。
在中国,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高考,一致认为高考竞争激烈,决定命运的拼搏在此一举。其实,现在的高考录取率已经比较高了,区别只在于学校的优劣及专业的好坏,大多数人都能读上大专院校。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还有一道比高考更难迈的坎,就是中考。中考说是“一考定终身”也不为过。高考成绩考差了,还能复读重考,中考则只有一次机会,一旦成绩未考好,无缘更好的高中或重点高中,将来考上好大学的机率更低。如果成绩在前50%以外(有的省区要高于该比例),将被强制分流至中职、技校等学校,不愿意就读则只能提早走入社会。
为了应对高考、中考的激烈淘汰赛,许多学生为了避免被挡在普通高中大门之外,只得从小刻苦努力学习,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劳心劳力,甚至有的从一年级开始就为学习上强度,报名各种学习辅导班,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以期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学生把考试分数、成绩排名看得非常重要。学校也唯成绩论,教学目标专注于考试成绩及升学率,一切工作围绕着如何提高考试分数为中心,忽视了孩子的素质及品德培养。
如果中考不再强制分流,初中毕业后学生能根据自己意愿进入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小学及初中的学习压力就能大大减轻,学生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长大后更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学校也能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生不用再为单一的成绩不理想而自卑,学校能缓解围绕分数的教学矛盾和焦虑,教育内卷将大为缓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现在的教育不是发扬个人长处,而是要求学生成为全才,在此过程中,个体的短板有时被无限放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迷茫、困惑,对未来信心不足。
中小学只是基础知识学习,难度不宜太高,许多知识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后其实不大用得上。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大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为未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另外,社会应自然而然培育出促使人们自觉终身学习的环境,这些学习针对性、实用性强。但现在我们的教育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小学。由于中小学学习过于刻苦,许多人的学习兴趣和毅力被消磨殆尽,高考后撕书便是这种痛苦情绪的极端宣泄方式,高考成为两种不同学习、生活状态的转折点,进入大学或社会后反而放松学习,中小学与大学学习存在本末倒置的情状。
我国中小学学生考试成绩往往较好,但是进入大学以及社会后发明创造、学术成就等却鲜有亮点,这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其实,中小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品德,教材应尽可能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爱上学习,快乐学习。
2、改善小学生主要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小学及初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及考试压力,使学生承受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心理负荷,本应快乐活泼的童年生活却朝气不足,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过早的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与经年累月的学习太苦太累、家长期望值过高、学校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对学生爱心及关怀不足、管理简单粗暴等不无关系。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之际,惊闻同城某小区一七年级女生,从十余层楼顶一跃而下,具体原因不详,令人痛惜。经查监控,女孩放学后进入小区曾在某处呆坐许久,可见其当时内心是如何的痛苦与挣扎,这么小的年纪对放弃生命竟然如此决绝。近些年来,学生厌学、逃学、精神问题甚至走极端轻生等事件累见报道。
3、促进社会和谐及教育公平。
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家长们倾尽全力购买好的学区房,农村的想方设法进入城镇,以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教育已逐渐蜕变成有钱人的优势游戏,优良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化、垄断化,基础教育阶段“拼爹、拼钱”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和谐及教育公平。其实中国的很多家长要求不高,尤其是许多农村家庭觉得小孩能读完高中进入社会知识基本就够用了,没有那么远大的目标,但在中考强制分流政策下这样的目标对于有些人而言也是遥不可及。普及高中教育,无疑将增强社会和谐及教育公平,减轻许多家庭的精神、生活压力及对社会的情绪反应。
4、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助力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国家财力有限,尚不能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现状下,高中阶段按现行政策收费受教使得普及高中难度应该不大,现有的中职、技校等学校也可转型为普通高中,需要增加的教育投入应不至于超出财力承受范围。
中考被分流的学生进入中职、技校后,难免存在自暴自弃心理,中职、技校等学风及教学质量较差,学生没有高考的动力和目标,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弱。中职、技校等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参加工作后的作用和帮助应该不大。中职、技校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把未成年的孩子圈养起来,熬到成年后再推向社会的角色。这样的学校及环境走出的学生,较为容易惹是生非,误入歧途。
高中教育普及后,能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同时国家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升学率,改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沐浴到高等教育的阳光雨露,学有所长,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及走入社会后的适应、生存能力,或许对降低社会违法及犯罪率也会卓有成效。科教兴国的口号提出已经很久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充足后,能显著增强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持久性。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就业岗位不足,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知识无用论又有所抬头,但这应只是短期状况。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知识越多、能力素质越高无疑对个人发展更具有优势。教育于国于民应该是最有价值、产出效益最大的投资之一。
有人认为,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困难,应该减少高校招生。该观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高校毕业生即使不读大学,也会成为社会就业人口,而且会提早进入社会。还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程度化提高了,低端工作将会人员短缺。这也是杞人忧天,只要存在劳动力就业竞争及劳动力社会市场价格调节功能不失灵,就不会出现工作没人干的情形。应该担心的是没有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没人干。再说,大学生也不是同一层次,同一水平,仍然存在高低差别。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送外卖跑滴滴的也多,他们也没有因为自己大学生的身份而放不下身段。中国很多留学生到国外求学,也都有到餐馆端盘子洗碗扫地的工作经历。国外很多高校毕业生也都是从最基层的工作起步。这些只是他们人生中的阶段性工作经历,只要有知识和技能,就不愁不能获得向上发展的机会。
由于我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明显,如果继续实行中考分流,若干年后高校即使放开招生,生源也将严重不足,现有的高校届时不少都将关门。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仍然不高,高等教育学历人口、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悬殊,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缩小差距。
当然,社会诟病高校学习费用高,尤其是民办高校。这几年许多家庭收入影响较大,学习费用不堪重负,导致许多学生放弃大学深造机会。民办高校收费应当可以进行市场化调节,以灵活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争取让更多的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
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这是公民对自己教育权利的选择,也应该让他们享有这样的自由。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招生不足及学生被录取未予报到入学等状况,具有短期性和特定时期的特殊性,不应得出高等教育发展已难以为继的结论。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同时,如果能在中小学教材方面再进行优化、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高考招生公平性、改善高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和预见性,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我们的教育行业整体面貌将焕然一新,不远的将来成为教育强国、吸引世界各地学生主动前来求学,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及规模的高等教育产业也不是不可以憧憬,届时,高等教育产业或许也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