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乌镇北栅粮仓空阔的室外场地,一簇火焰在风中摇曳,观众静静围坐一旁,目光随着升腾起的灰烬飘向夜空。这是戏剧创作者吴彼、刘添祺为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戏梦粮仓单元创作的新戏演出现场。

粮仓其余各个空间内,次第上演着风格迥异、形式新颖的作品。肢体剧、现代舞、沉浸式戏剧、说唱表演、行为艺术……戏剧是什么,它会有怎样的未来,每位艺术家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乌镇戏剧节走过12年,发展出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工作坊等多个单元,几乎每一年都会做出更新,今年推出了全新单元戏梦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乌镇西栅小桥流水的水乡风貌不同,北栅粮仓的建筑为现代工业风格,红砖、厂房,线条硬朗。这里原为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乌镇粮管所,2017年重新改造为具有综合功能的展示空间。乌镇戏剧节期间,2024“层叠的年轮”粮仓艺术展也在此同步展出,作品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

戏梦粮仓的特点之一,在于戏剧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和共创。受邀参与本届戏梦粮仓的创作者,需要根据粮仓空间特质,与装置艺术互动。这意味着该单元的作品,一定区别于传统戏剧样式。它们在非剧场空间发生,采用非镜框式舞台,观众可与演员互动乃至参与创作。

这一新单元的推出迅速引起了观众的热议。由于演出形式和空间的特殊性,为保证良好的观剧体验,每场观众人数受限。比如剧目之一《万尼亚舅舅》大约只能容纳80人观看。尽管演出通常在下午及入夜后举行,但慕名而来的观众清晨就赶到现场排队抢票,高口碑作品一票难求。与此同时,部分剧目引发不小争议。争议的焦点包括是否“形式大于内容”“先锋还是噱头”,等等。

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戏梦粮仓总策划杨婷谈到争议的必要性。今年戏梦粮仓的六部剧目都不是传统意义上追求“安全牌”,而是更勇敢、更冒险。“所有的实验和创新必定伴随着争议,它有一定的危险性。危险的存在是一件好事,它能够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激发出更大胆的尝试和创造。”

在特邀剧目和青年竞演之间

12年间,乌镇戏剧节发展成为一个戏剧乌托邦,形成独特的标识:国际、年轻。

每年的特邀剧目单元网罗全球顶级戏剧大师新作,让中国戏剧爱好者近距离感受戏剧的国际视野和前沿动态;青年竞演单元则成为年轻戏剧人最重要的舞台之一,它欢迎国内外戏剧爱好者挥洒创意,展示才华。过去数年,许多青年导演从这一单元脱颖而出,成长为戏剧界的中坚力量。

从乌镇戏剧节初创时期便深度参与,伴随、见证戏剧节成长的导演、演员杨婷对此感触颇深。回望戏剧节的难忘时刻,她滔滔不绝。2014年,杨婷执导的《开膛手杰克》亮相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单元,自此结缘;2016年,她开始担任青年竞演单元的评委,见证过许多年轻创作者的喜悦和泪水。在蚌湾剧场的舞台上,这些来自各行各业怀有戏剧梦想的年轻人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在她看来,这是乌镇戏剧节的特殊之处,“年轻人可以在这个地方实现梦想,这不是一句空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青年竞演到特邀剧目,一个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也需要成长空间和作品的累积。作为创作者,杨婷深知青年戏剧人的艰辛。剧场是有限制的,一部作品从创排到走向舞台,意味着需要支付价格不菲的场租、考虑宣发、售票等各种事宜。尽管环境艰难,她也注意到,许多戏剧从业者仍在克服困难坚持创作,不断排演作品,他们缺乏的是一个呈现作品的舞台,与更多观众见面交流的机会。

在黄磊、赖声川等乌镇戏剧节发起人和杨婷看来,戏梦粮仓的创设是在两个单元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为艺术家创造一个挥洒创意的空间,它包容各种形式,强调创造性。

杨婷告诉第一财经,戏梦粮仓的作品不需要如特邀剧目那样展现出很强的专业性,讲究灯服道效化的完备,表现形式相对自由和随性,希望为创作者提供一个相对轻松、没有太多限制的空间,让观众看到戏剧的更多样貌。但这并不意味着戏梦粮仓没有标准,它在剧目的完整性、实验性和思想性等方面都对创作者提出较高要求。

戏剧的生命力在于冒险

今年受邀参与戏梦粮仓单元的6部青年戏剧原创作品《仲夏夜之梦》《俄狄浦斯与机械神谕》《危险关系》《两条腿》《万尼亚舅舅》《以后有事就烧纸吧》,题材上有经典改编也有科幻实验,形式上包含肢体剧、浸没式戏剧等。

在来到戏梦粮仓之前,六位导演皆有成熟作品,在国内外各大节展斩获过诸多奖项。此次带来的作品几乎都是他们在粮仓特殊空间基础上因地制宜,全新创作。杨婷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作品要与所属空间和装置艺术产生互动。这意味着,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圈,在陌生空间里寻找灵感,融入自己的创作。

在粮仓2号馆演出的《危险关系》巧妙地运用了馆内的艺术品陈设,一颗巨大的黑色心脏悬置在场地上空,构成舞美的一部分。导演、编舞陈梓豪与数位舞蹈演员,以肢体的方式诠释当代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每个人在其中奋力挣脱束缚寻找自由的姿态。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之近,几乎可以感受到演员呼吸的强烈起伏和起舞时,周围空气随之震动发出的声响。

最大的空间粮仓3号馆,演出的剧目是改编自契诃夫经典名作《万尼亚舅舅》的沉浸式戏剧。值得一提的是,演出剧团皆为非职业演员,主持人张泉灵也是演员之一,在剧中,她被导演要求放弃自己最擅长的技能“说话”,饰演一个哑巴仆人。导演颜永祺选择了他喜爱的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并冒险改写了故事的结局,这个决绝的不妥协的结局给观众留下思考:人如何变得高贵,如何维护生活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狄浦斯与机械神谕》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较大争议。一些观众在评价该剧时使用了“利用”等词汇,并质疑这是否还能被称为一部戏剧。在此前的访谈中,该剧导演陈老巨就曾表明他对戏剧的理解:戏剧是一种艺术的分类形式,不是一种规则。如果一个剧场作品被评价为“不是话剧”,可以给它取一个新名字。

杨婷注意到了围绕该剧的争议。在她看来,实验性的作品能够带来未来戏剧发展的可能,往往这样的作品争议最大。杨婷说:“戏剧是需要讨论的,相较于安全的无感,它在于要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或者引发思考,产生疑问并展开讨论,这部戏承载了这样的功能。”戏梦粮仓由此也成为创作者与观众距离最近的单元。每每演出之后,导演和演员会留下来与观众进行演后谈,围绕戏剧中的设计和细节充分交流和讨论。

尽管没有刻意强调互动,戏梦粮仓的几部戏几乎都设置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在《危险游戏》中,观众可能会被舞者邀请到舞台中央跳舞,不用在意舞姿是否优美;在《万尼亚舅舅》里,观众自主选择自己想要跟随的角色,解锁剧情。在《俄狄浦斯与机械神谕》中,观众可以参与创造,甚至改写故事结局,可以接收指令,也可以愤然反抗,主动权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