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对外宣布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裁决: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这项裁决不仅毫无根据,简直是荒谬至极。在全球鼓励自由贸易、追求开放市场的今天,欧盟却选择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对中国电动汽车痛下狠手。难道欧洲已经不再具备正视市场竞争的勇气了吗?这一政策,只能暴露欧洲在新能源领域的焦虑和落后,封闭的保护主义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会拖累欧洲在电动汽车赛道上步履蹒跚!

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崛起,是高效的制造能力、完善的产业链、持续创新的技术累积的结果,凭什么说成是所谓“补贴”?欧盟用“保护”之名行“打压”之实,将自身电动车产业的落后,简单归咎于“中国产品有补贴”,这完全是掩耳盗铃!欧盟此举不仅体现了其对全球竞争的畏惧,更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利用“保护本土产业”为借口,对中国电动车发展进行抹黑。想要靠加税来拖垮中国电动汽车?这种妄想注定徒劳无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项荒谬至极的关税政策,中国商务部立即表态,明确表示“中方不认同、不接受”,并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依靠的正是开放合作、技术进步。欧盟却妄图用陈旧的保护主义手段来封堵中国的创新,这只会将自己封闭在衰退的循环中!事实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不是“补贴”的功劳,而是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面对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欧洲却选择退缩,甚至搬出保护主义的老套路,真是令人失望至极。

欧盟的关税决策,不仅是对自由贸易的背叛,更暴露了其内部对华政策的政治化倾向。就在表决之前,美国外交官还试图游说欧盟成员国加大对华制裁,显然背后有外部势力的影子。欧洲这是要放弃自身的独立决策,甘当“政治跟随者”吗?事实一再证明,美国主导的“对华强硬”根本无法给欧洲带来任何实质性利益,只会使欧洲在全球经济中更加被动。欧盟不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竟然屈从外部压力,这种“对华强硬”的姿态显然是徒劳无功的,不但无益于产业发展,反而只会拖累欧洲电动汽车的未来。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完全是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打下来的江山。中国从不搞封闭保护,鼓励全球合作,正是这种开放态度成就了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的领先地位。欧盟如果继续以保护主义对抗市场,继续将自身的落后归罪于中国,那么欧洲车企将注定错失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的机会。20世纪的“马车保护法”阻挡不了汽车产业的革命,今天欧盟的关税壁垒同样无法抵挡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只会让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因固步自封而逐渐边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笑的是,欧盟明明知道这项关税政策的失败前景,却仍旧步步紧逼,显然是在掩盖自己的无力感。回顾过去,每一次保护主义政策都让实施国家陷入恶果。上世纪80年代,日本低油耗汽车席卷欧美,欧美的关税壁垒无一能阻止市场份额的丧失;20世纪末,美国对钢铁业的保护毫无成效,最终只导致了竞争力的进一步下滑。如今,欧盟想用关税壁垒阻挡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殊不知,这种自残式的保护主义政策只会让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加速下滑!

欧洲只有放弃这种徒劳的关税政策,重新回到开放合作的轨道上来,才有可能在全球市场上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欧洲的未来,不在于拒绝竞争、拉高关税壁垒,而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提升自身实力。只要欧盟还打着保护主义的算盘,就只能一步步远离全球市场,甚至在新能源领域被中国、美国等国家远远甩在后面。这个新时代的竞争是技术和创新的竞争,拒绝开放市场的欧洲注定要被市场淘汰。

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多边贸易,提倡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证明了全球竞争的开放性,也说明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反观欧盟,如果继续以保护主义自我封闭,迟早会沦为产业链上的“化石”。中国汽车产业早已站稳全球市场,未来只会更加强大。而那些试图通过加税拖垮中国的欧洲政客,注定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因为在新时代的全球市场上,真正的力量源于创新,而不是关税壁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封闭注定无法自保。欧盟用这项关税法令展示的,只是其在技术落后和政治操控下的狼狈姿态。这种看似强硬的保护主义行为,实际上是在无力地喊叫,只会让欧洲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逐渐丧失,最终成为全球产业的边缘角色。欧洲不再有技术创新的信心,却妄图用关税保护实现“逆风翻盘”,真是痴人说梦!

在开放与保护的抉择面前,欧洲还想继续当那个“经济强者”吗?还是甘愿沦为全球新能源竞争中的“旁观者”?欧盟如果一意孤行,坚持这一荒唐的关税政策,只会拖累自己的电动汽车产业,失去与中国合作共赢的机会,最终为保护主义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