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在不久前正式达成了边境撤军协议,也就意味着自2020年开始的新一轮对峙暂时告一段落。消息传出后,反华民粹高涨的印度社会内部,传出了很多对莫迪政府的批评反对声,其中就不乏在印度有名的“知华派”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职于印度国内顶级对华研究机构——印度中国研究所(ICS)的副主席兼荣誉研究员——赫曼特·阿德拉卡,日前专门撰写文章,评析了最近被印度媒体舆论所热议的中印两国协议撤军事件。

1.印度“知华派”专家批评莫迪软弱

赫曼特在文章中引述了印度另一位战略事务专家——巴拉特.卡纳德的观点表示,中印两国新达成的边界协议并不是一个突破,相反还是印度遭受到的一种战略欺骗。接下来,有关于中印两军在边境巡逻方式的谈判,可能会被拖延数年时间,中国会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行事,而印度将会处于不利的被动。

印度专家的文章中还提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便是中国现在达成协议各自撤军,是为了稳住印度好腾出手来,抽出精力去收拾掉在南海不断挑衅捣乱的菲律宾。暂时稳定住一个战略方向,可以更好地集中力量解决另一个战略方向,而等南海问题解决后,印度专家的暗示显然就是“中国还是会转过头来继续对付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这样批评乃至公然反对莫迪政府撤军的声音,在印度国内不在少数。其底层逻辑是“莫迪把印军从对峙前线上撤了下来,这是‘未战先怂’的行为,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实属软弱无能”。

得说印度舆论能有今天这种奇葩的思维逻辑,那很大程度上还是拜莫迪政府自己所赐。多年来,为了转移印度内部诸多的尖锐矛盾,莫迪政府一直在蓄意煽动印度民间的反华民粹,开动宣传机器不断造谣抹黑中国,大力渲染“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炮制成对印度领土有图谋野心的“大魔王”形象。

莫迪此举得到了印度国内诸多实力派利益集团的大力支持,就比如印度军方。因为莫迪的“中国威胁论”不止可以转移内部矛盾、服务于政治,同时还能使得长期与解放军对峙的印军,获得更多的资源扶持与关注度,军费连年走高就成了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军利用对外军购大吃回扣、上下其手捞油水,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要军费连年走高,印军高层就大有油水可捞,自然会出于利益考量而支持配合莫迪的反华挑衅,联动媒体去煽动印度民间的反华民粹。

02.莫迪煽动反华民粹,反华民粹反噬莫迪自身

一来二去之下,印度民间的反华民粹,早已经被抬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过去印军一直处在与解放军的对峙状态,无论印度政府还是印度军方,对媒体公众释放出来的消息都是“印军正在赢”、“印军一定会赢”。这虽然有助于莫迪政府拉高支持率、转移内部矛盾,可一旦出现突发状况的后果也是明摆着的。

对于现在的印度国内舆论来说,莫迪政府的一通操作,就相当于“赢着赢着突然撤军了”。前一天的印度舆论还在大肆鼓吹“反华必将获胜”,等明天就直接变成“我们印军撤了”,这如何能让印度民间已经被起了高调的反华民粹接受得了?招致批评反噬就成了必然,原先被对外转移的矛盾,这时候全部会以民粹形式积压爆发出来。

莫迪政府一直通过反华手段对外转移矛盾,可这些矛盾本质上并没有转移出去,只不过是在印度社会内部换了一种形式积蓄下来。反华民粹本就是印度国内一个“巨大的煤气罐”,任何撤军、失败的行为都会是电炸煤气罐的火星,毕竟“极端民粹是建立在扩张与进攻之上不允许失败”,这已经是一条历史铁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利用民粹搞反华政治操弄搞了这么多年,最后把自己给搞得陷了进去遭受反噬,这恐怕是莫迪自己也没想到的。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说,尽管印度社会现在已经有此起彼伏的对莫迪批评和反对声,但这也并不是我们坐看笑话、麻痹大意,对印度掉以轻心的理由,对印度仍需提高警惕。

印军的本轮边境撤军,本质上来说很大程度上是印军脆弱的后勤补给能力,支撑不起前线规模庞大的印军边防部队,所需的大量冬季补给所致。与其被耗死在高原边境上挨冻受罪,还不如先撤下去扛过冬天再说。

而这也就意味着,等到大雪封山过去,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后勤补给压力得以减轻的印军,有很大概率会卷土重来、再上边境。考虑到印度国内目前这个民粹波动的状况,莫迪届时大概率也只有这么选。

毕竟对莫迪来说,安抚自己一手养成的反华民粹,那是给未来留隐患埋雷没错;但若是不安抚,任由“莫迪对华软弱无能”这股民粹浪潮发酵下去,那留给莫迪的大概就只有“粉身碎骨”,政治生命提前结束这一个结局,该怎么选自然是不消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