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的铁腕女政治家,也许很多人想到的是慈禧,但其实有一位女性,手段比慈禧更高,也比慈禧更善良,这个人就是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王,她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寨桑的女儿,十三岁嫁给皇太极为妻。后来皇太极称帝,她也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孝庄皇后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也是个特别聪慧的女人,她这一生都献给了大清江山,儿子的离世令她痛心,孙子的成熟让她欣慰,她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对清朝前期的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崇德八年,皇太极突发脑溢血死亡,他对皇位继承问题并没有留下遗诏,因此一场权力的角逐就此展开。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都虎视眈眈于皇位,权力的争斗愈演愈烈,孰能料到,最后这个皇位竟落到了6岁的福临身上。
从当时来看,多尔衮确实是最佳继位人选,他能文能武,并且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只是他可能是从大局出发,避免内乱,因此退让。
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孝庄的幕后活动,孝庄是否笼络多尔衮,史书中并没有留下记载,至于她是如何劝说的多尔衮,我们也无从得知。
福临即位后,改年号为“顺治”,他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为皇后,这让福临非常不满,想要改立皇后,孝庄最后只好同意。
福临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的感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这造成了母子间的隔阂,后来董鄂妃去世,母子之间的关系也达到冰点。
顺治十八年,顺治去世,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尊孝庄为太皇太后。康熙在孝庄的影响下,非常热爱读书,“矢志读书,早夜诵读,无间寒暑,至忘寝食”,孝庄对于孙子的好学甚感欣慰,但也心疼。康熙能成为圣明君主,少不了孝庄多年的栽培。
孝庄太后生活俭朴,将自己节省的银两用来犒劳士兵,还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赈灾,非常配合康熙的事业,康熙也十分敬佩这位皇祖母,对其非常孝顺。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病危,康熙昼夜服侍左右,还亲自祈福,宁愿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然而自然有不可抗力,不久后,孝庄还是去世了,她临终嘱咐康熙:“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但令人奇怪的是,孝庄死后,她的尸体却一直没有下葬,直到康熙去世,雍正三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将其葬入地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孝庄的尸体要放置37年之久呢?
据说,康熙将孝庄下葬时发生了一件怪事,孝庄皇后的棺椁突然变得非常沉,一百二十八名身强体壮的壮汉都抬不动,好巧不巧还下起了雨,抬轿人也吓坏了,都害怕鬼怪作祟,没人敢再去抬。
康熙也决定暂时不将祖母下葬,他觉得这是祖母还不想走,因此就让人将孝庄安置在清东陵,并且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雍正三年,才正式下葬。
不过,这种说法有些神乎其神了,原因可能很简单,康熙是孝庄一手带大的,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她不愿意去盛京打扰皇太极清静,因此就让康熙在顺治的陵寝旁边找地方安葬。
只是母亲陪葬儿子这件事,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发生,于礼法不合,康熙可能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因此就将祖母安置在暂安奉殿,至于为何三十多年都没下葬,可能是康熙没想出解决办法吧。
孝庄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混乱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出嫁。
嫁给皇太极后,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漩涡中,并展示其卓越的才华,逐步确立并稳固了政治地位。
孝庄一生经历清初三朝,对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后世称其为“清代国母”。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