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一生辉煌,将山西治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八年抗战,阎锡山几乎历经了所有的历史事件。

有胆有谋的阎锡山,在作战之后却有着不一般的习惯:每每在大战告捷之后,第一时间是下令先搜裤兜,而不是着急搜缴武器,这样的举动不禁让人们议论纷纷。

这搜裤兜究竟搜的是什么呢?这一举动又是为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早年经历

1936年11月,在阎锡山的英明指导下,猛烈的反击了日军,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最终收复了百灵庙。

在当举国上下为之激动之时,阎锡山还不忘解决后顾之忧,直接叫来了自己的手下,对其说:“去把战场清理一下,切记一定要把裤兜搜素一下。”

士兵还正感到疑惑不解,阎锡山又再次强调说:“一定要记住,清扫战场收缴武器不着急,一定要挨个儿的、仔仔细细的将每个日本鬼子的裤兜全部搜索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士兵微微一怔,思索了一会,因为他们认为,一般来说清理敌人的各种武器装备及物资是最为重要的,难不成搜裤兜比这些武器装备还要重要吗?

虽然士兵们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碍于自己的身份,便也没有追问下去。

一直以来,在士兵的心目中,阎锡山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在军事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为了山西的安全,阎锡山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关于这些,士兵们都看在眼里。

而且在1937年,阎锡山在与周总理第一次见面时,曾被问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日本人快要侵略山西了,你有何计划呢?”

阎锡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我肯定是不要命了也得保住山西这片土地啊!”

果然,在后来的日子里,阎锡山做到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阎锡山的早年学习经历,以及家人对他的栽培和养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阎锡山于1883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小乡村,虽然当时的那个年代,大家整体都不富裕,但好歹阎锡山的家庭主要以经商为主,因此经济条件还算不错。

再加上从小阎锡山的家人都比较注重阎锡山的学习培养,他便在9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三字经》等一些对于儿童成长来说具有巨大意义的启蒙书籍。

在阎锡山14岁的时候,便因为父亲工作原因而辍学,不断地学习金融以及如何放债收息等方面的知识。虽然阎锡山与其父亲在之后某次投机中负债了巨款,但这样的事情却带给了阎锡山不少的政治活动经验。

1902年,阎锡山在太原当店员,不久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学军。后在阎锡山自己的努力之下,进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而后阎锡山在1905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从此之后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在1912年,阎锡山因表现出色,便被任命为山西都督。在之后阎锡山的安全治理下,山西局面大好,而这时的他,也成为了独揽山西大权的“土皇帝”。

但阎锡山并不满足于此,他一直在不断将自己的地盘扩大,而且开始不断扩建军队、修建兵工厂,之后便成立了晋绥军

但令阎锡山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陕北地区竟然出现了工农红军。红军口中的土豪、劣绅等自然包括了阎锡山这样的大地主,这样一来,阎锡山就逃不过被红军针对。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晋绥军屡战屡败,导致阎锡山的地盘被红军占领了三分之一。这样的局面,可把阎锡山急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正当阎锡山正在计谋如何抢回自己的地盘时,又来了一件更是令人火上浇油的事情:日军的某个队伍直接闯进了山西的邻省绥远,那接下来绥远之后,日军不就要打到山西来了吗?

想到这儿,阎锡山立即停止了与红军的战斗,开始对抗共同的敌人:日本队伍。

但当时日本人的武器和技术都极其先进,而且还在不停地对武器进行改造,甚至出现了更多的新型武器。

再加上当时日本的内战已经打了很久,每一个士兵都充满了斗志。因此整体来说,日本队伍的力量不容小觑。

而中国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在武器和装备上都远不如日本。

因此,士兵对于阎锡山所说的清理战场时,先去搜日本人的裤兜这件事很是不理解。但他们认为,既然阎锡山都发出了指令,那照办就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为何要摸日本人裤兜?

清理战场的第一件事是摸裤兜而不是收拾武器这件事让士兵们在私下议论纷纷,阎锡山的副官坐不住了,他便主动提出了这个一疑问:“阎锡山大司令,手下的人们都对您让搜索日本人裤兜的这件事议论纷纷,不知这中间是否有其他隐情呢?”

阎锡山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沉思了片刻......

原来,当初的阎锡山因为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日本留学,而在这段留学期间,阎锡山对日本的社交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当时阎锡山的教官是板垣征四郎,他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二往之下,两人便很快地熟络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于是,在教官板垣征四郎的牵线搭桥下,阎锡山又认识了另外一个年轻男子土肥原贤二。

因为土肥原贤二长着一张憨厚可亲的脸,阎锡山一下子便顿生好感。就这样,通过教官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两人,阎锡山认识了不少日本人。

但阎锡山在社交方面,可是极其地注重:他喜欢观察日本人的性格,以及日本人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是如何为人处世的。通过这样的方法,他就能够更好的抓住日本人的心理,从而更好的进行交流沟通。

而在那几年的观察中,阎锡山发现日本人做事情极其认真,无论是任何蛛丝马迹,他们都会仔仔细细的观察琢磨,不放过一丝一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那么这样一来,阎锡山也能精准的猜测到,日本人在想要瓜分中国时,他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提前收集好有关中国的详细情报。

收集情报就需要对中国地面上的地形、地理以及地图作出绘制,这样的工作是一门极大的学问,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基础,而这个工作还就偏偏与阎锡山的老熟人土肥原贤二有关。

土肥原贤二几乎参与了每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场事件中必有他的影子。

而土肥原贤二这个人,阎锡山又极其了解,土肥原贤二做事考虑的十分周到,他所绘制的地图上并不能简单的以精准一词来概括,而是更为面面俱到。

想到这儿,阎锡山才缓缓道出了实情:“日本人身上有军事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但是副官又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个疑惑又涌上心头:“日本人绘制的军事地图和中国人的军事地图到底有何区别呢?难道日本人绘制的地图比我们国家自己人绘制的还要好?”

确实如此,由于日本人野心极大,在很早的时候就做了中国的情报工作。而中国人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地形早已发生了改变,但日本人却对这一方面更为了解。因此,日本人绘制的中国地图要比中国人自己绘制的地图还要好得多得多。

而且日本人在这方面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他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日本间谍,且个个都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方言。在这样的伪装下,他们就会很快取得中国百姓的信任,从而更好地获取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间谍

日本间谍所绘制的地图上面,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间房,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也不得不让阎锡山提高了警惕。

除此之外,这些情报工作者也会换上中国人的衣服,潜入中国的群众当中,来中国拍摄大量的照片,传达给日本军官。而且他们还会记录中国官员们各种各样的习惯性格等,以便收集更加详细的资料,绘制详细的地图。

而且这些日本间谍在完成情报之后,还会想方设法地发布一些虚假信息,在中国老百姓间进行散播,从中间搞破坏,以此来诋毁抗日战士的形象。

而阎锡山正是因为自己有着多年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才对此了如指掌,所以第一时间就要去搜索日本人身上的裤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但阎锡山先前并没有想到这些军事地图不是所有人都有权限去获取的,只有那些地位等级比较高的人,才有可能拥有军事地图。

阎锡山想明白后,便在自己精心设计的局面下,抓到了一个日本高官。然而阎锡山眼见着红军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选择了与日本人勾结。但即便是这样,山西太原还是被红军占领,她也只能飞往台湾去逃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晚年生活

1949年12月9日,无奈之下的阎锡山开启了在台湾的10年晚年生活。

在这生命的最后尽头,一直陪在阎锡山身边的是他的几个贴身侍卫,而不是自己的家人。

阎锡山这一生娶过两个女人,一妻一妾。他的正房太太名叫徐竹青,但一生未能生育,而且二人从1932年起就开始了分居生活,再后来台湾阎锡山给妻子买下了一所住处。

阎锡山的二房叫做徐兰森,养育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仅有两个孩子身体健康,没有灾难。

而这时的阎锡山,早已没了当年执政时期英姿飒爽的风范,更是选择静下心来,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写书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之后还有一个女性名叫闫慧卿,与阎锡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闫慧卿是阎锡山叔叔家的女儿,两人相差27岁。由于闫慧卿从小在阎锡山的关照下长大,所以二人关系较好。

而且闫慧卿自己经历了两段失败的感情婚姻,已经逐渐对婚姻失去了希望,便直接搬到了阎锡山旁边照顾他的起居。

二人关系十分暧昧,但当阎锡山逃走时,将闫慧卿留在了太原坚定部下的顽抗之心,最终阎锡山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闫慧卿

当时的阎锡山告别了外面纷纷扰扰的官场生活之后,就搬到了台北市郊的菁山居住。

可当贴身的侍卫们看到如此落后的菁山没有电没有水,连走到最近的马路上都需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不乐意了,连忙提出希望阎锡山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去居住。

但阎锡山毕竟当官这么多年,自己下的决定,哪能有人轻易改变呢?

阎锡山认为:既然菁山这边没有房屋,那我们就自己修建房屋;既然没有自来水,那我们就自己去挖一口水井;既然没有蔬菜,那我们就自己去撒种子种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就这样,从刚开始的茅草屋,转变成了后来的砖石房,也挖开了一口水井,种出了一片菜园。

山西的气候特别寒冷,当时的大部分人喜欢在窑洞居住,这样一来就能够抵御寒风。而阎锡山因为过于思念自己的家乡,便提出了修建窑洞这样的想法。

但阎锡山没有考虑到台湾地处湿热地带,根本不适合修建窑洞,到最后阎锡山修建的窑洞也只不过是表面而已,并不能直接居住。

当时的阎锡山在写书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竟然留下了将近百万的文字。阎锡山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仁爱之心,需要不偏不倚。而这样的一种格局,阎锡山认为是极其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可能是经历过种种的大风大浪,阎锡山对生活的要求也有所变化,他一改往常的那种奢侈的大鱼大肉的生活,一日三餐都以馒头青菜为主。

虽然阎锡山的贴身侍从们都对此感到很是心疼,但看到阎锡山乐在其中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但在这之后,阎锡山的身体不断恶化,自己的妻子徐竹青便前来陪伴。阎锡山心想趁着神志清醒,自己还有意识,便主动写出了几副挽联贴在屋檐、门上等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挽联

这些挽联或许是阎锡山对自己一生历程的总结,里面包括了阎锡山这一辈子以来的为人处世经验,可以说这是阎锡山自己对自己较为准确的评价了。

在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去世了,留下了七句遗言,意思是葬礼一切从简。即便阎锡山希望如此,但他的葬礼依旧很浓重,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自到现场致哀。

在葬礼结束后,阎锡山被安葬在了离故居没多远的小山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居

结语:

其实,不难看出阎锡山这个人是一个有胆量、有计谋,能够很好地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一个人。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山西人民作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是其他几个军阀无法做到的。

阎锡山极其重视教育,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这一点对山西人民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山西的学校和学生数量有了进一步的飞跃。

而且在农村土地的分配管理上面,阎锡山的眼光很开阔。他认为农村的治理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农民的个人素质,而是更多的归为“村治”、“编村”等,这样一来有助于提高土地分配的效率。

总的来说,山西人对阎锡山的评价更多的是功大于过,他的所作所为为山西书写了一个极好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