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寄李儋(dān)元锡》中写下:“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可能是自唐以后,国家公务人员励志自警最有影响的诗词之一。
大意为:自己身患多病想辞官归隐田园乡里,但看到管辖区内百姓的生活,真是愧对朝廷的俸禄,我还是不能懈怠,发挥自己的余热,为老百姓好好工作,好好谋福利。
这首诗写于1200多年前(公元783年),韦应物由长安调至滁州任刺史,他离开长安不久就发生了朱泚(cǐ)叛乱、德宗出逃这样的大事。
当时,韦应物既担心在在长安的好友李儋,又很关注国难民众,于是写下了这首《寄李儋元锡》,全诗如下: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闻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凭借才华与努力,做出一番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大事业。
但当建立功业的机会真正摆在眼前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这个世界远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光凭才华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韦应物如今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自己本来有着高远的志向,受到朝廷任命,成为滁州刺史,本来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在这座城市留下自己的印记。
但是,等到真正开始处理州中政务的时候,才发现即使是一个州的事务,也是千头万绪,让人头疼不已。
努力做了一年之后,州中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起色,乡镇里不断出现逃亡外地的流民,而韦应物自己也病倒了。
这时,又是一年春天来到,窗外百花争艳,但诗人却在病榻上黯然难眠。
到了这个一切都像是在和诗人作对的时候,大概也只有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才能给予诗人最后的安慰了。
难怪诗人在听说友人要来探望自己之后,会毅然撑起病体,登上西楼,看着月亮,计算朋友到来的日子了。
不过,相比于诗中所传达的友谊,古来读者似对“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一语更加赞美不已。
有人认为此是“仁者之言”(范仲淹语),有人认为其中有“恤人之心”。
伟人对“邑有流亡愧俸钱”一句也是赞赏有加:
“寥寥七字,写出了古代清官的胸怀,也写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写诗就要写出自己的胸怀和情操,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使人感奋。”
说起来,韦应物还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他早年豪纵不羁,凭借祖上荫庇获得一个武职,给皇帝当侍卫。安史之乱以后,改弦易辙做起了文官,时间长达30多年。
在这30多年里,他一会出来做官,一会又跑到寺庙里隐居,其中的缘由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感受到,他一直纠结于仕于隐之间,不能取舍,而这,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必做的一道选择题。
由于韦应物的生平史料不全,有关他的为官的确切记载更不详尽,所以无法断定他是否真的是怀有忍者之心的官员。
不过,根据其好友丹丘的文字记载,韦应物最后所任的官职是苏州刺史,罢任后不久就去世了,死后死后“池雁随丧,州人罢市。素车一乘,旋于逍遥故园。茅宇竹亭,用设灵几”。
由此可知,他确实受到了百姓的尊敬,而且不是一个贪钱的官。
另外,从他的一些诗句中,如“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也可以感受到,他还是一位在清闲享乐时仍念及百姓疾苦的官员,这在中国古代已经相当难得了。
一位学者在评论此诗时,有一段话说得极好:“唐代诗人,大都奔竞官途,能以己之高官厚禄而眷念人民流亡,如应物此等怀抱者,实不多见。”
其实,回望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还是不乏一些“韦应物”的。
如宋朝的梅尧臣,在知襄阳县时,曾自责未能修理好水道而作,《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云:“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又如黄庭坚,他在任汝州叶县尉时,曾为自励与励人而手书《戒石铭》并刻于石上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诸如此类诗人的诗作,对于从政者而言,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