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邮电类高校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为什么说“第二个”呢?
因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工作包分配,那时候便有“邮电热”,南邮与北邮的录取分数,跻身全国前十。
后来211和985的陆续推出,北邮落选985、南邮落选211,导致两校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两所邮电大学,都是以通信起家,后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迅速发展,在行业内的就业认可度很高。
现如今,北邮的录取分数处于中流985水平、南邮处于中上流211水平。
吉林大学,是一所学科规模很大的综合性985大学,由多所重点大学合并而成,王牌专业有法学、医学、车辆工程等等。
法学为什么这么强?
因为原吉林大学是五院四系之一。
医学为什么这么强?
因为曾经合并了白求恩医科大学。
至于车辆、通信、计算机等工科专业,毕竟前身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这是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的211。
不过,作为综合性大学,难免有一些冷门专业,例如考古,拉低了录取分数线。
因此,吉林大学的投档线并不是很高,与南京邮电大学差不多。
那么,放弃吉林大学,选择南京邮电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本科南邮,在香港读研究生,如果是准备申请工科学校,南邮很有优势。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吧,大二学生,海外教育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高考之前没有考虑过南邮(因为自己一开始并没有想学工科),之后因为高考选修有一门等第为C,不想浪费一本的分数,同时不想离家太远,所以就来了南邮海院。
虽然是海院,但自认大一的时候参加的社团也不少,也多多少少认识了一些其他院的同学,所以想说说自己对南邮就读的观点一,学习海院和其他院的课程安排不太一样,因为除了中方课,我们还要上美方课,时间长,且外教说话大都是有口音,所以令人感觉课程比较困难。
感觉比起真正学到的东西,身边大部分的同学都更看重考试的分数和最终的绩点,来南邮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套路,做题有套路,考试有套路,上课有套路,每次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梅兰一条街上的复印店里就会开始卖各种往年的考试试卷老师方面,感觉自己遇到的中方老师学术方面都很厉害,各种名牌大学的双博士学位,但是感觉讲课方面,个人觉得课上内容需要自己课后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消化。
另外,在海院是不需要报选修课的,因为学分足够了,所以这也是我遗憾的地方,感觉与其他学院相比,没有一个正常一般的大学学习生活。
南邮的图书馆书大部分为专业书籍,小说之类的书籍偏少,所以第一次去的时候有点遗憾,大学几年,图书馆都用来写作业啥的,没有用来翻阅书籍,做课外拓展啥的。
二.吐槽一下食堂,价格偏贵,而且味道一般吧,口味太重口了,找点口味清淡一点的都很难,心塞。
三.宿舍还算宽敞,有独立卫生间,洗澡插卡,水费太贵了。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是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因为一直都在准备二战考研,还没能成功迈向下一个阶段,所以总感觉我的本科生涯还没有结束。
我把它当作南邮生涯的终点,也是一个全新阶段的起点。
我那年东大算是蛮好考的,甚至可以说那年全国的计算机、通信、集成电路或者说整个信息类方面的都蛮好考的,再加上又都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有很大程度的扩招。
而这几年东南大学在大力发展无锡校区,所以在无锡校区也放了很多扩招名额(以专硕为主)。
以我浅薄的认知,加上东大释放出的信号,未来在无锡校区的各类名额会持续地很香,毕竟东大和无锡市一起建设无锡校区,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一下。
南邮给大家提供了不少机会,比如说各个院都有大大小小的科技竞赛或是跟专业有关的活动,学校也有科技节和一些子活动,这些都挺好的,但是奈何有点急功近利,总是希望大家多多参加这些活动,能拿一些奖,宣传也都是能加自主化个性学分之类的。
报名的人多的很,绝大多数到一半就不见人影了,最后能坚持做完的都是大神了。
南邮毕竟不是985工程的,也不是211工程的高校,在资源上,可能比不过那些985、211 ,没有那么多顶尖的项目、没有那么好的实验室和科研环境,开放性的实验室不多,实验室总是要老师刷卡才给进,其他时候都是关的,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但是既然学校喜欢拿就业率来说,就应该努力提高本科生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研领域跟那些掌握着雄厚资源的211高校拼。
同时,我也觉得,尽管是工科高校,但是不应该把培养工匠当成自己的培养学生的目标。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它所蕴含的学问之博大。
在大学里,最美好的状态是这样的:“就像能永远活下去一样学习,就像明天就将会死去一样生活。
对南邮,我似乎写了不少负面的东西,但正是因为我对于它有着很好的期望,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心目中的唯一,我希望即使日后我毕业多年,但一想到母校仍有无限自豪之感,我才会爱之深情之切。
大学不在于能学到多么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学的再多,到了社会上还是要重新学。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给我们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是不是愿意在自己选的这个领域里继续做下去,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看看我们这个学科是做什么的,要是不喜欢还能再重新选择,只不过那就要花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了。
我在同学中可能是个异类,同学们在各种叶槽学校的这个那个,对这门课不满,对那门作业很烦,但我在心里表示理解,不附和也不辩驳。
我看到了这么多负面,就是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有一些改变的地方。
有了更多有益的改变,母校才能向着更好的未来前行。我希望着,我也相信着。
南邮曾经带给我最多的温柔,给我了无穷的勇气,我将要以最好的姿态向她作最后的告别,我也要怀着对她的无限回忆前往下一站了。
#智启新篇计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