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引导本市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优势资源,为本市企业等民事主体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主要包括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其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服务,以提升本市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水平。

其中,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负责牵头整合本市知识产权部门、行业协会、服务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完善建立,各有分工。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包括纠纷动态监测、纠纷案件指导、重点产业指导、多元化纠纷解决、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等。住所地在北京市的民事主体,针对在海外发生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纠纷,可以向维权中心提交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申请。申请指导的纠纷案件同时涉及京津冀三地中任意两地以上企业的,或对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或维权中心资源不能满足指导,需要协调其他两地服务资源的,可以由京津冀三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构开展联合指导。本市针对重点贸易和投资国家(地区),研究国别知识产权制度及典型案例、分析当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态势及风险,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编发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指南)手册,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信息服务。

本市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提供机制保障、资金保障、专家保障、技术保障,具体包括:发挥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机制以及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作用,为本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提供机制保障;保障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资金的投入,保障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运行顺畅,支持住所地在北京市的企业、社会组织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活动;建立海外维权专家顾问制度,发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本市涉外律师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服务专家的作用,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提供高质量维权援助服务;优化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资源统筹管理,精准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