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在今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频繁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不断给政策工具箱“上新”,发布了多个新工具和“1号”公告——它们并非简单的号数排列,而是央行工具箱里的新招式,三份“1号”公告来自买断式逆回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互换便利(SFISF)以及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三项新工具。

2024年是央行发布公开市场公告数量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已发布至第7号。而在常规年份,央行往往只发布第1号公告,公布经综合评估后的一级交易商名单。

2016年和2018年有过类似情况。2018年发布了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的第2号公告,调整了一级交易商考评指标体系;2016年发布了3个公告,内容涵盖春节前后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场次、扩大质押品范围,以及延续频繁公开市场操作等。

为何央行在2024年频繁推出新工具,这些频发的“1号”公告对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买断式逆回购”:逆回购家族的新成员

10月31日,中国央行宣布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这一创新工具在年末流动性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通过“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等市场化方式,增强了金融系统的中长期流动性支持。

相比传统的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更灵活——押品债券在交易期间直接过户到央行的账户,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冻结在借钱方的账户上。

买断式逆回购有三个亮点:增强债券安全性,债券实际过户至央行账户,确保了在市场波动中,央行依然能稳坐债主位置;二是填补期限空白,买断式逆回购可以操作6个月甚至更长,填补了短期逆回购(如7天)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之间的空白,灵活应对资金需求;三是年末流动性“神器”,买断式逆回购跨越年底和春节,有效缓解市场高峰期的流动性压力。

买断式逆回购创新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值得一提:央行在记账上将其视为“债权”而非“债券资产”,因此不直接扩表。这一方式确保了央行在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同时,避免了长期扩表的风险,从而保持资产负债表的清爽。

与此同时,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进一步转型,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发挥金融要素的定价功能。对此,华泰期货研究院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徐闻宇分析:“自7月22日起,央行正将货币政策传导方式从MLF(中期借贷便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转为OMO(公开市场操作)→LPR,宣告了这一框架的转变。”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临时正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等措施提升流动性调控能力,同时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等政策工具,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果。

SFISF:专属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补给站”

另一位“1号”公告中的新成员: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这是专门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设计的“流动性补给站”。随着金融市场的丰富多样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它们的流动性压力有时会被忽视。央行瞄准了这一点,推出SFISF,类似于给这些金融“小伙伴们”开了一条快速通道,确保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能“加油”。

SFISF的独特作用有两点:一是灵活地短期补给。SFISF可以在资本市场动荡或资金紧张时,为非银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二是非银机构的新“备胎”,可以直接从央行手中获得资金支持。通过SFISF,央行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放了流动性支持。该举措也表明,央行已开始将流动性管理扩展至金融市场的更多参与者,以稳定市场情绪。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SFISF和再贷款工具首次推出并正式落地(后者暂并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意义在于:完善货币工具箱,央行最后贷款人范围扩展至非银金融机构;呵护流动性,重振市场信心。潜在利好方向是高分红股票,包括央行针对股市以及非银金融机构有更多流动性影响渠道,而SFISF的“上新”也意味着中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申万宏涛证券认为:“这一创新工具不仅有助于公司获取更多增量资金支持资本市场投入,还将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扩表能力,推动公司整体资产质量的提升。”央行设立互换便利工具并通过该政策工具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助力金融机构积极调整投资类金融资产,充分发挥耐心资本与压舱石作用,提振市场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通过参与央行互换便利工具,公司可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拓宽资金来源,并优化资产配置,有效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有节奏地“长线输血”

第三项重大创新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今年以来,央行在8月、9月和10月分别买入一定数量的国债,总金额达5000亿元。这些操作的公告编号分别为1号、2号和3号。不同于逆回购和SFISF,国债买卖操作更侧重于长期流动性支持,以稳定利率并降低金融市场的长期融资成本。

国债买卖的意义在于,通过直接购买国债,央行向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资金,提供“长线输血”的支持。此外,此举有助于稳定长端利率,即当市场上的国债需求增加,利率水平趋于稳定,这在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中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这些国债买卖不仅维持了当前的流动性,更传递出一种“央行不会让市场资金短缺”的积极信号,尤其是在年底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长期资金的支持效果更为显著。

高频公告背后:政策意图与市场影响

2024年堪称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数量最多的一年,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也标志着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多元化趋势。相比2016年和2018年,央行今年的操作更为频繁,工具更加丰富,展现出更强的政策调控能力和灵活性。多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运用显著提升了政策传导的精确性,市场利率也将更为敏感地反映央行的操作意图。金融机构需适应政策信号的变化,并提升自身应对能力,尤其在利率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方面,与央行保持紧密配合。

与此同时,非银机构通过SFISF获得了流动性支持,债券市场因国债买卖操作而增强了流动性,整体流动性得到充分保障,有助于平稳市场预期。

2024年,央行的工具箱比以往更为丰富。从买断式逆回购、SFISF到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央行通过一系列“1号”公告,既向市场注入了信心,也彰显了其灵活精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未来,随着央行操作更趋市场化,金融市场波动性可能增加,但这些新工具也将为市场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正如“1号”公告所传递的信号,央行对市场的呵护始终在线,金融机构则需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做好“应对功课”。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晓红经济观察报记者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