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这世界真的是个大村子,中国的维权衣服竟然成了非洲的时尚,感谢非洲的兄弟姐妹,全世界消费者团结万岁!

不过就在30年前,“洋垃圾”也曾经是中国某些地区或某些人群的时尚。当年天津塘沽的“洋货市场”就是北方的集散地,各种音响、自行车、摩托车和日用百货都应有尽有,而且大多数都是孤品,堪称外国货的“鬼市儿或晓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二手服装是大头儿,我印象中至少有三四个大空场,每个都有足球场大小。早期连棚子都没有,都是暴土扬长的露天摆摊儿。衣服则真的都是外国货,但售价比国产的杂牌儿都便宜。

我当年还问过摆摊儿的,说这种衣服你自己敢穿吗?没想到摊主满不在乎的把裤腰一拉说“看了嘛?裤衩儿都这个!”

那些年一直有传言,说这些外国二手衣服都是从医院太平间的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所以不仅穿了晦气,而且还有各种的病毒。所以就算有人买了衣服,回来也是煮过或消毒才敢穿。

不过当时很多人也有疑问,包括我,怀疑:从硬邦邦的死人身上扒衣服?裤子还好说,上衣能扒的下来吗?而且以洋货市场的这种吞吐量,每天得扒多少死人的衣服啊?

但这种话在当年有很多人相信,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不相信的是:外国人竟然能随便的就把没穿破的衣服扔掉,他们有这么糟践东西吗?

我有个表哥是80年代去日本留学的,回来说他在日本的几乎所有大件用品都是捡的。包括家具和电器,不仅功能良好,而且很多还都是新款。但当时大多数亲友都是不太相信的,毕竟那会儿的彩电就动辄2000多块,是普通人几年的工资,所以根本无法想象外国人会随便丢弃。

当年我爸有次回家还说了个新闻,说是某单位组织了赴美考察团,带队的是司局级干部,团员也基本都是科级以上。但这些人到美国丢人都大了,为了节省外汇买电器,竟然每人都带着一大包方便面出国,到美国后,只要看见免费的热水就泡面,但因为不是开水不好泡,结果弄的人家桌子一片狼藉。

最丢人的是,领头的局长在参观“超级市场”的时候,竟然拿了人家的商品没结账,弄的人家差点儿报警。最最丢人的是,某团员发现酒店厨房到了晚上扔食物,各种没拆封的都扔,于是全团人马全体出动去捡,其中某人还捡了件工作服穿了起来,招摇过市穿回了国内。简直是光着屁股推碾子,转着圈儿的丢人。

后来据说在此事被通报之后,出国禁止携带方便面了,也加强了教育工作,禁止出国丢人现眼,否则纪律严惩。

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都是笑话,但在当年是真的发生了。90年代初的洋货市场可疯狂了,几乎是没有你想不到的,但没有买不到的,甚至包括各种违禁品。类似的市场还有白沟儿,也是商品丰富但鱼龙混杂的所在,想买什么都能买到,只要你出钱。

当然,这种洋垃圾在中国没流行多少年,90年代后期就越来越少直到绝迹。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有钱了,看不上那些进口的二手货了。不过“打口带”除外,至少在海淀一直流行到网络音乐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中国的各种垃圾二手货在非洲非常的流行,传说不少中间商都因此发了大财。尤其是那些南方的,一是因为富裕,扔的衣服多;二是因为气候,夏天的衣服多,适合非洲;三是因为港口,运费便宜。但据说北方也有强项,那就是鞋子,因为北方人尺码大和鞋子厚实,最适合非洲某些地方。

问题来了,你说非洲会不会也有传言啊:这些衣服鞋子都是中国的无良商人从太平间殡仪馆甚至火葬场收购的?

对了,多说一句经济学的常识,那就是二手货与废品,在越穷的地方价格越高,因为可利用的价值高(收藏品除外)。就像这些二手衣服,不能说在中国没有市场,但已经非常小众,闲鱼转转上的主要二手货都是手机电脑等价值高的。就算有人买二手衣服,那也必须是非常便宜才行。而在非洲呢,中国没人要的光伏板是绝对的抢手货,二手旧衣服更是能卖出中国几倍的价格,只要比新的便宜点儿就行。

不过这种经济常识也有反例,那就是房子,在越富裕的地区,二手房的价值越高。比如北京,市区的老破小都能卖出天价,一是因为土地值钱配套值钱,二是因为新房豪宅太少太贵了,大多数人只好买二手房。

而在小城市呢,甭说老破小了,哪怕是十年左右的二手房都没人爱要,甚至有些城市都没有二手房市场。

最后说一句,看到非洲百姓穿着中国维权服装有什么感想吗?少穿外国字的衣服呗,要不然容易丢人,或许还能惹麻烦呢。明星们穿错衣服的先例可不少了,后果的评价都是:没文化还崇洋媚外,丢人丢成了国际笑话……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