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刹海南岸,有一座清朝规模最大的王府——恭王府。这座王府之所以被称之为“恭王府”,是因为自咸丰元年(1851年)开始,这座王府便被咸丰帝赏赐给了弟弟和硕恭亲王奕䜣,为恭亲王王府。关于恭王府有这样一种说法: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从咸丰元年开始,到大清结束(1912年),不过只有一个甲子,为何说恭王府承载着“半部清朝史”呢?这其实还要从乾隆朝后期乾隆的宠臣和珅开始说起:
恭王府的第一任主人其实是和珅(严格来说还包括和珅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
只要是提到和珅,我们一般都会想到他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但很多不清楚的是和珅不过是出身满洲正红旗普通的八旗子弟出身,就怎么成了“恭王府”的第一任主人了呢?
和珅其实并非姓“和”,而是出身钮祜禄氏家族。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钮祜禄氏是满清八大姓氏之一,钮祜禄氏家族是满清勋贵家族,如此看的话和珅出身还是十分显贵的。
但实际上钮祜禄氏家族中最为显贵的一支其实是隶属满洲镶黄旗的额亦都家族,至于出身满洲正红旗的和珅家族,跟额亦都家族只能算是远亲的关系。和珅同额亦都共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额亦都得曾祖父萨尔都巴图鲁。
出身钮祜禄氏族的不同支,而且相隔多年,自然其家族背景完全不同。
而且和珅家族顶多算是八旗中的一个官宦世家:
其祖父尔善,在康熙皇帝在英额门皇家围场狩猎时,因聪明能干武艺不凡而被康熙看中,如此一来尔善一家得以从盛京搬到了京城居住。自此尔善便成为康熙身边的贴身侍卫,20多年后尔善辞官,其子常保,也就是和珅的父亲,承袭三等轻车的职。
常保在康熙下江南时,曾随行护驾;
常保的堂叔阿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一起出征准噶尔时战死,被康熙追封为巴图鲁
虽说和珅出身的家族还算不错,但是和珅从小便过得很苦,和珅3岁时失去母亲,9岁时失去父亲。若非家里的一个家丁以及父亲常保的一个妾室护着,和珅跟弟弟和琳可能就要流浪街头了。
正因为从小受苦,所以和珅便立志想要出人头地。
在咸安宫读书的时候,和珅与弟弟分工:和珅学文,琴棋书画、满蒙汉藏四种语言都有涉猎,更是精通经史子集;弟弟和琳学武,来日兄弟二人便可“入阁拜相”。
正是因为和珅在咸安宫读书时如此显眼,被大学士冯英廉看中,将自己的孙女冯氏许配给了和珅。正是在妻祖父的帮衬下,和珅不仅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还得以成为粘杆处侍卫,能够时常见到乾隆皇帝。
有了见到乾隆皇帝的机会,再加上和珅满腹经纶,自然很快便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四十年,和珅终于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开始平步青云,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从粘杆处侍卫,一跃成为朝廷重臣、乾隆宠臣;如此快的擢升速度,即便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傅恒都要“汗颜”
乾隆四十五年的李侍尧案,让和珅越来越得到乾隆的器重,乾隆得以被擢升为御前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也正是在这一年,得宠的和珅跟乾隆成了儿女亲家。
乾隆十分喜欢和珅6岁的儿子,便为此赐名“丰绅殷德”,并且将十公主许配给了丰绅殷德。
成为乾隆准亲家后,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便更加稳固。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乾隆下旨:将李侍尧的一所房屋赏赐给和珅,作为十公主府邸。
李侍尧原本是云贵总督,因李侍尧案而被乾隆判了斩监候,其原本在京城的房屋自然被朝廷籍没。而李侍尧的房屋恰好挨着和珅的府邸,乾隆便将其赏赐给了和珅,让和珅开始着手修建十公主府邸。
和珅用了最少四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十公主府邸。
乾隆五十二年,和孝公主晋封固伦公主,丰绅殷德便成为固伦额驸;
两年后,和孝公主正式下嫁丰绅殷德,住在了和珅为其修建的十公主府邸。
而和孝公主的府邸,便是恭王府的一半。
在朝中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和珅,不仅结党营私,而且利用乾隆对自己的宠信敛财;虽然朝中也有大臣弹劾和珅,但是有乾隆护着,无人能撼动和珅的地位。
即便是1795年嘉庆帝继位,和珅仍旧是权势滔天,甚至在乾隆因为年迈越来越糊涂时而“挟乾隆”号令群臣,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皇帝”;至于嘉庆帝,没有实权,只是整日侍奉在乾隆身边的“侍皇帝”而已。
但是1799年乾隆帝刚去世,嘉庆帝便迫不及待除掉和珅。
在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下,和珅得以自缢而死,而非凌迟处死。
和珅去世后,和珅府邸便被嘉庆帝赏赐给了幼弟永璘,但怎么又到了恭亲王奕䜣的手里呢?
庆亲王时期
永璘是乾隆皇帝最年幼的皇子,是令皇贵妃魏佳氏在乾隆三十一年所生。魏佳氏本就是乾隆十分得宠的妃嫔,永璘又是幼子,所以从永璘出身起便注定了备受宠爱。所以乾隆为永璘挑选的嫡福晋人选,出身也是十分高贵,是果毅公兼户部尚书、战功赫赫阿里衮的女儿钮祜禄氏。
乾隆四十九年时,永璘跟随父皇一起南巡;
乾隆五十四年时,永璘被晋封为贝勒。
永璘虽然从小十分得宠,但是他书读的不好,骑射功夫也不是十分娴熟,所以想要永璘在朝政上有所作为还是很难得,永璘也很清楚自己资质一般,还是最年幼的皇子,自然是最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所以永璘从小便没有做皇帝的愿望,一心只想要和珅居住的大宅子。
在嘉庆还未登基、和珅还是乾隆宠臣时,永璘便说道:
天下至重,何敢妄觊,唯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
永璘之所以看中和珅的宅子,而非其他大臣的宅子,是因为和珅府邸所在的位置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且和珅在此处居住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不断地扩建,不仅规模很大,而且还是仿照紫禁城内宁寿宫的规制来建的,跟皇宫都有的一拼。
乾隆宠爱幼子,在永璘分府的时候也是担心永璘的日子会过得艰难,所以便给了永璘一家当铺。
嘉庆帝是永璘的同母胞兄,自然也会十分疼爱幼弟。
嘉庆四年和珅被处死后,嘉庆帝便将和珅府邸赏赐给了永璘。
不过此时永璘得到的只是单纯的和珅府邸,并不包括和孝公主的十公主府邸,毕竟和孝公主与额驸丰绅殷德尚且在世,嘉庆帝对和孝公主充满愧疚,自然不会为难和孝公主与额驸。
除了得到和珅府邸外,永璘还得到了和珅的半数财产。
在整个嘉庆朝,永璘确实没有多大的作为,不过在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重时,嘉庆帝还是将其晋封为庆亲王。死后被追封为庆僖亲王,因和硕庆亲王爵位不是铁帽子王爵位,所以其子绵愍只能是降袭郡王爵位。
绵愍是永璘第三子,继福晋武佳氏所生,因永璘前两子夭折,所以绵愍便是永璘实际上的嫡长子。嘉庆七年时,绵愍封辅国公,嘉庆二十四年晋封为固山贝子,嘉庆二十五年其父永璘病逝后,降袭庆郡王爵位,并且奉旨在内廷行走。
道光帝继位后,绵愍因为为人清正忠孝,而得到了道光帝的器重:
道光三年,绵愍被赏赐戴三眼花翎,掌管中正殿、雍和宫事务。
而且这一年固伦和孝公主病逝,其十公主府邸,被朝廷收回并入庆郡王府。如此庆郡王府到此时,才是完整的恭王府规模。
道光十四年正月绵愍汉军镶黄旗都统,这年十二月被道光帝授予内大臣一职。
道光十六年五月,开始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
在绵愍正得重用,要建功立业时却去世了,年仅40岁。
而且可惜的是,绵愍虽然娶妻但是并未生下儿子,所以绵愍并无子承袭爵位。
为了让庆郡王一脉后继有人,道光帝便下旨将乾隆皇帝第八子、和硕仪慎亲王永璇的孙儿、仪顺郡王绵志的儿子奕彩过继给绵愍为嗣子,来承袭郡王爵位(并未降爵)。
然而道光二十二年时,奕彩因为在服中纳了一位妾室,而被道光帝夺爵归宗。
随后道光帝便让叔叔永璘的第五子镇国公绵悌来承袭爵位,但是后来绵悌因做错事而被降为镇国将军,道光二十九年时去世。
绵悌去世后,永璘还有一个在世的儿子绵性,原本绵性可以承袭庆郡王爵位;但是在道光二十二年奕彩在被削爵后,绵性为了承袭庆郡王爵位居然行贿,道光帝得知后,不仅没有让绵忻承袭爵位,而且将绵性发配盛京。
道光二十九年绵悌去世后,道光帝下旨将绵性的儿子奕劻过继给绵悌为嗣子,降袭辅国将军爵位
也就是说,到了道光朝后期,永璘这一脉的爵位已经降到了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又如何能居住在规模如此大的府邸呢?(和珅府邸加十公主府)
所以府邸便被朝廷收回,奕劻则是带着家人搬到了府邸西侧的琦善旧宅。
即便是原庆亲王府北收回,怎么就到了恭亲王奕䜣的手里呢?
恭亲王时期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病逝,其第四子奕詝登基,史称咸丰帝。
咸丰帝登基,便按照道光帝遗嘱将六弟奕䜣册封为和硕恭亲王。奕䜣被封亲王后,自然需要恭亲王王府,咸丰帝便将原庆亲王府邸赏赐给了六弟居住。
至于奕劻,则是在咸丰二年被晋封为贝子,兼奉庆良郡王绵愍之祀。
正是在这一年的四月,咸丰帝陪着养母康慈皇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驾临奕䜣的恭亲王府,咸丰帝还特地为六弟的府邸殿堂题写了很多的匾额。
整个咸丰朝,奕訢只有在咸丰三年到咸丰五年间曾得到咸丰帝的重用,被授予领班军机大臣,位极人臣;然而自咸丰五年奕訢在生母康慈皇贵太妃病重时,居然“挟制”咸丰帝将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进封为康慈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毕竟是咸丰帝养母,咸丰帝也不好推脱,只好下旨将养母进封为皇太后。奕訢本就是道光朝后期同咸丰帝“争储”之人,再加上此次“挟制”,让咸丰帝开始冷落疏远奕訢,一直到咸丰帝病逝。
咸丰帝病逝后,其年仅6岁的皇长子载淳继承皇位。因载淳年幼,咸丰帝为儿子留下了八位顾命大臣,这八位顾命大臣大多与奕訢不和,甚至其中一位协办大学士肃顺曾向咸丰帝提出“去母留子”,除掉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
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杏贞本就野心极大,即便是得以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仍旧不满足。
毕竟要受到八位顾命大臣的掣肘,而且不可以垂帘听政。所以慈禧便说服慈安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一起发动辛酉之变,除掉八位顾命大臣。就这样,奕訢成为同治朝最有权势地位的亲王,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也正因为如此,和硕恭亲王爵位成为大清十二大铁帽子王爵位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也正是在同治朝时期,大权在握的奕訢大规模修缮府邸的后花园,并且为其取名为“朗润园”。
光绪二十四年,奕訢在恭亲王病逝,终年67岁。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亲自前往恭亲王府祭奠,并且为其戳朝五日,将其追封为和硕恭忠亲王。在整个大清,除了睿亲王多尔衮的谥号为“忠”,唯一的一位便是奕訢了。而慈禧给奕訢的殊荣不仅限于此,慈禧准许奕訢配享太庙,位置紧挨着和硕怡贤亲王胤祥。
在奕訢去世后,其孙溥伟承袭和硕恭亲王爵位。作为大清第二位恭亲王,自然有资格继续住在恭王府。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东山再起,溥伟与良弼(努尔哈赤幼弟巴雅喇后代)坚决反对袁世凯;在良弼去世后,溥伟不得从京城离开,逃往青岛避居。
1912年2月溥仪退位,大清结束,恭王府第一次成为王公们可以随意处置的私产。
12年后溥伟带着家人重新回到了恭王府花园居住,1936年溥伟病逝;次年恭王府被拍卖,1938年溥伟的弟弟溥儒离开了恭王府。
结语
从乾隆朝后期和珅崛起开始修建扩建其府邸(包括十公主府邸)开始,一直到大清结束,一百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而整个大清存在276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恭王府从和珅时期开始到大清结束,确实占了大清王朝一半的时间,也难怪恭王府会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说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