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昨天的《有律师没钱吃饭了向同行借钱;很多律师在假装上班;法律援助案成了抢手货》一文,得到了这么多网友的关注。同时,令烟语君惊奇的是,居然在留言区里,文章没有得到律师们的批判和反对的声音。

之所以编发上述的文章,只因近期在网上看到了这些律师行业的片段化信息之后,自己也是将信将疑的态度,想要整理出来,听听大家的看法。如果真的如此的话,起码在留言区可以讨论一下办法和出路。

在律师行业,具有一个崇尚个人人设打造的传统,而且真实收入是一项高度的秘密。即便是有律师再没有业务到无法生计的地步,也是跟没有医生会承认自己医术失效一样,也绝不会向外界公开承认自己入不敷出,宣示自己没有业务。也许正是如此,也便有了文中说的“很多律师在假装上班”的现象。

于是乎,现实中的律师,恐怕也只有律师事务所的会计及自己,才会知道其的真实代理案件情况,针对网上这些描写窘境的信息,大可以来上一句,任何行业,任何时期,都会有经营的不好乃至混不下去吃不上饭的,没必要以偏概全。

在“法明”几百人的律师群里,抛出了《有律师没钱吃饭了向同行借钱;很多律师在假装上班;法律援助案成了抢手货》一文之后,居然也是一片沉默。这是默认吗?

有律师跟烟语君的私聊是,“说真的,确实是,今年以来 ,很多律师没有什么案源。老律师和年轻律师都在抢法律援助案件。”;“我们这边(10几人的所) 一个多月 基本上3-4件法律援助过来。老律师和刚执业的年轻律师们都在抢”;“每个法律援助案子800到1000元”。

尽管如此了,有网友甚是不解的诸多社会现象是:在各种法治新闻中,却是法院每年受理审理的案件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法院纷纷将案多人少、如何控制立案数量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律师的从业人数、律师行业的服务内容、律所的创收能力,在各种统计报告里,每年都在创造着新高;相关行业中,各种法律公司这几年数量成倍的增长,千方百计、不惜违法犯罪的以各种方式侵入律师行业及业务,企图控制律所......

如果没有律师行业的一片繁荣,为何会出现法院案件的拥挤不堪、律师从业人数连年暴涨、各种商业资本纷纷跑来掘金呢?真的犹如网友说的,律师行业已经进入了充分竞争时期,想要靠通过了法考具有了一本律师证,就可以衣食无忧、耗过几年之后就是可以实现财富自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如此竞争的局面下,势必会造成行业内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无处觅食的局面,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些资深的律师、知名的律所,也跑来争夺法律援助的案件。如此的局面,是否具有改观的迹象,或是还要继续下去呢?

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其中的一句话令烟语君看到了法律行业的无奈和影响。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姚某2022年与人合伙,在村内建厂准备生产食醋,食品生产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一拖就是一年多。他多次申请审批部门,并上级部门多方反映一直未果。

甚至,一纸诉状将属地市场监管局告上法庭。“胜诉了,仍旧没拿到许可证,我现在真是进退两难,投资了1200多万,至今无法开工生产,到底证能不能办,也没得到明确答复。”姚某无奈地说。

最终无奈之下,姚某找了了媒体反映此事,幸运的获得了报道,受到了乃至央视网的报道,也迎来了事情的转机。11月1日,当地的通报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报之中的一句,“状告市监局胜诉后仍未拿到证”,不知道打了多少法律人的脸。法律行业人尽皆知、赖以为生的一句话是,法律手段是专门解决各种途径解决不了的纠纷,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正是基于此话的信任,社会各界才将各种纠纷的最后希望和信任,拜托给了律师、法官、法院组成的法律行业。

以上新闻不过是举例,屡屡发生的类似新闻中,出现的都是诸如,律师办案不顺跑到媒体上寻求帮助、当事人遭遇冤假错案找律师不如找媒体有效、律师开庭辩护还得靠案件当事人撰写发布庭审见闻等等。如此的律师执业状况,又如何让社会各界对律师的执业价值抱有多大的期望,又如何让客户肯拿出巨资委托律师寻求纠纷解决之道?

可惜的是,也许是只能疲于奔命、低头找路,律师们纷纷将近些年的行业寒冬归咎于受大环境影响下的难免如此、法考门槛太低律师从业人数过多、法律公司等无序扩张虚假宣传挤占了律师业务等等,却少有从自身行业执业权益维护、法律行业社会地位提高的角度,寻找问题成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律师曾经发文,自己的案子在法院网上立案一年多了,没有获得立案,当事人投诉到了律师管理部门,律师认为这是法院的原因,跟自己无关;有律师撰文介绍经验,对于有难度的案件,当事人要有思想新准备,必要的时候要冲在律师的前面,保护律师;还有律师介绍经验,遇到案件迟迟不立案的,要告诉当事人去走投诉等渠道......更有越来越多的律师,开始为“占坑”律师辩解,斥责那些质疑司法办案细节的律师是“表演派”,不屑与之为伍。

不知道有人思考过没有,当律师的执业权益没法得到保障,当律师纷纷学会了以配合司法办案为荣,当律师连法律规定的立案时间都争取不来......当事人乃至社会,还如何给予律师应有的职业评价,给出动辄几万几十万元的律师费用?如此的趋势蔓延下去,未来会怎样?仅仅靠营销靠话术靠律师的名号,就可以行业繁荣、个人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