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都带来深重的苦难,而日本自身也自食苦果:彻底失去了“亚洲领导者”的位置,明治维新以来的成果全部丧失。

日本走上这条绝路的原因很多,其中军队内部那群底层军官的无脑和野蛮是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电影里的中下级军官

1、南京大屠杀:“远东之锚”彻底沦为世界公敌

1937年,日军在淞沪会战胜利后,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进攻南京——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在全世界都是无可争议的准则。举个简单的例子:没有希特勒的命令,古德里安眼巴巴看着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也不能让坦克部队继续冲锋。

但在1937年的冬天,日本军队竟然没有理会大本营“不许继续进攻”的命令,占领上海后,继续往南京打。

当时从杭州迂回包抄国军后路的日军第10军登陆后,没打上仗,竟然不听招呼继续往南京冲,理由是如果停下来很伤士气。很多少壮派的军人嗷嗷叫,声称没有补给就地抢劫,没有弹药就拼刺刀。

这一下子就刺激了在上海的日军部队,两路日军像竞赛一样争先向南京进攻,全然不顾大本营的命令。占领南京后,日军犯下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

日军大本营的默许和纵容,让中日战争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

对中国军民而言,日军的暴行激起更大的复仇意志,接下来的血战台儿庄、武汉会战……中国军民的抵抗越来越激烈。全世界舆论也一致哗然,这种反人类的罪行任何文明国家都不会容忍。

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直要脱亚入欧,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更是成为世界列强之一。美国对日本有个形象的比喻,叫“远东之锚”。美国在远东的利益需要日本来帮忙,也一直把日本作为稳定东亚、东南亚的合作伙伴。

日本试图灭亡中国,这不符合美国等列强的利益,当初淞沪会战时,欧美就已经对日本一致反对,现在日军竟然继续进攻中国内陆,还犯下那么多反人类的罪行,欧美彻底与日本翻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二战漫画,背景是中国的长城

2、石原莞尔的战略:以东北为“以战养战”基地

原先日本国策是另一个计划。

这个方案出自一个叫石原莞尔的日军将领,他的方案是:占领东北建立“满洲国”,将物产丰饶的东北作为大基地,“以战养战”,坚决不扩大对中国的战争,反而要和中国建立盟友关系,防备苏联和美国。

石原莞尔不是对中国友善,他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策划,只是相比于日本那些只知道打仗的武夫,他更有战略思维,也更加难以对付。

石原莞尔出生于1889年,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早在1920年,还是下级军官的石原莞尔被派到日军驻汉口办事处工作,他借机装扮成乞丐、苦力在中国四处考察,他利用1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上海、南京、杭州、湖南、四川……石原莞尔成了一个彻底的“中国通”。

石原莞尔认为当时的中国“官乃贪官、民乃刁民”,即使外国势力入侵中国,民众也肯定不会支持政府。而且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就是一盘散沙。

随后,石原莞尔到关东军任职,他考察了东北地区后,提出了日本扩张方针的构想。他认为中国的东三省土地辽阔,矿藏、木材、粮食、人口……资源丰富,日本一定要以此为基地,然后对外扩张。

当时石原莞尔只是个中佐,属于中下级军官,这样的战略问题想想也就算了,根本轮不到他参与。可这个计划得到当时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臭名昭著的战犯)的认可,俩人在没有得到上级同意的情况下,胆大包天策划了“九一八”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原莞尔

3、“九一八”事变:成为“下克上”的榜样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左右,日军500多人进攻12000多人的东北军北大营,掀开了“九一八”事变的序幕。

3个月的时间,日军仅靠一个师团和满铁独立守备队6个大队的兵力,就占领了中国东北大部。几十万东北军一枪未放,撤出东北。

石原莞尔之所以这么大胆,主要是认为苏联、美国和蒋介石这三股势力都不会阻拦日本吞并满洲。按照他的分析,苏联的重心在欧洲,不会过问远东的事情;美国则希望日本出面在东面阻挡苏联,希望日本帮助欧美遏制苏联东进;蒋介石只是个地方军阀,他的势力根本没有控制东北地区,别人的地盘他不会上心。

而东北军根本不在石原莞尔的眼里,他认为张少帅只是“一个躺在床上抽大烟的二溜子”。事后他狂妄地笑称,他唯一失算的就是几十万东北军竟然未作抵抗,撤出了东北。

对日本而言,“九一八”事变赚翻了。以忽略不计的代价获得了整个东北,举国欢腾。

按说石原莞尔这个属于擅自动用军队,挑起两国的战争,任何国家都是要枪毙的罪行,可他和板垣征四郎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因为“开疆拓土”成为全日本的英雄。

石原莞尔由中佐晋升为大佐,回国后日本天皇亲授“金鸡勋章”。随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参谋本部作战课长,到1937年3月就被晋升为少将,被任命为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成为日军战略的“大脑”。

石原莞尔的成功给日本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日军下层的官兵强大的暗示:只要觉得自己的观点正确,不需要理会上级的命令直接干——石原莞尔就是这么走上人生巅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拍摄的“九一八”事变

4、武夫的“下克上”成为常态

1936年,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一群下级军官在东京发动了叛乱,他们袭击并杀死了多位内阁大臣,虽然叛乱被最终镇压,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意味着日本政府对于军队、特别是中下级军官的约束越来越小。

1936年秋天,关东军谋划“绥远事变”,试图把内蒙古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主要的谋划者是石原莞尔的下属、关东军第二课长武藤章一。

石原莞尔一看就急了,亲自出面制止这个行为。他觉得,日军占领了东北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而且欧美列强也没有过问,剩下的时间里只要好好经营,然后集中精力防备苏联和美国就行。现在去华北跟中国军队大打一通,除了激怒中国军民,刺激欧美列强,根本捞不到任何好处。

在他看来,中国是个农业国,华北大平原全是农村,占领广大农村需要日本大量人力、物力,却得不到任何实在好处,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日军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武藤章一反驳说:“我只不过是模仿石原阁下当时在满洲事变中的做法而已。”这句话让他无言以对。

潘多拉魔盒是他打开的,现在想要关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些中下级军官个个想建功立业,都以石原莞尔为榜样,要在对中国的战争中加官进爵,哪管什么国家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占领卢沟桥

5、国家战略成为“脚踩皮”

1937年7月7日,华北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随后在华北中日爆发大战。

石原莞尔觉得事情失去控制了。7月11日,他拜会当时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希望首相要坚决否决陆军提出的向中国增兵的方案,不能让战事扩大了,必须让日本军人冷静下来。

按照石原莞尔的想法,非但不能跟中国继续打,反而要大踏步的让步,不要说上海、南京这些地方不能碰,华北都不能动,就老老实实守住满洲,一来好好经营大基地,二来防备苏联。然后在台湾、关岛构筑基地防备美国——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日本可以保持亚洲领导者的地位。

可在7月11日,近卫内阁正式发布声明:对华增兵。

石原莞尔知道完蛋了,他的计划变得面目全非,只能心灰意冷主动辞职,从此远离了日本的权力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曾控制远东大部分地区

至此,日本政府对海外军人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军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国家战略成为“脚踩皮——滑到哪算哪”。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日军看似在中国长驱直入,实际上却是泥足深陷。

对中国而言,长期抗战的战略方针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苏联、美国等大国也都对中国予以支持,越打越有信心。而日本在中国战场付出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但根本没办法让中国屈服,反而自己的伤亡越来越多。

蒋介石的部队一直在抵抗,华北的共产党都能发动“百团大战”——中国的战略纵深之大远超日军想象。

而且日军在中国战场还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想要维持在中国广大的占领区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要么南下打美国、要么北上打苏联,两杯毒酒,任选一种。

最终的历史进程大家都看见了,两个超级大国一个从海上来、一个从陆地打,日本一败涂地。日本在中国战区无条件投降,侵占的东北、台湾都吐了出来,关岛、琉球等殖民地也彻底丢失,北方四岛被俄罗斯占据,美军至今在日本还有军事基地。

日本将明治维新之后的成果彻底吐了出来,也被从“亚洲领导者”的位置上一脚踹下,再也没有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