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律师没钱吃饭向同行借钱、律协照顾律师跟银行协商发明了“律师贷”、法律援助案件成了抢手活儿、一大批中年律师正在返贫、90后律师困在温饱线上......关于律师行业窘状的一篇篇文章,在上次因“70万从业人员的律师行业饱和了吗”被官媒报道之后,再次从法律自媒体的热议,到了官媒报道的地步。
10月31日,《经济观察报》发表了一篇《律师真到贷款上班的地步了?》的报道,标志着律师行业的状况,又已经到了引发官媒关注的地步。
报道中,以最近律师圈关注的深圳律协“律师贷”为切入点,提供了两个阶层的律师采访案例,介绍了他们对律师贷的看法,最后落脚点都是律师行业的现状感受。
一位是执业三年多的年轻律师:她对律师贷款上班很感兴趣和需要,可惜的是,并不符合贷款条件。她的情况是,今年年初脱离了授薪律师领域,常识独立执业,却“今年收入寥寥”,身上的负担是,“被律所多次催缴包括五险一金、工位费、打印费等各种费用(每月五险一金费用3000元、工位费1500元,经常入不敷出)。她觉得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不久之后就要贷款上班了。”
一位是工作了十几年的律所合伙人:面临的情况是,客户聘请律师的意愿在下降,律师行业的竞争在加剧,导致律师收费标准一降再降,还是不断的流失客户。例如,“以前,律师出具一份律师函可能要收取上万元,甚至三五万元。如今,出具一份律师函,500元、800元、1000元都有律师愿意去做。”
他的应对策略是,首先可以主动减少一些费用支出,不会去招聘授薪律师,如果未来收入继续减少,只能靠积蓄支撑,不会选择贷款维持以往的费用支出,“哪怕兼职滴滴司机、送外卖、跑货拉拉也比贷款强”。
总结这篇文章,虽然说的是“律师贷”,实则讲的是不同阶层律师现在都感受到了行业性的“寒冬”。表现在于,一是律师行业的执业成本一如既往的高企,已经成了压垮年轻律师的主要负担;二是来自外部内部的竞争压力,纷纷传导到了个人律师业务的萎缩上,不得不考虑个人的未来职业谋划问题。
犹如寒冬来临,不同穿着、不同纬度的人员,感受到的寒意是不同的,但感受最冷的肯定是穿着单薄、身处高纬度边缘地带的人员。具体到律师行业,年轻律师无疑正是这一群体。不过,随着寒冬时间和强度的不确定性,势必传导到同在天气笼罩下的各个群体。
在昨天的《律师们的窘状真的如此?如何才能扭转呢?》文章留言区,有网友的留言是,“据了解。一些大所的年轻律师何止假装上班,都开始贷款上班了……”;有从事仲裁员的网友跟烟语君讲,“手上一件律师断供的案子;还有一件,律师费才收了1000元。庭后律师跟我说,实际到手只赚了100元,另外900元给了其他渠道。”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有赖于市场经济和法治推进,律师行业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期。尽管人数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了十几年,但好像业务量会供不应求一样,行业内的每个人都分到了一杯羹。这也形成了业内的,只要经过了三年的新手期、五年的煎熬期,就可以资深律师自居,不愁案源和收入。
这两年的境况,正在逐渐颠覆这样的认知,律师行业终究是体现市场经济和法治进程的附属行业。当这两项事业的推进遭遇瓶颈期和停滞期时,律师行业就会成为第一波受到冲击,行业内不同阶层的人员,正在不同程度的感受到。尤其是,大量的法科生还在涌入,律师行业规划还在保持惯性继续扩充。
对于个体而言,一是要认清形势,谋划出个人的应对之策,丢掉此前乃至影视剧里形成的律师属于精英阶层、高收入群体的思维定式。此前,律师在直播间里穿蜂蜜装跳舞、跟搭档跳一字马舞蹈等等,不失为个人的突破之路,何必顾忌那些影响律师形象之类的质疑和攻击?
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律师,能为当事人提供什么样的法律效益,如何通过自己的法律服务让当事人感受到价有所指值,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做一锤子买卖的法律生意,在人人都可以公开评价和投诉的网络时代,很容易坏了名声,断了未来的长路。
三是尤其是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法律红线。作为法律服务,本身就是一个以小博大、风险可以无限大的行业,以冒着违法犯罪风险为代价的收益,有一次翻车,可能不仅仅搭上的是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可能是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是要有行业发展意识,认识到法治推进、市场推进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事关自己职业收入的事情。当某些律师在竞相充当占坑律师,斥责那些据理力争律师是“表演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会对行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又跟自己收入遭遇“寒冬”有什么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