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脍炙人口的电影《英雄儿女》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跟随部队到前线慰问遭遇敌机轰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了战友,而自己却身负重伤……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件事确实发生在朝鲜战场上,她的原型就是志愿军女战士解秀梅。
新中国成立初期,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数十万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战歌。抗美援朝战争共产生了154名一等功臣,而解秀梅是其中唯一的女战士,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宣传表率,妙龄少女上战场
解秀梅,河北保定人,虽然出身贫苦,但从小多才多艺,13岁就跟随村里的剧团到处演出,18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文工团工作。
抗美援朝爆发后,解秀梅和很多解放军战士一样,踊跃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而此时,解秀梅只是一个20岁的女孩子,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超强的品质意志。
当时朝鲜战场的条件非常艰苦,解秀梅跟随部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还要不断躲避着敌人的轰炸和袭击,她从来不叫苦不叫累,甚至经常发扬风格帮助男战士背一些东西,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在贫瘠的朝鲜战场上,这个年轻的女孩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一个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毅力。
作为一名文工团成员,解秀梅最大的任务是进行宣传,为志愿军战士加油打气。漫长的行军其实她和战士们一样身体疲惫,但是一到表演的时候,她就充满豪情和斗志的打快板、唱歌搞宣传,大家看着她情感丰沛的表演,也都忘记了疲劳,精神振奋。为了创作更贴近战士生活的作品,解秀梅和战友一起,把志愿军英雄英勇作战、敢打敢拼的优秀事迹编成了故事和快板书,这样的演出给所有的战士打了一剂强心针,深得战士们的喜爱。
解秀梅曾编写了一首快板书是这样唱的:路程70里,小伙咱们比一比。背的东西不算重,50斤重称得起,走起路来快如风。叫同志,你来听,号角响起炮声隆。叫同志,你莫停,到战场上要立功,消灭鬼子援朝鲜,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就这样,这位年轻的女战士成了志愿军中的一只百灵鸟,深受大家的称赞。
救护先锋,奋不顾身救伤员
不久之后,由于部队医护资源不充足,解秀梅被调到战地手术所,协助开展伤员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在危机四伏的手术所里,解秀梅改变风格,忘我的投入到抢救伤员的紧迫斗争中。
战争的残酷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人身体的摧残。解秀梅虽然无法到前线奋勇杀敌,但是前线的伤员退下来后,需要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手术、处理伤口等,有时候战事紧急,她们经常要几天几夜都很难休息一下。为了让伤员得到最好的治疗,解秀梅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尤其战场上气温寒冷,伤员自我调节能力差,经常身体冰冷,解秀梅就把伤员的鞋脱下去,把伤员冰冷的脚放到自己的袖筒里暖一暖。
有一个伤员战士没有棉鞋,只穿了一双薄薄的单鞋,由于雪水浸透和天气寒冷,他的脚与鞋子冻到了一起,根本脱不下来。解秀梅非常心疼,直接解开自己的棉衣,把战士的脚抱在自己怀里。在场的伤员看到后既惊讶又感动,尤其是那位伤员,直接流下了热泪:“我的脚是你给保住的,等我好了,一起回到战场继续杀敌。”
1951年11月,志愿军的医院突然遭到敌机的轰炸,解秀梅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立刻组织伤员转移,在大家终于转移到安全地带后,解秀梅突然发现少了一位——身负重伤的605团排长李永华。解秀梅不顾战友劝阻,毫不犹豫冲进了硝烟弥漫的屋子,在肆虐的大火中找到了已经放弃希望的李永华。
解秀梅背起李永华就向外跑,敌人的炮弹依然在狂轰乱炸,突然,一颗炸弹向二人附近落下来,在这危急关头,解秀梅马上放下伤员,迅速把李永华压到了自己身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战友。炮弹爆炸了,强大的冲击波直接将解秀梅震晕了过去……最终,李永华得救了,解秀梅却受了重伤。
荣誉加身,两国元首接见女英雄
1951年,解秀梅荣获志愿军“一等功臣”英雄称号,并且经过一次次战火洗礼后,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志愿军凯旋后,解秀梅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收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解秀梅作为唯一的女功臣,还被安排了一项光荣而幸福的任务——负责向毛主席献花,这也成了她永生难忘的记忆。
1952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在平壤召开大会,解秀梅作为志愿军代表,又接受了金日成的亲切接见,并被授予朝鲜最高荣誉国旗勋章。
朝鲜战争结束后,解秀梅转业回国,曾到山东临沂国棉八厂、兴化印刷厂等担任副厂长、副书记等职务,1996年,这位志愿军女英雄在石家庄因病逝世。她的前半生舍身报国,后半生居功不自傲,无愧“人民功臣”的称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