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述

综述

你知道吗?地球上两位重量级选手——中国与美国,竟然在大坝建设上打起了擂台!一位忙着建大坝,仿佛要把所有水流变成电闪雷鸣的能量;另一位却忙乎着拆大坝,好像在说:“嘿,大自然,轮到你做主了!”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喜感?但别着急,这场戏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怒江上的“谣言终结者”

怒江上的“谣言终结者”

时光倒流至2013年,彼时的媒体圈掀起一阵波澜,《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重启怒江水电站大坝项目,怒江告急》的文章,将聚光灯投射到了中国怒江畔的一个宁静角落,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看似悲情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那些原本在清澈河水中自由自在游弋的小鱼们,如今却因为一座巍峨耸立的大坝,面临着“家园破碎”的命运。

不仅如此,文章还添油加醋地提及了大坝对渔民生活的冲击,声称对下游国家如缅甸、泰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剥夺了当地渔民的生计来源。甚至牵强附会地将地震灾难与其挂钩。乍一听,这简直是一部典型的悲剧片脚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故事到这里,才刚刚开始进入高潮。事实上,尽管大坝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怒江的生态面貌,令部分洄游鱼类的迁徙路径受到了干扰,可实际上,怒江中的洄游鱼类数量并不多,真正属于长途洄游性鱼类的只有怒江裂腹鱼这一种,且这种鱼非常罕见。

短途洄游鱼类能够在支流洄游产卵,不会因为水坝的阻拦而无处可去。而对于那些非洄游鱼类而言,大坝的建设反倒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宽阔的水库形成,非洄游鱼类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活舞台,水质条件的改善加上食物链的重塑,使得它们的数量迅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它们得以繁衍生息,形成了生机勃勃的“鱼丁兴旺”景象。因此,所谓建设水坝导致泰国、缅甸无鱼可捕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拆坝狂欢节”

再来看美国自己,自1980年以来,美国已拆除超过1000座大坝,这一系列行动并非出于对国际生态平衡的担忧或对下游国家的关怀,而是基于国内大坝老化、安全风险上升及生态恢复的迫切需求。

美国的大坝建设史,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对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空前高涨。大坝建设不仅满足了电力供应、有效控制了洪水,保护了下游城市和农田,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工程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建设的大坝逐渐显露出老化迹象,结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混凝土的劣化、金属部件的锈蚀、水压的长期作用,都使得大坝的稳定性大打折扣,安全隐患日益严重。

一旦发生溃坝,将对下游地区造成灾难性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而且,随着大坝老化,维护成本急剧增加,对于一些经济效益已不再显著的大坝,拆除成为更经济、更安全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关注焦点。阻断鱼类洄游路线、改变水流模式,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恢复成为拆除大坝的重要动因。美国的埃尔瓦河大坝拆除项目,便是生态恢复的典范。

拆除后,河流自然状态恢复,鱼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改善。《纽约时报》对大坝的“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一或许就来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与拆的辩证法则

修与拆的辩证法则

回到我们的核心议题——修坝还是拆坝?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一个古老的成语里——“过犹不及”。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修坝与拆坝这样复杂的问题时,应当遵循适度原则,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在“修”和“拆”的议题上,关键不在于是否修建大坝,而在于如何修建。如果修建时不考虑后果,拆除时又空喊口号,这并不是真正的环保。真正的环保,应该是在修建时就考虑到生态平衡,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修建鱼通道,采用人工洄游的方式,让鱼类能够自由洄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挪威特隆赫姆峡湾的穆斯克雷夫大桥为例,这座桥不仅解决了交通需求,还在设计中融入了海洋生物保护的理念。

设计师在桥墩下安装了人工礁石,为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从而促进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发展。这种“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正是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寻求平衡的一个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修坝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中国在推进大坝建设时,应当继续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而美国在拆除老旧大坝的同时,也应审视其历史上的建设行为,以及当前的环保政策是否真正做到了公正与全面。

最终,无论是修建还是拆除大坝,都应当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世代负责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既不牺牲自然的恩赐,也不辜负人类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期待一个既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又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尾

如果能穿越时空,问一声大坝:“你幸福吗?”,它可能会回答:‘只要我还在为人民服务,我就很幸福。’”是啊,无论修坝还是拆坝,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好,同时保护我们珍贵的地球母亲。

无论是在河谷深处矗立起雄伟身姿,蓄水发电、灌溉农田,还是在使命完成后优雅谢幕,为生态复苏铺平道路,每一座大坝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故事。

修坝与拆坝,看似截然不同的抉择,实则殊途同归,皆指向同一个目标: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大坝的故事,更是一幅描绘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美丽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