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在听说镇上要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90岁的张绍仁也跟着大家来到采集点,虽然此时的张绍仁已经90岁了,但身体依旧硬朗。
来到地方后,张绍仁提交了自己的个人资料,在看到他的个人资料后,当时的工作人员纷纷震惊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只见张绍仁的个人资料上写着: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等。
张绍仁正是曾经参加过多场大型战役的老兵,随后张绍仁又拿出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宝贝”,只见一个个勋章和立功证书被他拿了出来。
其中有参加各种战役时所颁发的纪念勋章,还有他荣获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的荣誉证书,这些可都造不了假。
老英雄张绍仁照片
到了这里,工作人员明白自己今天算是见到英雄了,连忙向张绍仁敬礼表示尊敬,这是真正的功臣啊!
等张绍仁的信息采集完毕后,他的相关事迹被报道,附近的村民这才知道,平常里一直跟他们聊天,一起下地干活的老张,竟然是大功臣。
作为曾经参加过多场战役并荣获战功的功臣张绍仁,为何会在晚年时默默无闻?一段尘封的历史就此揭开,让我来看看老英雄的英勇事迹吧。
老英雄张绍仁照片
不满压迫,加入解放军
1929年,张绍仁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的一个村子中,其家庭条件并不好,再加上当时有地主豪绅压迫,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张绍仁家中共有八个兄妹,在父亲去世后,一直都是母亲在辛苦劳作照顾他们成长,在兄长们长大后,也陆陆续续去给地主做长工,生活这才好起来点。
长大后的张绍仁在学堂学习了三年,后因交不起学费,只能辍学回家打长工,因为时常受到地主的欺压,再加上长期生活在底层,这种生活让他很不开心。
1948年10月,刚刚成年的张绍仁便决定离开家乡去参军,除了年少时的那份热血,更多的是跟随部队解放全中国,让地主不复存在,让老百姓也能有自己的土地,能吃上饱饭。
在加入部队一个月后,解放军与国民党在徐州爆发淮海战役,此战是解放军对国民党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而刚入伍的新兵张绍仁,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作战。
一年后,渡江战役爆发,相比较当初懵懂的新兵,此时的张绍仁已经是一员老将,这次战役对他的印响也极为深刻。
在参加渡江战役时,张绍仁还不过是个20岁的小伙子,在得到上级的命令后,他所在的部队要求在夜里横渡长江,第二天出其不意对敌人进行袭击。
毫无疑问,这项任务是艰巨的,先不说附近最窄的江面就有两公里,就是敌人的来回巡视就让人极其容易暴露。
并且解放军的渡江工具仅仅是小木筏,一旦被敌人发现,那么将毫无掩护,因此要求在渡江时,一定不要有灯光和声响,避免被敌人发现。
国民党部队同样明白我军深夜有渡江的可能,于是除了探照灯外,还有时不时地机枪扫射,谨慎到了极点。
仅仅是想到这个场面,就觉得要想完成这个任务,那么一定是发生奇迹,作为参军一年的张绍仁,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曾坦言自己在当时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抱着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百万雄师成功渡过大江,出其不意给敌人一记痛击,正如前面所说,完成这个任务一定是发生奇迹,而解放军则是奇迹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在老英雄张绍仁的回忆中,最为艰苦的就是抗美援朝作战,不仅环境恶劣,敌人也非等闲之辈,都是拿着精良装备的美国大兵。
参加抗美援朝,用生命护住物资
1950年11月,21岁的张绍仁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奔赴朝鲜战场,这是一场难打的仗,但这也是一场必须打的仗,全军上下皆都充满士气,为了新中国而战。
据张绍仁回忆,在当时美军并非是唯一的敌人,还有一个敌人要更加的凶险,那便是朝鲜的天气,当时正值寒冬,每天基本上都是在零下30°,泼水成冰并非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现象。
美军在雪地中行军,有卡车,有坦克,但我军只有两条腿以及坚定的意志,并且在除了环境外,行军途中还要时刻勘察敌情,避免被美军的空军轰炸所波及。
一日,张绍仁跟战友在行军途中发现一户朝鲜人家,在看到对方是解放军后,这户人家立马将他们邀请入内,并且为他们烧上水还加了被子。
尽管如此,几人还是冻得不行,还是一群人围在一起,这才有了一点温暖,等到第二天醒来,张绍仁发现因为连日的行军再加上恶劣的天气,他的脚趾甲全部被冻得脱落。
面对这种情况,张绍仁并没有选择留在农户家中等待其他部队,而是快速与其他战友换了鞋子,穿上大一号的鞋子,虽然疼痛难忍,还是还能走路,就这样,张绍仁拖着被冻得僵硬的双腿再次踏上征程。
经过数十天的行军,张绍仁以及其他战友终于到达了我军的基地,在这里,上级看张绍仁年龄还小,再加上腿脚有伤病,于是将他安排在后勤部队当中。
可在当时,后勤部队也是相应的比前线少一点风险,就是不用跟美军正面作战,其工作难度,也同样不小。
在美军的持续轰炸下,我军的运输设备遭到打击,并且再加上道路崎岖,要想将物资成功从外面运回根据地,基本上只能通过人力运输,即一袋一袋的扛上山去。
于是张绍仁每天的工作便是在敌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去附近乡镇上找寻物资,通常情况下,他跟其他人都是每个人扛着40斤重的物资,在我军基地和集市上来回翻转。
再加上敌人白天各处进攻,于是他们大多都是晚上行动,晚上的环境温度要比白天更加低,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基地的后勤。
在搜寻物资的路上,碰到美军的飞机轰炸是常有的事,一天夜里,张绍仁等人被美军的空军发现,伴随着一阵飞机所特有的轰鸣声,枪弹如雨水般地往下面洒落。
“快!找掩体躲起来!”
张绍仁就算反应再怎么迟钝,也明白了,可在生命和物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看着一筐筐蔬菜和炒米粉,张绍仁决定与死神争夺时间,他快速将散落一地的物资收拾好,随后迅速隐藏。
有心者,天相助,敌人的弹药并没有射中张绍仁,考虑到敌人会在路上巡视,于是众人决定先在外面隐藏一晚上,等敌人彻底过去了再出来。
这一晚,张绍仁抱着自己用生命抢回来的物资,整夜未眠,就是时至今日,他仍旧对当时的一幕心存余悸,实在是太凶险了:
“当时的枪弹如下雨一般向地上砸来,差点丢了命。”
1952年,上级安排张绍仁从朝鲜前线回国,在国内后方工作,尽管内心不愿而是想跟部队继续在前线,但还是服从组织命令回国。
回到国内,看着熟悉的土地,张绍仁泪流满面,因为站在熟悉的大地上,熟悉的故人却都已经不在,曾经一块跟随志愿军入朝的排长、班长等人,都永远的留在了朝鲜大地上。
在朝鲜战场中,张绍仁的入党介绍人排长、连长、指导员,以及班上其他12名同志全部牺牲。
看着手中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勋章,张绍仁表示:
“牺牲了那么多的弟兄,他们的汗和血并没有白流,这个勋章我感到很珍贵,我也感到很自豪。”
退休后默默无闻,不愿麻烦组织
1956年,退役后的张绍仁被分配到林业系统工作,因为工作能力突出,态度认真,他被分派到浏阳大围山推广双季水稻。
因为气候原因,当地的水稻产量均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广双季水稻何其之难,但多年的从军经验让张绍仁的意志无比坚定。
既然群众都不相信双季水稻,那他便带头种植,从头到尾全程亲力亲为,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而在收成之时,双季水稻也不负众望,力压其他水稻的产量。
此时,众人再也没有疑惑,开始纷纷种植双季水稻,至于现在会不会担心水稻的收成,他们表示完全不会,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们更加相信张绍仁的为人。
1987年,张绍仁退休,在得知他要离开后,当地群众纷纷舍不得,并且执意要给他送东西,因为没有他,那么现在当地的收成依旧是十分惨淡,眼看张绍仁怎么都不收。
一些热心的群众直接将家中的鸡蛋、米酒等物,硬塞到他手中,一些东西太多,更是直接扔到他的车上,可见张绍仁在附近群众心中的地位。
回到老家湘潭后,张绍仁依旧闲不住,东奔西跑了一辈子,让他突然闲置下来,反倒是有些不太适应,于是通过组织,将自己的信息调到湘潭,在基层担任工作。
对此,张绍仁表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英雄张绍仁的勋章和荣誉证书
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张绍仁深藏功与名,从不与人提起自己当年的壮举,而是默默无闻为人民服务,就算遇到困难,也从不找组织,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让组织因为自己而麻烦,内心过意不去,实在是质朴到纯粹。
在外人眼中,张绍仁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前辈,有着一副热心肠,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直到身体原因彻底干不动了,大家也都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张老,还是抗美援朝的大英雄。
于是就这样,一直到2019年采集退伍军人信息时,大家才发现这个秘密,可见张绍仁张老在生活中如何淡泊名利。
谈到现在的生活,张绍仁说:
“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自豪!”
在写了多篇的英雄人物后,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性,即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悍不畏死地维护人民的权益,在和平时期,他们自愿回到家乡,回到基层为人民服务,哪怕生活遇到困难,也从不麻烦政府。
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却从不考虑自己,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