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当年的处境曾遭遇几次凶险,仅以地面上进行祭祀仪式的祾恩殿为例,被战火烧毁得只剩下了长陵的祾恩殿孤守天寿山几百年。长陵的祾恩殿为什么能够完整的保留?至今没有权威的答案,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冥冥中的天意!
十三陵地面建筑的灾难
从上图可以看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的中央,而他的儿子朱高炽(仁宗皇帝)的献陵在他父亲的西边,这就是“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制度。
以后的各陵左右环侍长陵,成为明代中后期陵墓集中区。最早的陵区依山势而建围墙,长达12公里,仿城墙制,设有垛口、城门、嘹望楼,派军队守护。
十三陵有个特点,每一个陵的建筑是一个整体,但是在布局、形制都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南京孝陵一脉相承,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形制的不同。
它们都是祭殿前置,寑宫(地穴)在后,门廊、殿堂、明楼、宝城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从神道开始、石桥、无字碑、直到宝城,一条直道,在逐渐升高中,形成曲直、幽深的地形,在高低起伏中,看远山近水,浑然一体。从风水角度来说,的确是王气森森,肃穆庄严。
非常遗憾的是,地面建筑几乎毁去,没有完整保留。它的灾难是从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开始,漠北的瓦刺大军进攻北京的时候,在十三陵来了一个“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文明遭到游牧民族的践踏。十三陵的建筑精华祾恩殿,在几次战火中毁去,仅余长陵祾恩殿“孤独守望”!
众陵“拱卫”的风水宝地
俗话说“靠山要好”,我们看地图,燕山余脉自西北高原往东而来,曲折蜿蜒,成为天然靠山屏障。而左右的天寿山和另一侧的无名山,成为左右两阙,犹如陕西乾县的乾陵,左右夹峙的山头,成为天然双阙。
作为一生在战火中摸爬滚打的朱棣,同样以军事家的眼光审视自己陵墓的天然险峻程度、如屏的山势,易守难攻。这是长陵祾恩殿得到保护的基本条件。
由于众陵拱卫环侍,战火首先在外围陵园焚烧,这个是长陵幸免于难的又一个因素。
长陵的工程实在是太大,动用军、民工四十余万人,耗时十八年才完成。
雄伟壮丽的长陵祾恩殿
长陵祾恩殿是宣德二年(1427),也就是朱棣去世后三年,由他的孙子朱瞻基(宣德章皇帝)建成,效率相当不错,而且不是“豆腐渣工程”,历经五六百年岁月的苍桑巨变却依旧安然无恙!
进入祾恩门后,迎面就是北面高大巍峨的祾恩殿,与殿主人的身份完全符合,是所有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与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是“双子星座”!
“祾恩”是感恩受福的意思,依然仿照朱棣生前上朝的金銮殿修建,规模宏大,无可比拟!迎面大殿九间面阔,进深五间,一共45间房屋。
黄瓦红墙(硃砂色)重檐庑殿顶。高大的殿顶由60根金丝楠木承托。中间的四根主立柱由高达12米,直径达到1.17米的独木支撑,枋、柱、檩、椽、斗拱、雀替都是楠木制作。
朱棣的铜像表情,面如止水端坐九龙须弥宝座。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丹陛台基上,高达3.2米。四周勾栏环曲,显得大殿体量庞大!
兵临城下的保护
长陵与定陵隔河相望,但是,定陵处于整个陵园的西部,这座陵园建成时间很晚,但是,它的体量是仅次于长陵,虽然至今将近四百年时间,早己残破不堪,地面上的黄瓦绿苔,柱础瓦当,两陵在每天的夕阳中,默默守望。
定陵受过三次大火的焚烧,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清军入关,对于最东和最西的德陵和定陵大肆破坏,以至“砖瓦遍地,大火三日不绝。”在这之前,李自成攻陷十三陵,大火下的十三陵,在高温下发出暴裂的声音,定陵、德陵、庆陵地面建筑也惨遭毁灭。
三年后的顺治四年(1647),清廷出于政治考量,对明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对崇祯的思陵作了修葺,乾隆五十年,清廷对自己曾经毁坏的定陵、德陵进行了大修。
由于引起了清廷的关注,十三陵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客观上对最后长陵的祾恩殿起到保护作用。
同样是战争,在1948年底的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敦促傅作义将军和平谈判,经过努力,终于兵不血刃的和平解放了北平,十三陵包括长陵祾恩殿在内,终于安然无恙。
结语
长陵祾恩殿是十三陵中最大的祭祀大殿,它的幸存,可以说是十三陵最后的地面建筑遗址,也使我们可以一赌中国古建筑原汁原味的汉唐遗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