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江东名士、孙策的托孤重臣,敢和孙权“正面刚”;他也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对方辩友”,是《三国演义》里主张降曹的“江东鼠辈”……张昭,到底有几面?

最近,东吴重臣张昭墓考古成果引起广泛关注。文脉君梳理《江苏文库·研究编》多部著作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历史上的张昭。他的真实人设,也许和小说《三国演义》里描写的不太一样。

毕竟,他是《江苏历代名人词典》里“严选”的江苏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张昭(156—236),三国吴谋士。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辅佐孙策孙权开创并巩固东吴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学多才、年少成名的江东名士

张昭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少好学,博览群书,跟随当时知名大儒白侯子安专门学习过《左氏春秋》,又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等名士都关系很好。

在文史、艺术领域,张昭几乎是个全才:经学方面,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等;史学方面,张昭、张休父子合著有《汉书章条》,作为向孙登传授的“讲义”;应用文领域,孙权当政之初,每有重要章表书记,都是由张纮、张昭起草;艺术领域,张昭还非常擅长隶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儒学史》提到:“较之魏、蜀两国,孙吴政权更加重视儒学教化,所用之臣也多以儒学晋身者,如张昭、顾雍、诸葛谨、阚泽、唐固、谢承、程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书法史》也提到张昭:“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南渡至扬州。《三国志》中说他以善隶书闻名于世,王愔《古今文字志目》卷中著录的书家,张昭名列其中。”

因为才学,他很早就已经小有名气,20岁那年被举孝廉,却推辞不就,深受州里才士陈琳赏识。后来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又推举张昭为茂才,他仍然不接受。陶谦认为自己被张昭轻视了,差点抓他下狱。

“茂才”也就是秀才,因为东汉避刘秀名讳,所以称为茂才。东汉末年实行的是察举制度,茂才是由州推举,名额极少。然而,年少有才的张昭全都不屑一顾。

汉末,张昭避乱来到江东。要么是特别的因缘际会,要么是“小霸王”有过人的情商与人格魅力,不然很难解释:张昭怎么就成了孙策的“管仲”呢。

孙策在江东创业,征辟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全权委托。在东吴早期,张昭是与周瑜齐名的文臣,辅佐孙策、孙权开创并巩固东吴政权。

孙氏兄弟早年的谋士不多,主要是淮泗人物,其中广陵人张纮、彭城人张昭最为著名,合称“二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策渡江之后,与南北儒学士大夫皆有冲突,甚至屡有“诛戮江东英豪”的举动。孙策死后,不少“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关键时刻,张昭、周瑜等人招抚羁旅,缓和与江东本土大族的关系,使南北士人渐次进入东吴政权,从而奠定了南北士人合流的基础。

孙策对张昭极为尊敬,也十分倚重,“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最著名的事件便是临终托孤。孙策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还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意思也就是说,假如江东内部政治不顺利,那么就慢慢向西撤退。

陆机在《辨亡论》中指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勋卓著、性格刚直的东吴重臣

张昭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成为诸葛亮那样的“偶像派”?那得怪《三国演义》。

在罗贯中笔下,张昭被刻画成一个自私、无能、爱出馊主意的人。实际上,因为小说有着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整个东吴都成了被忽略的小透明。江东群儒,也在诸葛亮的“主角光环”下黯然失色。

“舌战群儒”的名场面,更是让江东文人集团被“团灭”。张昭,更是因为主张降曹,背上了一生的“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张昭作为托孤重臣,功勋卓著,也常常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他性格刚烈耿直,多次犯颜直谏,刚正不阿,甚至不惜和孙权发生正面冲突。

孙策临终托付,张昭尽力辅佐孙权,孙权以师礼待张昭。孙权喜欢射猎,常常冒险射虎。这不,“亲射虎,看孙郎”,确实偶像值拉满。张昭却给孙权“泼冷水”:作为君主,应该“驾御英雄,驱使群贤”,跟猛兽较劲不是你的正业。

也许在孙权的眼里,张昭的劝谏多少有点儿“爹味”。孙权即东吴帝位后,对张昭冷眼相看,但张昭忠诚未减,刚正如初。张昭在赤壁战前主降,孙权正好借题发挥,当众批评张昭“几误孤大事”,毫不留情面。

矛盾升级的时候,孙权以土塞门、烧其门,张昭仍不改初衷。

事情的起因是,魏明帝曹叡将公孙渊封为辽东太守,可公孙渊反复无常,第二年就派人向孙权示好。孙权很高兴,当即决定派张弥、许晏等人去封赏公孙渊。东吴满朝大臣都认为公孙渊不可靠,张昭也站了出来劝说孙权。但孙权主打一个不听劝,偏要派人去辽东。

张昭很生气,就托病不上朝。孙权也很生气,他觉得张昭这是在逼他,倚老卖老,不给他面子。于是,孙权派人用泥土从外面堵住了张昭家的大门。没想到,倔脾气的张昭也让人从里面用土封住大门。谁也不准备给对方台阶下。

结果,公孙渊果杀了东吴的来使,献给曹魏。孙权知道自己错了,多次抚慰张昭,张昭还是闭门不出。孙权登门,张昭推辞说病重。于是,孙权火烧其门,张昭更加大门紧闭。

孙权见恐吓不成,只能服软,让人灭了火,站在张昭家门口等待,张昭这才重新出门去“上班”。

后来,孙权拜张昭为辅吴将军,封娄侯,邑万户。嘉禾五年(236)病逝,孙权素服吊唁,并赠谥号文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老城南“老虎头”原来是“娄湖头”

1800年后,南京南部新城考古发现的张昭墓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张昭墓已经考古发掘完毕,有望进行原址保护。过去,这里的旧地名为“娄湖”。有学者认为,应该源于“娄侯”张昭葬于此地。

你知道吗?就在南京老城区,也可以寻迹这位传奇的“娄侯”。在人气爆棚的老门东附近,有个地方叫“老虎头”。有学者认为,这里原来正是张昭旧居。张昭曾在宅前开挖水塘,被称为“娄湖”,宅地被称为“娄湖头”。后来由于南京方言的缘故,“娄湖头”传着传着就成了更顺口的“老虎头”。这么说来,孙权、张昭正面刚,用土堵门、用火烧的地方,很可能就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虎头人杰地灵,不仅有东吴娄侯张昭,还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萧衍》:“关于萧衍出生地‘同夏里三桥宅’的具体位置,据有的学者研究,应在南京城南老虎头44号,这里原是东吴孙权重臣张昭旧居。南朝时期,这里成了萧衍的住宅。萧衍当皇帝以后,将故宅舍为寺庙,取名为光宅寺。光宅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当时寺庙宏伟,是建康城里18座大寺之一,现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