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下半年起,在黎锦熙主持的国语大辞典编纂处做剪贴资料工作的范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引起了天津《大公报》社的注意;《大公报》社总经理胡政之亲自出马,请范长江专为《大公报》撰稿。

《大公报》是当时有全国影响的报纸,知名度很高,范长江遂答应下来;先后写出数篇通讯,在《大公报》上发表。在日本军国主义觊觎中国,全民抗战难以避免的时刻,范长江意识到:中日一旦开战,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因此,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和研究,很有必要。

台儿庄战役中,范长江(右一)陆诒(右四)与关麟征军长(右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儿庄战役中,范长江(右一)陆诒(右四)与关麟征军长(右二)
范长江(右)、沈谱(左)夫妻,和沈钧儒(左二)及王炳南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长江(右)、沈谱(左)夫妻,和沈钧儒(左二)及王炳南合影

1935年5月,26岁的范长江从北平赶到天津,找到《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说:“我要去考察西北,去了解红军。”胡政之立即答应,支付这个年轻人每月15元稿费、请他为《大公报》写稿。

接下来,这个年轻人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成都出发,经川西、陇东、祁连山、河西走廊、贺兰山、到内蒙古……走遍大半个中国,开启了自己的“成(都)兰(州)之行”。

此一行,他历时10个月,进行了长达3000公里的新闻采访活动,写下的一系列报道,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满足了国统区读者了解红军和长征的渴望,可谓轰动一时。1936年,《大公报》将范长江的相关文章结集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西安事变谈判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在西安允准划定陕甘宁二十一县为中共治理地、承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事情,在国统区一直秘而不宣。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不久张学良又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这短短的两星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会给中国政局带来怎样的变化,无疑是当时的中国民众关注的头等大事。

范长江觉得不到西安采访此事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失职,也是新闻界的遗憾,于是决定去西安。在杨虎城的公馆里,周恩来将西安事变的全部、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范长江。范长江,回上海写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将国民党在“西安事变”上的谎言掀了个底朝天;据说,蒋介石看了范长江的文章后,勃然大怒。

为了深入了解陕北,范长江提出要到延安、采访心仪已久的毛主席。1937年2月9日,范长江到达延安,和毛主席做了彻夜长谈,主席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当时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并建议范长江立即回上海,利用《大公报》的影响,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范长江是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外,第一个正式以新闻记者身份进入延安的人,率先打开国民党新闻封锁的大门。接下来,他一鼓作气,连续发表约三万多字的长篇通讯,让全国人民第一次了解到中共,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毛主席和范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范长江
毛先生在信中自谦称“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先生在信中自谦称“弟”

远在延安的毛主席看了范长江的文章,非常高兴,立刻写信给他:“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寄上谈话一份,祭黄陵文一纸,藉供参考,可能时祈为发布。甚吩时赐教言,匡我不逮。敬颂撰祺!"并且在信末署名“弟毛泽东”。

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范长江与中国文化运动的先驱胡愈之等团结全国广大进步记者,组成了“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这就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

1950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了“记者节”。1999年,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后,中国记协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记协是代表着全国55万名新闻工作者的,以其成立日——11月8日作为记者节日期,具有广泛代表性,遂确定了这个节日。

2000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