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淄博市博山区的民生医疗,当地人挂在嘴边的往往是“有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其中有2家是三级,这对当地40万常住人口而言,是福气,也是“烦恼”。
近年来,博山的医疗机构一直在向外界传递一个观念:大家对博山医疗的认知需要刷新,博山的医疗机构不只是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眼下,头顶“现代文旅之都”光环的博山,医疗水平正打破偏安一隅的局面,焕然一新。致力打造“康养圣地”的这里,正在回答“除了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还有啥”的问题。
实地调研记者发现,博山民生医疗的转型,不只是发掘自身原有的价值,也在于向基层渗透,并用更开放的心态撑起“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的新发展空间。
过程中,博山医疗行业的受访者尤其强调融合和带动,他们关心的也不只是经济价值,更关乎人,因为人的创造力是这一切的支撑,而医患双方的获得感和心灵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衡量标尺。
近年来,博山医疗也一直在实践中探索。以下是记者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
医保频“上新”,市民看病吃药更便捷
11月1日,在位于博山西冶街的一家定点零售药店,市民刘先生在体验了“刷脸”支付医药费后,深有感触地说:“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有时忘记带医保卡,又不会用智能手机,买药便无法刷医保。现在药店推出医保刷脸支付功能后,只需要‘刷个脸’就能走医保了。”
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就医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就医购药满意度,博山区在首批59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启了“医保刷脸”购药新模式。
不仅是“刷脸”,眼下,博山市民看病吃药的便捷可以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例如集采药品进药店活动的开展。”据药店所属的医药公司副总经理孙晓斐介绍,目前,公司已在线下127家直营门店设置“国家集采药品专柜”,门店不仅覆盖各城镇街道,还深入到各个乡镇,确保“国家集采进药店”工作的全面覆盖。
记者现场采访看到,目前,该药店在售集采药品多达100余种,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疾病用药,切实满足了居民的购药需求。孙晓斐说,2024年1-9月,公司已累积销售集采药品约360万元,服务顾客近10万人次,使当地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品质医保。
在博山区人民医院,医保信用支付也让不少市民体验到了“医保上新”的便利。
据博山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雷介绍,实施医保信用支付后,市民来此住院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由银行代为缴纳,患者仅需在出院后一起结算即可,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记者注意到,选择医保信用支付的市民,只需持住院证到医保服务站,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带领其到窗口进行登记办理,整个流程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该举措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博山区医疗保障分局医药服务管理科科长赵宁介绍,目前,博山有4家医疗机构推行了医保信用支付改革试点,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博山区人民医院和博山区中医院,住院、门诊医保信用支付结算已正常使用。
此外,博山区医疗保障分局还推行了“一站式床旁结算”的新举措,将入院、出院报销业务前移至病区护士站,切实做到医保服务近床旁,让患者少跑路、少排队。
记者在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看到,“一站式床旁结算”服务开通后,每个病区护士站都成为结算窗口。出院当日,病人家属凭出院单和有效证件,用多种电子支付方式,即可在病区护士站直接办理出院结算。
就医市民表示,该服务几分钟就能完成出院结算业务,节省了排队时间,使患者切实感受到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真正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服务零距离。
“心电一张网”,破解群众心中之“痛”
前不久,博山区池上镇西陈疃村的顾大爷因胸痛、胸闷10分钟到村卫生室就诊,村医通过观察迅速判断患者可能为“心梗”,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后将结果上传至博山区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会诊平台。
几分钟后,患者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乡医紧急拨打“120”,源泉中心卫生院赶来的大夫立即给患者口服心肌梗死一包药。到达博山区人民医院后,经绿色通道“双绕行”直接将患者送至导管室行介入治疗,患者转危为安,DTW时间(“Door to Wire”的缩写,指的是急性心梗患者从入院至首次导丝通过闭塞段的时间)仅为23分钟。
村级卫生室配备心电图检查,并实现远程会诊,这是博山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所开展的“心电一张网”项目。
据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方亮介绍,2023年博山区开始开展急性胸痛救治体系建设,博山区人民医院创建为胸痛救治中心,1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创建为胸痛救治单元。2024年,在此基础上启动了以博山区人民医院胸痛救治中心为核心、各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心电一张网”建设项目,为全区102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布设便携式远程心电图机,群众可以直接在村卫生室做心电图,由博山区人民医院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及后续治疗。
“博山区是淄博市率先开展‘心电一张网’项目的区县。”肖方亮说,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安装远程心电图机102台,开展远程心电会诊服务1.64万余人次,其中筛查阳性患者例数8906例,高危预警患者例数251例,真正实现了以一网之“通”,破解群众心中之“痛”的目标。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是博山的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内容之一。为打造区域胸痛救治体系核心,博山区人民医院自2019年以来持续培养介入医生、护士和DSA技师,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胸痛中心,并以此为核心打造全区区域胸痛救治体系。
2023年7月,博山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现场验收,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核心作用逐渐凸显,形成了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急救服务体系。
肖方亮说,博山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建立,进一步优化了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强化了多学科密切合作,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他说:“截至目前,博山区10家卫生院的胸痛救治单元也已顺利完成省市胸痛联盟现场认证,实现基层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覆盖率100%。”
“大病不出区”,争做医疗改革典范
日前,一名73岁的博山籍患者出现无诱因大便带血,在外诊断为距肛门4cm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难度非常大。患者经多方咨询入住博山区中医院。
由于病人年纪大,经多学科会诊最终确定了最佳治疗方案:三次小剂量精准化疗后,在中日友好医院姚力教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了直肠癌根治术,避免了回肠造口及二次手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精心康复护理指导下,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患者无需“远行”,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国内顶尖专家的服务,这便是博山致力探索的“大病不出区的博山模式”。
据博山区中医院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亓恒樑介绍,2024年以来,博山区中医院在与清华大学张明徽教授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与中日友好医院胃肠道外科专家姚力教授合作,开展直肠癌保肛根治术。通过线上线下授课、现场查房、带教手术、远程MDT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提升医院综合医疗水平。
“目前,‘大病不出区’诊疗格局已初步建立。”亓恒樑说,在此基础上,博山区中医院还与北京康盟慈善基金合作,开展了针对省内大肠癌患者医疗救助的“博爱之山”公益项目,由姚力教授专家团队亲自诊疗、手术的同时,还可享受每年上限2万元的补贴。这让患者在享受到国家级优质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截至目前,博山区中医院已开展大肠癌根治术30例。
博山地处齐鲁文化的交汇地,是典型的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城市,老年人口占比近30%。当地饮食特点受历史文化、资源条件和工矿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影响,倾向于选择能够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以适应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需求。于是高油、高盐、高碳水饮食长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健康,也衍生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亓恒樑看来,上述原因的叠加,使当地居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状及与三高症状相关的心脏病、脑卒中和肿瘤风险逐年增高,对社会经济、人口造成了巨大消耗。因此,博山区中医院积极与清华大学张明徽教授团队对接联系,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张明徽教授创办的乐和新医与博山区中医院合作成立的淄博乐和新医癌症慢病康复中心,于2022年底在博山落地生根。
据亓恒樑介绍,该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将“科技+人文,高端资源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切入点。在新医学理念的感召下,中日友好医院姚力教授于2023年4月第一次来到博山区中医院并举办了首次“大病不出区”的县域论坛。
他说:“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大病不出区博山模式’能够成为全国医疗改革的典范,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通讯员 刘亚琳 孙建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