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死亡,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最终归宿。然而,当生命走向尽头时,人们是否能拥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
疑云密布、争议颇多...为什么安乐死迟迟无法合法化?
01
“自杀”疑云
2023年9月23日,全球首台自杀舱Sarco迎来了它的首位使用者——一位64岁的美国女性。
这台位于瑞士边境森林中的自杀舱,其工作原理是将舱内空气替换为100%的纯氮气,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进而死亡。整个过程无痛且不超过10分钟,设计团队声称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风险。
但也仅仅是声称了。
这位女士的死亡引发了轩然大波。在死亡后,警方迅速逮捕了提供自杀舱的组织的总裁弗洛里安·威利特。随着听证会的召开和一系列证据的出现,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首先,根据检察官出示的证据,这位女士在入舱前曾描述自己因头痛和免疫系统紊乱饱受折磨,且无法接受治疗。她在儿子的支持下,选择了来到瑞士接受安乐死。
然而,在自杀舱内的监控视频却捕捉到了令人不安的画面。在女士进入舱内后不久,摄像头捕捉到了两次运动痕迹,窗户上也出现了一个黑点,被认为是她剧烈抽筋的表现。随后,威利特手中的Pad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显示舱内女士的心率异常。
整个过程与自杀舱设计团队所描述的“无痛、无风险”大相径庭。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后续的尸检中,法医发现这位女士的颈部有伤,引发了涉嫌故意杀人的猜测。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真相尚未大白。
自杀舱的设计者菲利普·尼茨也备受关注。这位77岁的医生曾因设计“自杀袋”而声名狼藉。他声称设计自杀舱的灵感来源于英国中风患者托尼·尼克林森,后者因疾病痛苦不堪,希望能有一款眨眼就能自杀的装置。
现在,菲利普的种种行为和他曾经的争议发明,让他得名“死亡医生”,他仍在设计新的自杀机器,并声称易于普及。
这一案例直接表明,安乐死与故意杀人之间的界限可能非常模糊,一旦合法化,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02
争议故事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有一起关于安乐死的争议事件。上海姑娘沙白,一个曾经活力四射、热爱生活的年轻女性,在2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红斑狼疮。这种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沙白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红斑狼疮进行了长达23年的斗争。她热爱旅行,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她多才多艺,会钢琴、拳击、街舞、潜水、跳伞……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然而,随着病情的恶化,沙白的身体逐渐被病痛所吞噬。红斑狼疮多次爆发,最终导致了肾功能衰竭,每周需要进行三次、每次五到六小时的肾透析。这种痛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但沙白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时至2024年,当生命的质量一次又一次被病痛无情地剥夺时,沙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她不愿再过这种没有质量的日子,她渴望解脱,渴望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她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也是争议颇多的决定——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
据她在视频中表述,沙白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与其在病痛中苟延残喘,不如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她希望自己的离开能够给家人带来解脱,也能够让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尊严和自由。
沙白的故事引发了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有人认为她有权决定自己的生命如何结束,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尊严的追求;也有人认为她选择安乐死是自私的,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这一事件再次将安乐死合法化的话题推向风口浪尖。
但最主要引起争议的是,在疗程中,她最后选择不遵医嘱。
这一选择引发了人们对红斑狼疮治疗的讨论和质疑。有人认为,如果沙白能够遵医嘱、规律治疗,或许能够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这种与大部分人对人生价值排序的不同支撑着她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与意愿,这是一个多元且复杂的社会现象。
在此,我们期望每个人的选择与意愿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但当安乐死合法化后,这种排序是否会被刻意引导,甚至这次沙白的故事,不乏有营销号大肆报道,这种报道是否会让人“以死为荣”?
03
这真的是我们向往的吗?
现如今,总有人将安乐死=尊严死,但二者真的相同吗?
尊严死,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人在生命终末期,能够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来延长临终过程,从而以一种自然且有尊严的方式离开世界。它关乎于人对生命终点的自主选择,以及对生命质量的尊重。
安乐死,尽管在某些情境下被视为实现尊严死的一种手段,却并非全然等同于尊严死。安乐死,尤其是医助自杀,涉及主动的致死行为,将导致生命的提前结束。在立法与伦理层面,安乐死都面临着诸多争议与挑战。它要求对患者的痛苦程度、知情同意的界定,以及防止潜在的家庭、医生或社会的强迫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法律与道德考量。
以沙白女士的故事为例,她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而饱受病痛折磨,最终选择前往瑞士进行安乐死。沙白的选择,无疑是在她个人看来,是追求尊严死的一种方式。但她的故事,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安乐死合法化、尊严死定义的广泛讨论。
一方面,有人支持安乐死,认为它是对无法救治的患者的一种人道关怀,能够让他们避免无尽的痛苦,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生命。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人的自主权与生命尊严。
另一方面,也有人对安乐死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一旦安乐死合法化,可能会引发滑坡效应,导致社会对生命尊重的降低。同时,他们也担忧安乐死可能会被滥用,成为某些人玩弄生命的工具。
此外,我们还需警惕媒体对安乐死报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度美化或戏剧化安乐死的过程,可能会诱发高危群体的模仿行为,从而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因此,在看待安乐死与尊严死的关系时,我们应保持理性与审慎。尊严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概念,它关乎于人对生命终点的自主选择与尊重。而安乐死,尽管在某些情境下可能被视为实现尊严死的一种手段,但其合法化与道德考量仍需谨慎对待。
End
写在文末
我们需要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方式走完生命最后的时光。这既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也是对死亡焦虑的对抗。在追寻和构想一个有尊严的死亡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和识别自己对死亡的内在感受,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