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兴同志曾长期负责毛主席的保卫工作,并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伟人去世后,他一度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位居正国级领导人之列。

1977年3月,叶帅提议让邓公复出,重新担任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汪东兴公开在会上表示反对。

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全国局面已经基本稳定,中央领导们又大多十分认同:邓公具备卓越的治国理政才能,支持他复出。

而在讨论会上提出不同意见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陈永贵,另一个就是汪东兴。

陈永贵是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他是毛主席从山西农村基层逐步提拔起来的干部,为人忠诚朴实但文化程度比较低。邓公处于低谷时,陈永贵曾盲目跟风批判,他对邓公始终存在一定的偏见。此时陈永贵又表达了疑虑,委婉地提出“组织应该再考察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陈永贵,汪东兴的措辞就比较激烈了:他不就那两下子么?1975年都试过了,行不通嘛!

七十年代汪东兴立有大功,讲话很硬气。1975年初毛主席曾让邓公复出,主要负责整顿社会经济,但76年4月邓公再次被别有用心之人诬陷打压,免去领导职务。汪东兴在会上提到的“两下子”,就是指邓公在这段时间不顺利的个人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显然,他的这番评价有失偏颇:

因为在邓公主持大局期间,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好转,他的一系列整顿措施行之有效,很得民心。

至于75-76年间遭到相关利益集团的打击,怎么能说是邓公的办法行不通呢?这是两回事不应该混淆。汪东兴之所以不支持邓公复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第一代领导人的维护态度。汪东兴近距离与主席共事多年,彼此信任感情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像邓公等“被打倒的”干部能够重新担任实际职务,后续便牵扯到不少人的平反问题,需要推翻既有的历史结论。汪东兴自然看到了这一步,他是有所担心和顾虑的。在领导工作层面,汪东兴有擅长之处,也有不擅长的地方;但他对于毛主席的绝对忠诚,后人还是能够理解。

不管怎样,此时此刻的中国急需邓公这样的治国之才出山,任何个人力量或评价都不能阻拦。

最终在中央大多数干部的支持下,邓公在1977年7月恢复了党政军职务,此后他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光荣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汪东兴同志本人和邓公并没有私人过节,相反还有不少渊源。

在1969年邓公下放

新建县

拖拉机

修造

厂劳动期间,汪东兴帮助邓公的继母

夏伯根前往江西,和邓公团聚;1971年6月,汪东兴设法安排邓朴方(邓公长子)也去了江西;1976年邓公处境危险,又是汪东兴主动向毛主席提出,抓紧进行转移,保证邓公一家的人身安全。总体来说,汪东兴当年的一系列做法可谓老练、周到、又仗义。

1980年2月,汪东兴同志辞去了主要领导职务,逐步退居二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