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贝壳网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十月份成交6593套,比九月份增长7成!几乎以两级反转的表现,闪现在眼前。
通过克而瑞的十月份二手房成交数据(12473套,环比上涨约24%)简单对比之下,贝壳网占据二手房市场份额超过一半有余,垄断地位显而易见。
很多数据,连起来看才有意思,数据背后的故事,更有意思。
4%的业主开始涨价
在贝壳网挂牌售房的业主中有5642位,在十月份不约而同的上调了自家房子的售价。
涨价房源的数量比九月份增长了六成。这个十月份成为一年来,二手房涨价房源数量最多、调价最集中的一个月。
如果再加上九月份涨价的房源,那么九月、十月两个月来,就已经有将近1万套二手房上调价格。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当前天津二手房市场挂牌量26万套估算,已经大约有4%的业主,敏感且勇敢的上调了自己房子的挂牌价格。
4%这个比例看着不大,但是他会带来跟风效应,给更多观望者信心,带动趋势肯定会逐渐明显。
推测一下这些业主的内心想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1、这次政策利好了,在不着急用钱的前提下涨价试试,多卖一点是一点。
2、自己的房子被看的次数多了,证明先前报价可能低了,随行就市先涨一涨,如果真有人看上了再降回来也不是不行。
3、同小区里的低价房都卖完了,剩下的房源都是边边角角,自己的房子成了目前小区里价格最低的,那就先涨一点试试看。
4、或是学区、或是地点,自己的房子有几条拿人的优势条件,低价出售可惜了,涨回来一些先看看。
试探总会变成趋势,少数人的成功总会带动更多人跃跃欲试。这就不难预测在十一月份,一定会有更多的业主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中来。
细究涨价的深层原因,是业主们想多卖钱吗?其实并不是,而是先前的二手房价格被市场、被中介们砸的太低了。
对中介砸价说不
这两年来绝大多数时候,中介们对于二手房的销售,都在使用一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割底法。
即集中火力带看小区内价格最低的几套房子,一波波客户人海战术往低价房那里冲。偶尔看几套高价房子,也是为了给客户造就对比感,用高价房给底价房打托。
这样做的好处是带看成交的效率更高,因为便宜房子更容易成交。而且对买卖双方都能制造严重的焦虑感。
如果低价房源很快被成交,就能以此为例说服其它客户:这个价位是当前楼市的合适价位,你不要有的是人抢。
如果低价房源多次带看不成交,可以回过头用带看不成的实例来跟房主杀价:这房价还得再降,否则没人要。
等把小区里一波最低价的房子收割完毕,正好拿着当前的成交实例,再去找价格次低的另一波房主去杀价:你看看,你不降到这个价位就别想卖出去。
这是一套借用客户打压房主,借用房主逼定客户的高效技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中介把天津二手房市场的价格砸下来,也不为过。
从现在来看,已经有小部分业主在行动、更多的业主再观望,不再会轻易降价。从恢复信心这点来看,此轮救市政策终于有了一些显著效果。
割肉者5万人
十月份在贝壳网内,降价房源有50695套,看上去这个数字比涨价房源高出十倍!乍一看,明显是更多的房源在降价啊。
可是回头看一下就能发现,单月降价房源的数量,在呈现明显递减趋势。也就是说大半年以来,降价的房源越来越少了。从最高峰的单月降价房源9.2万套,减少到当前的单月5万套。
不管政策环境如何,着急卖房的房主总有人在,不妨也小小猜测一下,这些依然降价的房主的心理:
1、是生活变动比较大,尽管房贷一降再降但依然供不起了,索性割肉认赔。
2、是对与楼市“止跌回稳”的理解为回稳容易,但房价再涨回到几年前已经不可能,与其坐等空盼回涨,不如利用现有风口赶紧出手变现。
3、是想要抓风口,把早年购入的房产不赔钱的处置掉,趁着新房没长起来,置换个四代新房住。
所以尽管政策大环境相同,但是每个人由于卖房初衷的不同,对于自己房产的处置态度也不相同。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都是结合自身条件做出的决策。
但是,那种为了卖房卑微的隔三差五就降价,或者一次降价十几万的情况,已经非常稀少了。很多业主的心理其实很明确:我着急卖房,我可以不涨,但我不能再多降了。
49万人在看房
看房次数是二手房市场活跃度的体现,简单算个账,贝壳网十月份看房49.2万次的结果是成交6593套房,大约折算下来,是要看房75次,才能有一套房成交。
这个数据要么统计口径有问题,要么算法有问题,它和实际情况偏差比较大。小闲和一线的二手房置业顾问聊过,一个月大约接近百次的看房,成交比例大约在4套左右。
二手房市场是个晴雨表,因为别人的动作你都能看得见,很容易根据群体性的走势,自己做出判断。
未来两个月,并不是二手房交易的淡季,按现在市场的延续性判断,二手房市场依然在政策发酵期内。
而天津新房楼市的表现,就可以用一句话解读:十月份新房卖的太火爆了,是今年最火的一个月,火到跟去年一样……。
“2024年10月,天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约99.7万㎡,环比增加61%,同比增加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