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在大婚两年后正式亲政;

虽然康熙亲政,但实际上朝堂上并非康熙一人说了算;

康熙八年(1669年)五康熙终于除掉了鳌拜(拘禁而死),得以真正亲政,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亲政以来,康熙便对“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的三藩很是忧虑,将其与治河、漕运视为“并重的三大事”,并且将这三件事写在纸上贴在宫里的墙上,以便日日提醒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认为:三藩不同于宋朝时期的功臣,而是唐朝时期的藩镇。

01

三藩虽然对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大清真正入主中原后三藩存在的弊便大于利。仅吴三桂所在的云南最多的时候一年能耗费九百多万两银子,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

“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

康熙不得不寻找合适的机会来解决三藩的问题:

首先便是在1663年,朝廷将吴三桂的平息大将军印收了回来;

紧接着1665年裁掉云南的绿旗兵5000人,吴三桂精心培养起来的“忠勇营”“义勇营”,在康熙的调整下更换驻防地,经过几次调防后,几乎没有了威胁。

在吴三桂假装请求辞职的时候,康熙顺势“同意”,下旨让当地的督抚来管理云贵两省的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步一步削弱吴三桂权力的同时,康熙还在想办法安抚吴三桂。1668年康熙下旨将和硕额驸吴应熊擢升为太傅兼太子太保,三年后吴三桂六十大寿时,康熙还准许吴应熊带着妻儿一起回云南为吴三桂祝寿。

1673年3月已经年迈的平南王尚可喜,主动上疏请求康熙能准许其回辽东养老。

看到尚可喜的奏疏,康熙便准备顺水推舟,以尚可喜为突破口正式开始撤藩。这年五月康熙撤藩的诏书便由钦差送到了广州,尚可喜也在积极准备撤藩的事情。

在平南王尚可喜之后,平西王吴三桂在7月3日上疏“请求撤藩”,靖南王耿精忠在7月9日上疏请求撤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接连收到三道请求撤藩的奏疏,这对于康熙而言确实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康熙便准备将计就计,同意三藩所请,准许他们撤藩。

当然此事需要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后才可,所以康熙便召集议政王大臣商议撤藩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想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对耿精忠撤藩没有什么意见,但是等提到吴三桂撤藩时,除了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极少数人同意外,其他人全都反对。双方各执一词,不得不让康熙来裁决。

次日,二十岁出头的康熙便正式下旨:裁撤三藩。

历史的结局我们都很清楚,康熙下旨裁撤三藩而引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

康熙十二年(1673年)12月21日,吴三桂在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后正式起兵;

次年2月,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附和吴三桂;

台湾郑经集团趁机袭扰东南沿海一带

3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宁羌附和吴三桂

1676年2月平南王尚之信在广东叛乱

很快云贵、广西、四川、福建等八个省都已经不安稳,康熙不得不应对三藩之乱,召集议政王大臣商议该如何应对,昔日反对撤藩的大臣便将三藩叛乱的责任都归咎到了那些支持撤藩的大臣身上,以皇太子胤礽叔姥爷索额图为首的大臣提出,处置支持撤藩的大臣。

三藩之乱的结果我们都很清楚,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三桂的孙儿吴世璠在云南昆明自尽而死,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正式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昔日支持康熙撤藩的三位大臣是谁呢?

三藩之乱时,康熙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武英殿大学士莫洛,因陕西提督王辅臣而死

莫洛出身伊尔根觉罗氏族中出朝廷重臣较多的一支—瓦尔喀伊尔根觉罗氏家族,向大学士索额图的女婿、康熙宠臣伊桑阿,与其子伊都立,其孙福僧格(娶和硕怡亲王胤祥嫡长女,生一女嫁乾隆第四子永珹),创制无圈点满文的固尔扎齐噶盖等都是出身瓦尔喀伊尔根觉罗。

不过莫洛跟索额图的女婿伊桑阿只是同族,并非一个家族堂兄弟之类的关系。

莫洛的祖父温察在太祖努尔哈赤还在时归顺后金(大清),位至刑部尚书、山陕总督,并且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拜相。到了莫洛这一代,温察家族又出了一位入阁拜相者。

康熙朝之前莫洛的为官经历尚且不是很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康熙六年时,莫洛已经位至左副都御史,并且在康熙七年任山西陕西总督,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莫洛已经成为朝廷重臣,只可惜他依附鳌拜。

不过在康熙八年鳌拜被拘禁后,莫洛按照朝廷的处置要被罢免官职,但是因其在总督任上时曾奏请朝廷免了当地百姓所欠的赋税,而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所以在百姓们得知朝廷要将莫洛罢免官职时,便请求朝廷不要如此。

康熙见百姓如此,便下旨让其继续留在陕西。

后莫洛被擢升为刑部尚书,在康熙十二年康熙让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撤藩一事时,莫洛是为数不多支持康熙裁撤三藩的重臣,对于早就对三藩忧心忡忡的康熙来说,莫洛此举自然会得到康熙的器重。这年底,吴三桂起兵造反。

康熙十三年,康熙授予莫洛武英殿大学士,经略陕西

莫洛到了陕西后,便派遣各路大军南下,对抗吴三桂与郑经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便包括陕西提督王辅臣,没想到王辅臣叛乱,莫洛率兵驻扎宁强,同王辅臣安营扎寨的地方仅距离二里。王辅臣亲自率兵攻打莫洛所在的营帐,就这样莫洛在三藩之乱中还未立功,便死在了王辅臣的炮火之下。

恤典久未行,二十二年,命予祭葬,谥忠愍。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下旨赐予莫洛祭葬,赠与其谥号“忠憨”。

死在任上的米思翰,让家族彻底崛起

若是提到米思翰的话,可能大家有些陌生,但是若是提乾隆的发妻孝贤皇后沙济富察氏,还有乾隆小舅子富察傅恒的话,想必大家是非常熟悉的。雍正之所以会选孝贤皇后为皇四子弘历的发妻,其实看中的便是孝贤皇后显赫的出身。

孝贤皇后在大清的始祖是富察.旺吉努,因世代居住在沙济地方,所以称之为沙济富察氏。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沙济富察氏在满清的地位有多高,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前,其第二位大妃衮代便是沙济富察氏。孝贤皇后跟大妃衮代共同的祖先是檀都,衮代的曾祖父是檀都的长子哈礼,而孝贤皇后在大清的始祖旺吉努是檀都孙儿、檀都第三子德云珠所生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祖皇帝还在时旺吉努带着自己的族人归顺,得佐领(正四品)的世职;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其长子万吉哈在父亲去世后承袭佐领之职;

万吉哈去世后,其长子哈什屯承袭佐领一职,跟随太宗皇帝皇太极做事,位至议政大臣,晋封一等男爵,在康熙初年病逝。

支持康熙撤藩的米思翰,便是哈什屯的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袭世职佐领,并且被授予内务府总管一职,为官清正。内务府总管一职向来是皇帝信任的人担任,可见此时的米思翰已经得到了康熙皇帝以及孝庄太皇太后的信任。

康熙六年康熙正式亲政后,便将米思翰调任礼部侍郎(从二品)。

康熙八年康熙除掉鳌拜后,米思翰被擢升为户部尚书,位列议政大臣,此时的米思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后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回辽东养老,但是留自己的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紧接着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也接连上奏疏请求撤藩。康熙便命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该不该撤藩,米思翰与兵部尚书坚决支持撤藩,而且还是撤掉三藩,并非是一藩或者两藩。

而朝中绝大多数大臣都坚持暂且保留吴三桂这一藩,如此双方互不相让,只能由康熙裁决。

康熙再次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米思翰仍旧坚持三藩一起裁撤,正是因为米思翰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让康熙终于下定决心撤藩。

三藩之乱起后,关于如何出兵的问题米思翰密奏康熙:

处死叛臣的儿子,便是断绝叛军的希望,也是在激励朝中大臣的信心,更是在永远遏制住那些反叛的欲望;到那时八旗便会一鼓作气荡平叛军。此次出兵,可以将八旗作为先锋,着诸王公贝勒、贝子等佐领各旗,来彰显八旗的威望。

康熙对米思翰的建议很是满意,随即便按照米思翰的意思下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康熙十三年末,米思翰便因为过度劳累死在了任上,年仅43岁而已。

米思翰在四十岁左右时便已经成为朝廷重臣,而且深得康熙的器重与信任,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年纪;若是能多活几年的话入阁拜相是没有问题的,只可惜米思翰去世的太早。就连康熙但都对米思翰的死感到十分惋惜,下旨予以厚葬,赠与其谥号“敏果”。

虽然米思翰并未入阁拜相,但是米思翰是米思翰家族崛起的一个关键,正是因为米思翰如此得康熙的器重,支持康熙撤藩,康熙对其死感到十分惋惜;所以才会对其四子格外的看重,再加上为官清正的米思翰确实懂得如何教育四子,所以米思翰的四个儿子不仅都入仕,而且皆成朝廷重臣

尤其是米思翰次子马齐,是三朝的宰相,其女嫁给了康熙第十二子胤祹为嫡福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米思翰第三子李荣保,位至察哈尔总管,虽然不及二哥位极人臣,但是他的儿女非常值得一提,自雍正朝开始,米思翰四子中,李荣保这一脉彻底崛起。女儿是乾隆的发妻孝贤皇后,最年幼的儿子傅恒年仅27岁便入阁拜相,到了傅恒的儿子福康安这一脉时更是重臣频出。让沙济富察氏一族,成为乾隆朝最强外戚家族。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是支持康熙撤藩三人中活得最长的一位,也是出身最为显赫的一位,所以其在康熙朝不仅位极人臣,而且同皇太子胤礽叔姥爷索额图党争;索额图最终被幽禁而死,并且被康熙称之为“大清第一罪人”,不得善终;按理说纳兰明珠作为同索额图党争之人,也应当落得跟索额图差不多的结局,但最终纳兰明珠虽然被革职,但也算是“善终了”。

这究竟是为何?

仅是因为明珠曾支持康熙撤藩?

当然不是!

纳兰明珠并非复姓“纳兰”,而是姓叶赫那拉氏,跟慈禧太后一样都是出身叶赫那拉氏一族。不过慈禧太后的出身远不能跟明珠相比,慈禧并非叶赫国主系出身,而明珠是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金台吉的亲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金台吉是太宗皇帝的亲舅舅,也就是说明珠跟康熙还是表兄弟的关系。

而康熙与明珠还有一层关系:明珠的嫡福晋是康熙叔祖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爱新觉罗氏,也就是说按照辈分的话,康熙还要称呼明珠为堂姑父。

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姻亲关系,再加上明珠精练能干多次得到擢升,康熙三年时便已经是内务府总管,康熙五年时为弘文院学士。康熙六年康熙亲政这一年,明珠任《清世祖实录》副总裁。能够担任《清世祖实录》副总裁,便可见明珠确实饱读诗书,颇有才干,所以才会培养出纳兰性德、纳兰揆叙如此有才华的儿子。

可以说,明珠家族不仅仅是满清旧勋家族,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书香门第。

像乾隆的舒妃,明珠的曾孙女,便是乾隆后宫中数得着的才女。

康熙八年时,明珠已经改任督察院左都御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明珠虽然已经成为朝廷重臣,但是还未得到康熙的器重;康熙十一年康熙的一次阅兵中看中了明珠,将明珠调任兵部尚书,自此明珠才算是在康熙朝崛起。

再加上在康熙十二年,明珠极力支持康熙撤藩,而得到康熙的赏识。

在八年三藩之乱中,明珠颇有功劳,所以在康熙十六年时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拜相位极人臣,有了跟康熙九年便入阁拜相的索额图党争的资格。

入阁拜相后,明珠确实做了很多能够保自己善终的事情:

支持靳辅治河

三藩之乱结束后,支持康熙收台湾,并且提出总督与巡抚会互相牵制,应当一人统一指挥;康熙接受明珠的建议,让福建提督施琅一人统兵进剿;在清军占据台湾后,明珠支持施琅固守台湾的建议,设置台湾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二十一年,明珠协助黑龙江将军先后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俄国不得不同清廷谈判;康熙二十五年,明珠代表清廷同俄国进行谈判,明珠义正言辞、据理力争,为日后清廷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做好了铺垫。

正是因为明珠确实做了很多对朝廷有利的事情,所以即便是康熙很清楚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党争,也并未处死明珠,只是罢黜其大学士之位。虽然在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明珠再没有得到康熙的重用,但是明珠的纳兰家族,仍旧是康熙朝的第四大外戚家族(前三个是佟佳氏一族、钮祜禄氏一族、赫舍里氏家族),势力不容小觑。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病逝时,康熙仍旧派了皇子前去祭奠(皇三子胤祉)。

而且明珠的子孙后代大多同皇室联姻:

其次子纳兰揆叙,娶了和硕柔嘉公主所生女儿耿氏(人称格格)为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第三子纳兰揆方,娶康亲王杰书第八女郡主为妻;其子纳兰永福娶康熙第九子胤禟的女儿三格格为妻,胤禟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储,纳兰永福也支持胤禩夺嫡,成为雍正的宿敌;

明珠的长女,嫁给了“抚西额驸”李永芳(太祖的孙女婿)的曾孙一等昭信伯天保做妻子;

明珠的次女,嫁给了多罗贝勒延绶(肃亲王豪格的孙儿)为嫡妻

明珠还有一个女儿在康熙朝初年入宫,入宫便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备受重视,只是后来在史料中没有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