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解读最高检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从“近乎于荒漠”到全面深化

11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接受《检察日报》记者专访,讲述更多报告背后的行政检察故事。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履职担当

记者:张厅长您好。能否简单介绍下报告起草思路?

张相军:这是最高检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行政检察工作。最高检党组高度重视,应勇检察长直接领导报告稿起草工作。

起草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展现行政检察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的新进展新成效。二是坚持依法履职。2019年,最高检内设机构重塑性变革,单设业务厅专司行政检察职能。行政检察在“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格局中,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是“短板中的短板、弱项中的弱项”,可以说是“近乎于荒漠”。报告稿努力呈现行政检察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从“近乎于荒漠”,到以行政诉讼监督为重心,坚持生效裁判监督与审判活动监督并重,强化对执行活动的监督,开展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依法规范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统筹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的思路、举措和成效。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将专项报告与加强和改进工作、办理重点督办代表建议、讲好行政检察故事一体推进。既客观体现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又认真查找分析问题和成因,主动接受代表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提质增效。

以行政诉讼监督为重心

记者:报告提到了很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案件,例如湖北李某工伤认定案、山东某镇政府拆迁案等。您如何看待这类案件的成功办理?

张相军:这类案件都是传统的行政诉讼案件,是老百姓常说的“民告官”案件。我们不断强化行政诉讼监督,呈现出“总量倍增、质效提升”态势。一是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生效裁判,以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法院启动再审;对认为裁判正确的,依法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维护裁判的公信力,同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2019年1月至今年9月,针对法院裁判适用法律或事实认定错误,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改变率74.7%。二是强化行政审判活动监督。对法院立案不当、适用审判程序错误、违法送达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4万件,采纳率99%。三是强化行政执行活动监督。一方面加强行政诉讼执行监督,既监督法院消极执行、违法执行等问题,又监督行政机关怠于履行、拒绝履行法院裁判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既监督行政机关怠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问题,又监督法院未及时受理、不规范执行等问题。共向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15万件,采纳率98%以上。

拓展创新,找准新增长点

记者:为什么最高检要花大力气来抓“行刑反向衔接”这项工作?行政检察还有哪些创新业务?

张相军:行刑反向衔接是行政检察的一项新增业务。这也是检察机关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衔接配合,共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23年,最高检印发《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推动实现行刑双向衔接闭环。2023年以来,检察机关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22.7万人。行政检察还有两项新增任务。一项是依法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严格限于在诉讼监督中开展违法行为监督,又实行案件化办理,重点加强对乱作为、不作为这一类“事”和“行为”的监督。另一项是深入开展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2022年3月,最高检会同司法部开展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并印发试点工作意见。目前各省级检察院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建监督协作机制,促进戒毒工作依法开展。

聚焦重点领域,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近年来的一项重点工作。报告对此着墨颇多。这方面,行政检察是如何发力的?

张相军:一是开展专项监督。2023年最高检部署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聚焦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五大重点领域,共办理涉市场主体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5万余件,专项活动入选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十大护航行动”。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了“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行政检察积极参与,今年1月至9月共办理各类市场主体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8万余件。二是推广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助推监督提质增效。最高检推广浙江省象山县检察院督促执法机关纠正“小过重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江西省赣州市检察院餐饮类行政处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指导各地运用模型,共办理200余件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三是加强以案释法。今年7月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做法,并发布“检察护企”行政检察典型案例。开展网络访谈、“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活动,讲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办案故事。

与民同行,做实检察为民

记者:行政检察是如何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难题的?

张相军:行政检察一头连着行政机关和法院,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心。一是畅通群众申诉救济渠道。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2019年1月至今年9月,共接收行政申诉类信访39万件,在七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三个月内答复案件办理进展或结果。制定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听证工作指引,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二是依法规范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同法院、行政机关等依法化解进入检察环节的行政申诉。与最高法、司法部及相关部委协同构建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性化解“3+N”工作机制。2019年1月至今年9月,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9万件。三是用心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开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与“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劳动者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会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典型案例,引导各地强化行政检察履职,维护农村妇女涉土地合法权益;联合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典型案例,解决残疾当事人合法合理诉求;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典型案例,携手做好根治欠薪工作。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