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彭真长期担任北京市委书记,主持北京市委的全面工作,为建国初期北京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1966年,彭真却受到错误批判,不仅被免除职务,而且还受到了批斗,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他就曾担任彭真的秘书,并且长期在北京市委工作,后来还晋升为北京市委常委以及北京市宣传部部长。他的名字叫李琪,可惜的是,1966年,李琪也受到了牵连,他不堪受辱,选择了自杀。那么,李琪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李琪出生于1914年,山西猗氏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早年时期,李琪主要在家乡的私塾读书,然而,因为家庭贫困,李琪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在家。辍学之后,李琪并没有荒废自己的青春,他不断自学,阅读了大量书籍,靠自学成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
在读书期间,李琪阅读了很多进步书籍,在这些进步书籍中,他对介绍马列主义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马列主义的引导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琪前往晋绥边区八分区参加抗日战争,此后他长期活跃在晋绥边区,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李琪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哲学,开始投身理论教育工作。那段时期,他撰写了很多马列主义著作,比如《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应有认识》、《谈谈学习历史唯物论》等,成为当时著名的马列主义理论家。也因为表现优秀,1953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把李琪调到自己身边,让他担任了自己的政治秘书。
成为彭真的秘书之后,李琪的主要任务就是作为北京市委理论宣传阵地的写作班子成员,撰写理论宣传文章,为革命宣传服务。李琪的写作功底扎实,而且在哲学方面又是教授级别的人物,因此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是当时北京市委写作班子的“笔杆子”。1961年,李琪因为表现出色升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北京市宣传部部长,主管北京市委的宣传工作。
时间很快就来到1965年,这一年,《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批判当时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这篇文章发表后,北京市委也召开了相关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市委不得不对吴晗展开了批判,不过,北京市委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希望仅仅在学术方面批判,同时,作为负责北京市委宣传工作的干部,李琪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解释了《海瑞罢官》剧本的写作以及排练经过。
然而,北京市委的观点却受到了错误批判,在这种背景下,李琪也被公开点名批评,尤其是戚本禹在《红旗》杂志上公开批评李琪,使得李琪被“打倒”,不仅被暂停了工作,而且受到无休止地批斗。在被批斗过程中,李琪还受到了辱骂与殴打,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1966年7月10日,李琪不堪受辱,选择自杀,结束了在自己的生命,年仅52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琪获得平反,恢复了一切名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