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波光粼粼的古运河与繁华的济宁城交相辉映。

河边,有人闲庭信步,有人吹奏萨克斯琴,也有人约三两好友品味美食;河中,一艘艘画舫船沿着河道缓缓前行,灯光环绕……所见之处,是满满的松弛感和浓厚的烟火气。

“我们在打造夜游、灯光秀、互动体验等项目时,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让运河能真正融入百姓的生活中去。”11月5日晚,济宁运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丁欣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当天,“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第二站便来到济宁“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与会嘉宾在运河声中沉浸式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历经2500余年,大运河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一户户人家的烟火升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宁古运河游船。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的十年间,对于拥有“运河之都”美名的济宁来说,如何让历经沧桑的大运河重焕生机,让流淌千年的文化传承发扬,是一道“必答题”。

据大众日报报道,2021年起,济宁开始沿古运河打造“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整合东大寺竹竿巷片区、铁塔寺总督府片区和济安台片区三个运河文化富集区,形成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景廊道。目前,当地已打造出运河灯光景观、运河夜游等项目,正陆续推出一批有任城印迹、历史记忆、时尚元素的文旅项目,形成“一河两岸、三街六巷、四馆五点”的生动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5日晚,济宁市民在古运河边吹奏萨克斯琴。

济宁运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丁欣向澎湃新闻介绍,“运河记忆”路线周边的文化资源丰富,涵盖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大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白楼、天井闸以及老运河原生古迹、古树古街等空间节点。

“我们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打造了步行街。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中,会在古运河边以及街区里开展演出活动。同时还引进了非遗手造等项目,让游客来到之后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运河文化。”丁欣说道。

此外,古运河的“水上夜游项目”受到了游客和市民的喜爱。丁欣说,“夜游东起东大寺,西至会通桥,全长约2.1公里,在水上设置了摇橹画舫船,游客朋友可以坐船漫游古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宁古运河边的3D投影。

坐上画舫船,一段置身运河之上的旅途就此开启。游船由南向西缓缓驶过好运湾,来到灯火通明的清平转运星光码头,该码头仿造了古代墙壁的特点,在墙缝里安装了许多夜灯,晚上看着星星点点的光亮,不禁让人发出“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感慨。

讲解员称,相传,郑板桥从扬州坐船路过济宁时见到济宁运河帆船如林的繁华景象,便即兴创作了“一湾运河景色幽,画船猎猎风帆稠。岸边码头人熙攘,处处笙歌醉酒楼。”的诗句。

随后,游船依次通过玉带桥、南门桥、草桥等9座桥梁。河边,具有运河文化和太白文化元素的3D投影科技感满满,灯光四射、光彩夺目。岸上,东大寺、太白楼、玉堂酱园、宣阜巷等沿线景点依次呈现,向游客诉说着运河的往昔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宁古运河上的玉带桥

“济宁是‘运河之都’,我们通过引进三维互动、打造灯光亮化等项目,是想让市民和游客在乘船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运河文化,让运河能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也让他们都能够参与古运河的传承和发扬中去。”丁欣如是说道。

11月5日晚,济宁本地市民刘女士向澎湃新闻感慨,“我家就住在运河附近,晚上这里灯光璀璨,环境也好,游人挺多的,也适合遛弯。坐在游船上,会有‘小江南’的感觉。”

“大运河四通八达,对济宁来说是一个标志,它也是济宁人心目中的母亲河。”刘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