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4日元旦过后,幽禁20余年的张学良为争取早日解除幽禁,不得不按照蒋介石意图提笔撰写回忆录《杂忆随感漫录》,历时将近4个月的辛勤笔耕,于4月20日完成,回忆录有4万余字,系统追忆了他的家世及其戎马倥偬的战乱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案写作的张学良

在回忆录并不算长的篇幅中,他着重记录了张作霖为民国政府参加“巴黎和会助款成行”的记述。

其记述如下:

巴黎和会助款成行

第一次欧战停战,开和会于巴黎,中国以参战国身份,派陆徵祥、顾维钧等为代表的。但因彼时北京政府经济困乏,无款可拨,代表团不能成行。陆徵祥求救于奉天,我父亲慨然补给十万元,以壮行色,并派王少溥为其随员。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因山东问题拒绝签字,在国际上博得声誉,使胶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日后得以收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和会会议现场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事实,也是奉系集团在中国外交上首次参与活动的记录。

在浩繁众多的东北军政人物事件当中,单独记述“巴黎和会助款成行”这一笔的原因,说明此事在张学良在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当年张作霖拿出十万元资助陆徵祥、顾维钧等人,其意义远远超过金钱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时张作霖仅仅是东三省巡阅使,其身份地位、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强大,张作霖甚至还从徐树铮和杨宇霆联袂导演的秦皇岛劫械事件中截获的北京政府因参加一战向日本购买的军火,借以扩张实力。(关于此事我单独另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

尽管在巴黎和会上,按照当时的丛林法则,中国的代表们没有多大的话语权,也没有像其他战胜国那样分到实惠,但它是中国近代外交的转折点,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此事足以说明张作霖的国家观念及其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