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带领团队不断勇攀医学之巅,以医者之心悬壶,和患者并肩战斗,带领患者跨越心障坚定抗癌信念。她便是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党总支书记、头颈肿瘤放疗科主任邱素芳。

在三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她深耕肿瘤治疗领域,致力于为广大患者带去更加科学、个性化的治疗选择,为众多癌症患者和家属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肿瘤患者面对的是与病魔之间生死战役,我们医者就是她们最坚强的‘后盾’。”邱素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耕医海

全力守护生命

穿上白大褂是邱素芳自小的理想。打小体弱多病的自己,半夜被病痛折磨得低声呻吟的叔叔,这些幼时的过往在她心中早早埋下了“要有健康、立志从医”的种子。

1989年,高考填报志愿,成绩优异的她毫不犹豫选择了福建医科大学。“那年很特殊,报了两次志愿,两次我都只填报医学院校。”邱素芳回忆。

毕业之后,她如愿穿上了白大褂,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践行着“生命卫士”使命。

仁心仁术,心字为先。从医的第一天起,她便以爱心、真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五心”标准要求着自己。她明白,对于身处逆境的患者,一个科学的诊治方案,一次成功的放疗,一个友好的微笑,都是黑暗中照亮患者心灵的一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一天查一次房,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两次,只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潜在病症;每晚在手机上和患者互动到深夜,只为了让患者坚定与病魔抗争的勇气;结合患者病症和经济情况,给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竭尽所能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之火。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不仅要埋头苦干,更需要适时抬头远眺。2010年,邱素芳受原省卫生厅委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访问一年。带着“取得真经”的执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她像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与养分。这一年的交流访问,不仅开拓了她的视野,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也更加坚定了她将癌症治疗作为一生事业的决心。

新加坡回来不久,邱素芳便在全球放疗最权威的红皮杂志刊发了第一篇文章,关于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论著。此后,她彷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从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从副教授到教授,再到硕导、博导。一路“开挂”的背后是她时刻跟踪学科前沿,努力掌握最先进理论、先进技术的拼劲。

2023年,由陈传本教授和邱素芳教授领衔、福建省肿瘤医院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的“鼻咽癌诊疗新技术的系列研究及应用”,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沉甸甸荣誉蕴含的是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和努力。

她坦言,最早团队做这项研究的起因是临床中遇到的困境。“鼻咽位置特殊,隐秘且靠近大血管,鼻咽癌治疗以放疗为主,但临床上有15%至20%的患者面临复发,不得不接受二次放疗。但以前没有调强放疗技术,二次放疗容易造成溃疡,导致血管弹性变差,鼻咽大出血。”邱素芳表示,因而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复发鼻咽癌的精准调强放疗技术体系,经过不断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取得了鼻咽癌的无病生存率提升至65.8%、后遗症发生率降低了15%的可喜成绩。

感受到科研对临床的帮助后,邱素芳带领团队率先开发了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靶点及免疫预后风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基于拉曼光谱血液检测的鼻咽癌筛查技术。目前,该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43家医院(包括37家三甲医院和国际肿瘤专科医院)获得推广应用,惠及难以计数的鼻咽癌患者。

多年来,为了在做好临床、教学、管理的同时抓实科研,邱素芳不知道鏖战了多少个日夜。收集整理患者数据、分析、提假设、做对比,不对再推翻重来……这些对于邱素芳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重要科研节点时,凌晨2、3点才休息都是常事。她的想法很简单,要救治更多挣扎在患病痛苦中的鲜活生命。

秉承着让科研服务临床,回馈病患的理念,邱素芳带着她的头颈放疗亚专科团队积极探索,不断精进医疗技术,近三年发表高质量SCI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级课题20余项,鼻咽癌相关系列研究近年来分别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福建省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及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对于做科研的临床医生而言,最高光时刻不是获奖,而是能回馈到临床,真真切切地帮助到患者,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即便辛苦却很甜。”邱素芳的话语质朴而真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传身教

杏林躬耕育英才

今年,是邱素芳成为博导的第3年。她所教导的第一批博士生在今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学业。“在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更学到了医者仁心的高风厚德。”作为邱素芳门下的“大师兄”黄宗伟博士感慨地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一位医学生,都必将经历长时间的“锤炼”,而授业的老师则成为每一位医学生们踏入医学实践的领路人。

在邱素芳的团队成员中每个人各有所专,也各有特点。“他们中有的专注临床,有的擅长科研。这就需要扬长避短,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都说‘添砖加瓦’,一砖一瓦,只要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就能发挥他的作用。”在教学中,她会根据每位学员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重点,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不仅促进了学员的专业成长,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她看来,教学活动不只是单向的知识输出,更是与年轻医师共同探索、相互启发的过程。

“垒土沙龙”是以邱素芳为主创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其初衷旨在为中青年医师同道打造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经过6年的发展,该活动已由早期的院内讨论发展到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影响力日益扩大,获得业内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做好一件事容易,坚持做好一件事却并不简单。从2018年至今,垒土沙龙已举办了145期。邱主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秉持初心共同成长的难能可贵。”林冯杰副主任医师说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素芳还将这一模式搬入到日常临床中。每周科室业务学习,不仅科室骨干要传授经验,年轻医生、进修生、规培生也要通过课件分享最新的专业文献和进展,再由主任、专家进行点评。“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前沿理念。通过这样的分享,不仅能提升年轻医师的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骨干对新理念的思考,让双方相互受益,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她始终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作为团队建设重要内容。

在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中,她最常提到的一句话是“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前些年,患者来到医院看病,需要先介绍病情,再做检查、会诊。家在异地的患者,有时要在福州待上一到两周。为此,她在全院率先推出了全程健康管理的做法,患者检查完,便可直接回家,检查报告由医生线上查看;如果有需要二次问诊,再由医务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预约。这一套流程化、信息化的“病程管理”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该做法之后也在全院以健康管理师的模式进行推广。

在团队廉洁建设上,她要求科室人员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在她的带领下,科室的医生遇到患者硬塞“红包”,要不立刻退还,要不汇报后直接转入患者的医疗费。不仅不收“红包”,邱素芳还时常带领团队成员往外掏腰包。

科室曾经治疗过一位闽北山区在深圳务工的鼻咽癌患者,男子家中十分困难,加之妻子也患上乳腺癌,儿子又面临高考,这位七尺男儿有了放弃治疗的念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邱素芳发动病区医护人员进行爱心捐款。汇聚而来的善意,让这名患者重新燃起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邱主任是一位坚韧正直、仁心仁术的医者。她不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的暖心医者,让我们感受到一名真正的好医生最美好的样子,也为我们树立了灯塔一样身边的榜样。”陈隐护士长钦佩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者仁心

赤诚以待践初心

今年国庆节前,从阿根廷归国的一家人专程找到邱素芳,希望和她拍一张合照作为纪念。手机快门按下,无论医生还是曾经的患者,全都笑容灿烂。

时间的齿轮回调到6年前,同样是这间办公室,第一次来问诊的这对福清夫妻脸上只有无尽的愁容和对女儿未来的茫然。所幸,在邱素芳和团队的努力下,病魔被击败了。这个家庭也飞往阿根廷开始全新的幸福生活。

三十年为医,像这样的温暖人心的故事还有很多...

漳州市平和县的一名鼻咽癌患者,出院已经七八年了,每年柚子成熟时,仍会往病区寄上一些,让医生护士一起分享他丰收的喜悦;而家住武平的钟老师,治愈更是已有20多年,但每一年他都会习惯性地给医院党办打个电话,对邱素芳的医疗团队表示感谢;还有一名患者,每一年出院纪念日,都会唱一首歌发到病友群里……

对于邱素芳和她的患者来说,双方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更像是经历生死相托的战友,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邱素芳表示,只有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真诚,才能让患者从内心深处给予认同,才能在后期的治疗中给予最大的配合。

“看到有些刚诊断的患者忧心自己的病情,对治疗缺乏信心,邱主任会专门组织病友分享会,请治疗效果好的病友来分享自己的治疗体会和经验,结合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预后的介绍,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陈隐护士长说。

钟先生(化名)至今记得接到喉癌局部晚期报告时的恐慌和茫然。“正是有了邱主任和整个医疗护理团队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让我重新燃起了信心和勇气,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

“从医30年,我觉得真的最大成就是帮助很多患者战胜了病魔,也跟很多病友成为朋友,这是我一辈子最珍贵的财富。”邱素芳感慨地说。

来源:福建省肿瘤医院

一审:陈素玲、游昌财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