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随着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半夜点外卖、三餐不规律等饮食习惯越来越普遍。有些“熬夜党”没时间吃早饭,睡前则会吃顿夜宵。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摄入的热量一样,身体的反应也不一样。正如俗话说的,马无夜草不肥,有些研究发现,太晚进食与肥胖风险增加大有关系。
还有一些读者朋友可能在尝试间歇性断食,比如16:8间歇性断食,就是每天把吃东西的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其余16个小时不摄入热量。这种间歇性断食可能有助于需要减重的人士更好地控制体重。但是,在采取16:8间歇性断食时,是不吃早饭还是不吃晚饭,效果也会不同。
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科研人员详细揭示了进食时间的重要性。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不仅解释了进食时间与人体昼夜节律不同步为何容易导致肥胖和代谢障碍,还为避免或纠正不规律进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治疗方向。
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肝脏,这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最为重要的代谢器官。他们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肝脏会通过迷走神经向大脑发送信号,将肝脏的内部生物钟与大脑中控制全身昼夜节律的时钟“对齐”,确认两者是否同步。
和人一样,小鼠的昼夜节律也是由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控制和调节。视交叉上核依据一天内的光线变化设定整体节奏,形成一个大约24小时的周期,调节着睡眠-觉醒、激素释放和进食习惯等。各个器官组织的昼夜节律虽然接受视交叉上核的总控,但同时还有自己的内部生物钟,通过细胞内特定分子在24小时周期内的振荡所调控,比如肝脏中,细胞就对进食模式特别敏感。
图片来源:123RF
基于食物的肝脏生物钟与基于光线的视交叉上核生物钟保持同步,对于代谢的平衡至关重要。相反,当肝脏的生物钟很混乱,在不正确的时间积极工作,比如明明应该睡觉休息了却还在吃东西,那大脑接收到肝脏迷走神经传来的信号后,就会试图“纠正”负责调控进食行为的脑区,给出的指令是让动物食欲亢进,以便摄入更多食物。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设计了一项实验,将小鼠肝细胞中的REV-ERB基因删除。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肝细胞生物钟的核心成分,它们被删除后,小鼠的肝脏功能就变得“没日没夜”了。结果,肝脏迷走神经将这种紊乱报告给大脑,小鼠的饮食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们在本该休息的时间内暴饮暴食,导致整个24小时周期内的进食量明显增加,体重自然也就跟着上涨。
▲肝细胞生物钟REV-ERB缺失引起的内部不同步会扰乱进食模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大脑对进食的控制有昼夜节律,而保持这种节律需要一个有节律的肝脏。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基因变异导致肝脏的昼夜节律被破坏外,高脂肪饮食或暴饮暴食等导致肝脏“加班”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也会破坏肝脏分子生物钟的表达,进而打乱大脑通过昼夜节律控制的进食行为,驱动食欲亢进。
这些结果同时也指出,切断肝脏与大脑之间的双向沟通,可以避免肝脏生物钟紊乱导致的暴饮暴食,恢复正常进食模式,减少休息期间的热量摄入。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在光照阶段摄入更高比例的食物(相当于人在晚上吃夜宵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小鼠的肝脏分子生物钟变得紊乱。随后,研究人员通过消融技术切断了小鼠肝脏迷走神经的神经连接,成功纠正了小鼠的进食模式,也使原本肥胖的小鼠减肥成功。
▲基因操作或高脂饮食导致肝脏的昼夜节律振荡器被破坏,会扰乱大脑生物钟并导致肥胖;中断肝脏迷走神经的传导可恢复规律的进食行为并预防肥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控制食物摄入的昼夜节律模式,需要一种依靠肝脏和大脑沟通交流的平衡反馈信号,而这表明,肝迷走神经可以作为与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的肥胖症的潜在治疗靶点。”当然,为了更广泛的临床应用,研究团队正在计划进一步探索肝脏向迷走神经发出的是哪种化学信号,未来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抑制相应信号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1] Lauren N. Woodie et al., Hepatic vagal afferents convey clock-dependent signals to regulate circadian food intake. Science (2024) Doi: 10.1126/science.adn2786
[2] Noelia Martinez-Sanchez et al., Rhythmic liver drives feeding behavior. Science (2024) Doi: 10.1126/science.adt0743
[3] New study links liver-brain communication to daily eating patterns. Retrieved Nov. 8, 2024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63779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热门跟贴